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上,太史慈率先开口道。
“昨夜一战,双方战损如何?”
此番大军远征,连带骑兵将士们一共才四万人。
浑河之战,楚军将士们折损不多。
可昨夜一战破城极快,高句丽士卒逃走大半。
如果他们二路会师,至少还有好几万大军在外虎视眈眈!
身为主将,太史慈不光要想着如何打赢,还要想好如何撤退!
甘宁抱拳道:“昨夜一战,一共杀敌三千六百余人。”
“俘虏敌军,七千余人。”
“还有几万敌军,趁着夜色掩护从东西两面城墙逃出去了!”
“我军将士们,一共战死六百余人。”
“包括步卒五百余,再加上骑兵近百人!”
略一停顿之后,甘宁继续道。
“敌军主将金严武,身死于乱军之中。”
“敌军副将边守一,在南门死战被将军亲自斩杀!”
“还有个副将金烈,带着其余士卒成功突围!”
楚军步卒战损,主要是入城之后金严武拼死反击所致。
骑兵损失,是因为天色太黑行动不便。
至于俘虏,本来依着太史慈的想法,不一个不留的!
但是为了尽快迫降城内守军,不让他们继续打巷战。
这才迫不得已让士卒喝令,投降不杀!
太史慈微微点头道:“敌军在城外兵马,目前有何动作?”
赵云抱拳道:“敌军在城外兵马,目前还在距城二十里之外遥遥相望。”
“破城之后,王宫之内没发现高句丽国王高延武。”
“估计城外兵马,是他在亲自指挥!”
太史慈沉声道:“子龙辛苦一些,让骑兵将士们继续警戒。”
“万一敌军想要反扑,务必全力阻截!”
楚军总兵力,现如今只剩下三万六千人左右。
可敌军二路会师之后,至少还有六万人以上!
按理说,历经两次大败,连丸都城都丢了。
高延武那边,应该不敢前来反攻。
可万一他输红眼了想要鱼死网破,还真不好说!
赵云点头道:“将军放心,必然不负所托!”
太史慈开口道:“城中府库,包括其余富户征调的粮食一共有多少?”
丸都城是高句丽国都所在,虽然比起辽东郡城都有些寒酸。
可高句丽国内权臣富户,却大都居住于此。
既然城池已破,太史慈当然不会放过那些高门大户!
甘宁抱拳道:“城中府库,一共有存粮三十多万石。”
“加上其余高门大户敬献,一共有五十五万石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药材、布匹和牲口等杂物。”
楚军此来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抢粮。
可城都破了,劫掠其他物资当然也是顺手的事儿!
听到甘宁此言,太史慈终于长舒一口气!
“如此看来,咱们终于达成主公的要求了?”
甘宁咧嘴笑道:“应该说,是超出主公之预期了!”
吕布的任务,就是五十万石粮食!
可破城之后,光是粮食就搜刮五十多万石!
如果再加上那些牛羊牲口,至少超过六十万石!
甘宁现在担心的是,如何在高句丽人眼皮底下。
以三万多兵力,安然将这些物资给送往辽东!
太史慈笑道:“传我军令,今晚加餐犒赏全军!”
“另外,以本将的名义火速派人去往襄平城。”
“让王公那边,调动剩下一万军向前接应!”
辽东之地留守的一万军,主要还是为了防备扶余人趁机发难。
不过现如今战事已经结束,主力大军即将回返。
这个时候,借他们一颗雄心豹子胆也不敢再来。
所以大军接应,自然没问题了。
赵云颇为忧心道:“将军,我军虽然两战皆胜。”
“可敌军总兵力,却仍有数万!”
“万一高延武还想要再生反复,极有可能会趁着我军押送粮食物资之时,伺机而动再来偷袭啊!”
大军前来之时,没有这么多物资拖累,随时都能投入战斗。
可此时满载而归,肯定要抽调人手押送物资。
如此一来,大军返回的速度必然变慢。
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少。
赵云有些担心,高句丽人会趁着大军回师的时候再来报仇!
太史慈开口道:“兴霸以为,敌军会不会前来追击?”
甘宁笑道:“区区高句丽掌中之国,畏威而不畏德。”
“我军东进之前,或许那高延武还敢仗着兵多抵抗一番。”
“可现如今两战皆败,连国都都丢了。”
“我倒是觉得,他们已经被杀破胆了,不可能再前来反击!”
高句丽人偏居一方,不可能反抗中原朝廷。
之前也是仗着有利地形,再加上楚军主力被缠在冀州脱不开身。
所以他们妄自尊大,这才意图反抗。
可现在局面,高延武真敢前来?
太史慈沉思片刻道:“这样吧,让城中将士们将俘虏看好了。”
“所有粮食物资,尽快打包完成。”
“然后征调车马,准备回师襄平。”
“如果敌军不追,咱们就正常撤离即可!”
“若是真要拼死复仇,那也要随时做好大战准备!”
几十万石粮食送回襄平城,各种准备太麻烦了~!
两三天之内能好,就已经速度极快了!
正好趁着这几天,先看一看敌军如何反应!
听到太史慈吩咐,赵云和甘宁立即抱拳应命!
与此同时,丸都城以东,二十里之外。
高延武出城之后,直接藏身于几万大军之中。
昨夜突袭之战,军中斥候也确实迅速禀报了。
可高延武所在之地,毕竟距离城池还有不少距离!
再加上楚军破城速度,实在太快。
所以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丸都城就已经被破了!
在得知金严武战死,丸都城破,城中士卒四处逃散的消息之后。
高延武直接气的拔剑乱砍,把面前桌案给劈的稀巴烂!
该死的金严武,他若是不死,自己还能拿他泄愤背锅!
可现在他主动战死,一下就变成为国殉命了!
如此一来,这回战略失误的责任,岂不是要自己扛了?
行军大帐之中,两波人马正吵的不可开交!
营中武将,都觉得楚军欺人太甚,哪怕拼死一战也要全力反击!
但是以国相乙支信等人为首的文官,却认为不能再战了,赶紧趁势投降让楚军尽早撤离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