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明天子 >   第917章 毛里孩

其他蒙古将领安置有三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正常升迁到明军京营之中,成为大明体系之内的一员达将,这样的将领大明有很多。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吴瑾家族了。

可以说是世代忠良了。

如果他们能做到,几代之后,他们也就忘记了草原,成为大明将门体系之中的一员,至于会不会转变成其他方向,比如文官之中,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第二个途径,就是回到漠北漠南。

这就是比较老实,没有心思在西域开拓的蒙古将领,他们回到漠南漠北之后,大明自然也有赏赐。

只是大明用驰道将草原分割成一块块的。

将来这些蒙古将领,估计会慢慢的成为一个个牧场主。与大明经济密不可分。

第三个途径,就是比较有野心的,不甘心在大明的牢笼之下,困顿而死。

就成为西域南疆的土司。

在划分南疆土司的时候,于谦也是很有心机的。几乎是当地土着与迁过来的蒙古部落是一比一的划分。

让彼此之间不能抱团,甚至处于彼此监视的地步上。

比较南疆驻军,加上整个南疆四镇,大概只有三万精骑。加上西域总督行辕的数千步卒。

这些军队,分散在数千里的南疆,总体上是有些少的。

只有充分利用各土司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才能减轻兵力,也减轻西北百姓的负担。

而毛里孩就是那一个例外。

毛里孩跟随石亨,参加了数次大战,甚至与瓦刺安集延对峙的时候,毛里孩带着本部人马,在次要战场之上,与瓦刺狠狠打了一仗。

这才让这位小王子名声大震。

不得不说,孛儿只斤家族的牌子虽然落幕了,但是依然有用,很多西域的蒙古人不愿意跟随瓦刺西去,也不愿意臣服于大明,就聚集在毛里孩帐下。

毛里孩就占据了瓦刺的祖地,控制了近三万帐。

帐是蒙古的一种统计单位,可以理解为汉人的户,以蒙古人全民皆兵的体制,三万帐就是三万骑兵了。

虽然现在毛里孩也明白。

普通蒙古骑兵想要打赢汉人骑兵,恐怕要二对一,三对一,才有希望。

所以即便有这三万骑,也是很安分的。

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于谦眼中大明南北两疆所有兵力加起来,不过六七万。只而毛里孩就有三万骑,再加上分散在各地的蒙古部落,估计毛里孩合纵连横之下,弄出五六万骑并不是问题。

所以,石亨的跋扈可以忍耐,但是毛里孩的实力膨胀,却无法忍耐了。

只是朱祁镇对毛里孩膨胀,却有另外一个理解。

那就是这其实大明统治模式与草原统治模式的不适应。

不管在漠南漠北,大明统治之下,其实都有很多独立的蒙古部落,这些蒙古部落的兵马多则数千,少则数百。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能一口气拉出来十万蒙古骑兵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在哪里。

这也是为什么漠南漠北要驻扎重兵的原因。

而西域特别是北疆,距离大明太远了。

这种不适应表现的尤其明显。

西域是一块亦耕亦牧的土地。大明对西域可以耕种的土地的处理的很好。但是在处理大片牧场之上,就很成问题了。

特别是金山以南,天山以北,这一片瓦刺世世代代居住的草原上面,就显示出力不从心。

与其说毛里孩是抓住了机会,在这一片土地上重新聚集部众,不如说,大明无发完全控制这一片土地,才留给了毛里孩机会。

所以,朱祁镇并没有想要急切的对付毛里孩,固然,让毛里孩发展下去,肯定是一个隐患,但是消除这个隐患的根本办法,不是消灭他,而是加大队西域的控制能力。

迁徙大量汉民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想办法修通通往西域的驰道,将大明与西域联系起来。

这才是治本之道。

不过,这并不妨碍朱祁镇听一听于谦对西域的看法。

“以先生之见,而今该如何做?”朱祁镇问道。

于谦说道:“西域新定,当以稳定为主,不可妄动。以臣之见,不如建三座城池。”

朱祁镇说道:“在哪里建城?”

于谦说道:“一是轮台。”

轮台是何处,就是乌鲁木齐。

只是大明统治了西域,自然不可能用瓦刺的名字。不错,抓乌鲁木齐这个名字,就是瓦刺人对这里的称呼。

轮台当南北要冲,南北疆通道之一。同时又是瓦刺当初主要牧区之一。在这里建立城池,可以就近压制毛里孩,并保持南疆对北疆的震慑力。

毕竟于谦的所有治理西域的核心,就是南疆为内,北疆为外。

“二是选燕然山东麓,水草丰盛之地修建城池,并用驰道与龙城相连。”

这个地方,于谦并没有具体的说,但是朱祁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乌里雅苏台,也就是清代经营外蒙的城池之一。

在这里驻兵,并以驰道用龙城相连。

如此一来,如果大明对毛里孩用兵的话,却有一个近距离的出发地。

“三就是陛下可以派出工匠,以赏赐毛里孩为名。为他修建城池。”

朱祁镇忍不住说道:“好。”

一般人认为,毛里孩将来有反叛的风险,还为他修建一座坚固的城池,不是在资敌的吗?

不,对大明来说,从来是定居的蒙古人好对付,游牧的蒙古人难以对付。

而今在青贮法的影响之下,蒙古人定居已经成为大趋势了。

而为毛里孩修建一座城池,更是高明的手段,加速了毛里孩所部定居的速度。

或许高层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对蒙古百姓来说,真以为他们愿意一直游牧,四处飘零。他们不想如汉人一般生活在房子里,城池中吗?

不。

他们也想。

只是生存所需罢了。

而今青贮法盛行,又有现成的城池,这一座城池定然会成为毛里孩所部的中心所在。

如此一来,一旦毛里孩有变,大军直扑此地,相当大几率是不会扑空的。

即便毛里孩有大勇气大魄力,焚城而走。到时候也能引起毛里孩所部内部分裂。

朱祁镇说道:“西域之事,一从先生之见,先生写一个折子,递上来吧。朕无有不准的。”

于谦说道:“陛下圣明。”

朱祁镇说道:“多年不见,朕思想非常,而今不说政事了,说一点轻松的事情。朕最近读公羊。有些不解之处,还请先生为我解惑?”

朱祁镇如此一说,让于谦大为疑窦。

无他,于谦很早就明白,当今这一位皇帝,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的实用主义者,凡是对他有用的,他都很感兴趣,凡是对他没有用的事情,他都当做不存在,甚至存着一种轻蔑的感觉。

这一点,朱祁镇或许自觉隐瞒的很好。那是现在。

当初才刚刚亲政的时候,自然不是像而今一样滴水不漏,被于谦看出度端倪也是很正常的。

于谦虽然不理解,朱祁镇为什么忽然喜欢经学了。但于谦想来,估计是当今年轻的时候,有些不明白,但是长大之后,有了经历才能更明白圣人大道。

这也是中国古代学问的魅力所在,十岁读是一个意思,二十岁读是另外一个意思,三十岁读又能品出新意,而今陛下已经四十岁了,想来也不是当初年少轻狂了。

于谦说道:“陛下请讲。老臣多年没有研究学问,或有不知道的地方还请陛下见谅。”

朱祁镇说道:“好说,朕也不过是随便一问而已。”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