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上帝保佑你们,勇敢无畏的骑士们,阿门。”
超过十万名欧洲信徒对远东局势的干涉,被冠之以正义光明的理由。
教皇称这次军事行动为阿什凯隆之战。
大约六百多年前,也就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埃及法蒂玛王朝与欧洲十字军在巴勒斯坦阿什凯隆附近爆发了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十字军获胜,史称阿什凯隆之战。
如今,欧洲国王和教徒们将要重现十字军东征故事。
他们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反齐同盟,志在推翻暴君刘玄统治,结束齐国激进的政治改革。
齐国皇帝刘玄被认为是所有不幸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刘玄,没有刘玄一意孤行,齐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全球灾祸之源。
教皇和他的信徒们坚信,异教徒刘玄是撒旦降临人间的恶魔——因为只有撒旦才会拥有消灭一亿人口的狂妄计划。
国王们则把齐国看成了某种威胁,对现有制度秩序的威胁,总之现在无论世俗力量还是宗教势力,所有人都希望刘玄尽快去死。
欧洲人希望齐国能够回到原本的位置,继续成为欧洲民主在远东的样板,而不是异化为欧洲人不理解的国度,正如同克苏鲁一样,不可名状之物乃是世间最恐怖的存在。
正式出兵之前,教皇给参战的信徒们发放了赎罪券。
教皇向他的信徒们承诺,只要能击败“异教徒”猖狂的进攻,他们的灵魂便能升入天堂。
虽然赎罪券这东西充满宗教时代的古典色彩,骗术幼稚可笑,然而架不住信徒人数众多,几亿人口中总有些人愿意相信这套把戏。
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教皇取消了齐国境内所有传教士传播福音的资格,也就是说如今齐国境内的传教士们一夜之间都将被上帝抛弃。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谁让这些传教士都是撒旦的帮凶呢?
最让天心城方面难以接受的是,欧洲出口齐国的粮食、煤炭开始急剧减少,出口数量从原先的每月五千艘商船锐减至三千艘不到,接近先前的一半。
按照乔治国王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给天心城方面一个小小的震撼。
天心城方面绝望的发现,由于英国的卡脖子,他们连一点反制措施都没有,当然,除了抗议。
国内粮食供应只能保证七成百姓吃饱,如果英国人加大禁运力度呢?大齐各地会不会饿殍遍野?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帝国的粮食供应将严重不足,也就是说会有很多人面临挨饿。
不过天心城内的一些清流们昂首挺胸,表示饿死不吃欧洲粮,正所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过去三十年间,正是欧洲出口到大齐的堆积成山的粮食,才让他们活到了现在。
刘玄和他的心腹大臣们意识到,如果粮食持续匮乏,骚乱将无法避免。
可怕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维持天心城统治已是难事,刘玄念念不忘的,却是他的新政。
不如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淘汰一亿低端人口。
如果欧洲各国能团结一致,实现对齐国的粮食全面禁运,大规模饥馑造成一亿人口损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英国国王老乔治不忍民众遭受饥饿,不忍见到帝国出现大规模的灾荒,所以国王和他的欧洲亲戚们达成了某种默契,那就是给粮食禁运制定一条底线。
底线就是不能饿死超过一百万齐国民众。
所以他们没有完全禁绝粮食出口。
总之,英国国王是个善良的人。
~~~~~~~~
天心城,乾清宫。
刘玄焦急的接过近臣递来的一份电报,匆匆扫视一番后,将电报折好,放回到案头。
案头上密密麻麻叠了厚厚一层拆封后的电报,其中一些已经被人撕烂。
“法国人也要对齐国宣战吗?”
“陛下,这个消息恐怕并不可靠。”
皇帝没理会,转身望向站在身旁一众大臣,语气急促道:
“法国人不可靠,英国人更是狡诈奸邪。”
“老乔治不准备和大齐做交易吗?他怎么胆子这么大!”
皇帝语气急促,充满不容置疑。
是的,英国人怎么敢这样?
帝国离开欧洲能否存活不知道,帝国可是有欧洲人离不开的东西啊。
想到这里,刘玄试探性问道:“为了制衡报复欧洲人,帝国是否可以将对外出口的茶叶瓷器和稠土贸易暂停?”
刘玄当然知道,稠土是生产飞艇、马车核心部件的关键原料之一,因其特殊的材料特性,这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很值钱。
然而齐国人不值钱——至少是天心城之外的齐国人——当矿场死掉一名工人只用赔偿一两银子时,稠土的价值显然要比这群穿梭于农田中的工人要高贵很多。
“如果我们禁止出口稠土,欧洲的飞艇、火炮工厂是不是就会陷入瘫痪状态,这便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年轻皇帝还沉浸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狂喜中,关键时候,财政大臣李卫站出来打破了皇帝迷梦。
李卫小心翼翼道:“陛下有所不知,茶叶瓷器对欧洲人影响微乎其微,至于稠土嘛?欧洲人不是不能开采制造,只是这种矿物含有微毒,工人开采容易染病,所以即便欧洲遍地稠土,他们也不会冒着工人牺牲的代价去挣这笔钱的·····
天心城渐渐恢复平静,毕竟京城民众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管他什么改朝换代,且乐呵的看着吧。
刘玄对英国盟友的背叛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英国人能鼓动整个欧洲来对付自己。
难道新政就要因此停止吗?
难道帝国就要陷入永劫轮回吗?;
反对帝国新政的那批人,总他愿意出让安南权益,换取欧洲人对改革的支持。
他对英国大使这样说道:“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而我们,现在走的也是民主道路。齐国故事,齐国人来讲。”
贵国有什么理由干涉大齐内政。
齐国人是否幸福,要由齐国人自己说了算。
是否幸福呢?
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皇帝让他的将军董晓制定与欧洲决战计划。
是的,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一个可以逼迫欧洲人重新返回谈判桌的计划。
一个契机。
刘玄对即将发生的大战并非完全不知情,
“预计会有多少伤亡呢?”
“一万人会有的,再多的话,恐怕帝国不能承受了。”
刘玄沉默了。
那么陛下是否坚持推行自己的新政呢?
刘玄再次沉默了。
这些困难都在刘玄预料之中,本就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