而虞允文刚才可是说了,抓住他们,会生啖他们的肉,生喝他们的血的,他们怎能不恐惧?
原本他们这些人全都是贪生怕死之人,投降大梁国,更多的是因为怕死,刚才在城墙下劝降大虞国文武大臣、大军将士,也是被大梁国大军逼迫,不得不劝降,否则他们吃饱了撑的跑去劝降?
毕竟他们投降了大梁国,在这讲究气节的社会,他们可是会受到万人唾弃的。
所以王强众人看了虞允文众人一眼之后,转身就跑。
而虞允文更是惊恐,更不愿意和王强众人死拼。
不说他贵为皇帝,可不能亲自出手战斗:
打赢了还好,如果打不赢,被打死了,甚至被打成了残疾、重伤,那就太不划算了,他是皇帝,性命可比王强众人的金贵。
再则他现在被抓到这里,没有大军保护,安全得不到保障,他最需要的是赶快逃走,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在这儿和王强众人死拼。
只要他能逃脱掉,将来有的是机会派人把王强这些人全都杀死,不用他冒险亲自动手。
于是他也看了王强众人一眼,和王强众人同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身就跑。
看他们居然如此贪生怕死,有仇也不说报了,而是各自逃跑,陆轩就让人把他们重新抓回来,放在一块儿,让他们必须面对,看他们会怎么做。
虞允文、王强众人看他们逃跑又被抓回来了,但是抓他们的这些人又远远地走开了,他们又是赶紧各自逃跑,。
看他们逃跑,陆轩就又让人把他们抓到一块儿。
如此抓了几次,虞允文和王强众人发现,似乎抓他们的人是想让他们在一块儿彼此拼杀的。
因此不让他们分开。
他们想分开各自逃命是逃不掉了,认识到这一点,王强非常担心虞允文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不再逃走,出手攻击,杀死他。
于是他很是惊恐,也很是尴尬地舔着脸来到虞允文跟前,鞠躬施礼:
“臣王强见过陛下!
陛下肯定非常恼怒臣投降大梁国。
其实这是陛下冤枉了臣:
当时京城城破之时,臣原想跟着陛下一块儿东征的,但后来臣想了一下,跟着陛下的文武大臣很多,多臣一个不多,少臣一个不少,但是如果臣能假意投降大梁国,潜藏在大梁国做陛下的内应,等陛下征讨大梁国之时,臣和陛下里应外合,一举灭掉大梁国,那对陛下的征讨大业会有极大的帮助。
原本臣见了陛下,不想把臣的这计划、目的,禀给陛下,避免被人听去。
但臣见了陛下,心中实在欢喜,忍不住就把臣的这计划、目的禀报给陛下。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望陛下明鉴。”
虞允文原本非常担心王强众人和他们死拼,刀剑拳脚无眼,把他杀死。
现在看王强不但不出手攻击,还对他如此尊重,向自己解释他投降大梁国的原因。
虞允文不是傻子,自然不相信王强所说的话,但是他此时非常害怕王强和他翻脸出手攻击他。
因此即使明知道王强说的是谎话,他也必须假装相信,只要王强众人不来攻击他,他自然不去激怒王强众人,导致他们和自己拼命。
于是他装出一副非常理解的模样:
“啊,王爱卿,朕知道你的想法、你的忠心,你在大梁国一定要隐瞒好身份,不要让大梁国之人发现你的目的,等到朕调集天下兵马反攻大梁国的时候,王爱卿就可以和朕里应外合,一举灭掉大梁国,以报今日之仇。”
王强听虞允文这样说,就放了心:
只要虞允文不现在和他翻脸,出手攻击他,他就能安全了。
大虞国现在根本不是大梁国的对手,早晚会被大梁国灭掉,虞允文和他的皇室之人、朝廷文武大臣,早晚有一天都会被大虞国抓捕住,那时,要么他们投降,要么他们被杀死。
而不管投降,还是被杀死,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所以现在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和他死拼,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且说虞允文和王强一番“你好,我好”之后,虞允文还装模作样地告诉在场之人,关于王强众人之所以投降大梁国,其实是假投降,是潜伏在大梁国中,等到大虞国反攻的时候,和大虞国大军里应外合灭掉大梁国之事,任何人都必须死守这秘密,绝不能泄露出去。
在场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奸诈卑鄙之徒,他们现在都绝不想和对方死拼,而是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所有人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一定会死守这秘密,绝不泄露出去。
众人达成一致之后,王强说:
“陛下,那把我们抓过来的大能,之所以把我们抓过来,我想肯定也是为了让我们解除我们之间的误会,避免我们之间因为误会而自相残杀。
现在我们已经说通了,误会解除了,我们可以去见这些大能,让他们放我们走。
陛下既然从虞城出来了,就不要再回去了,去往别的地方调集兵马,反攻大梁国大军,灭掉大梁国。”
“啊,好,王爱卿,你们也回去大梁国大军中吧。
你们在大军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大梁国大军发现你们的目的。”
“啊,陛下,要不我们和陛下一块儿,保护着陛下前往各处调集兵马,反攻大梁国吧。
毕竟我们潜藏在大梁国大军中,非常危险。”
王强知道虞允文对他恨之入骨,并且绝对不再信任他了,肯定不会让他再跟着,所以他就故意这样说。
虞允云听王强这样说,心中一惊:
他为什么想跟着自己?
他想跟着自己肯定是想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暗杀自己的。
绝不能让他跟着!
因此他赶紧对王强说:
“啊,王爱卿,你们还是回去大梁国大军中吧,毕竟你们已经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去往各地调集兵马,反攻大梁国,多你们不多,少你们不少,但是你们潜藏在大梁国大军中,却对将来反攻大梁国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朕会记着你们的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