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阳,大将军府。

昨夜刚下了一场雪,整个府中银装素裹。

凉亭里,少年郎和一位青年儒生围着小火炉对坐而视。

夏侯淼颔首道:“老师,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元攻打郑国。楚强郑弱,郑国叔詹便用空城计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来迷惑楚军。”

“令尹子元迟疑了一日,却发现郑国的援军到了,他自知事不可为,于是马衔嚼,人衔枚,营寨也不拆走,旗军照旧飘扬。”

“而郑军准备就绪要发起反击时,却发现楚军早已撤走。”

“此役双方都来了一出空城计,可谓是把虚虚实实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学生以为兵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吗?”羊祜捋着短须,问道:“阿淼可有什么感悟?”

夏侯淼思考片刻,回道:

“高手过招,彼此都会去猜对方每一步的用意。正因为令尹子元深谙兵法又并未小瞧他的对手,所以才谨慎行事,不敢进城,但最终却是错失良机。”

“试想,若是个门外汉,或许会以为郑军势微,当日便冲杀进去了。”

闻言,羊祜哈哈笑道:“门外汉缘何做得了统帅?”

“并非此意。”夏侯淼摇头:

“学生以为,这世间从没有一成不变的战局,善战者应当审时度势,巧用兵法,既不可冒失莽撞,也不可太过谨小慎微,以至错失战机。”

“嗯...”羊祜道,“话虽如此,但这其中的分寸却很难把握。何况,兵事上的决策往往会受到诸多场外因素的影响。”

夏侯淼点头称是,“老师所言极是,学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日后只有亲临战场,才能真正学到兵法的精髓。”

“孺子可教。”羊祜颔首而笑,伸出手,放在火炉上取暖,沉默了一阵又说道:

“为师与你说一件兵书上没有的战例。”

“就在大约十年前,我大魏与东吴的一场战争中,吴国的陆逊便是深谙此道。”

夏侯淼满脸期待地看着他的这位老师,羊祜呼出一口白气,徐徐道来:

“为师也在偶然听来的,当年你阿父也参与了那场战役。你阿父得先帝命令,引一支奇兵前往巢湖,一场大火杀得吴军主力仓惶败退。”

“只不过陆逊所在的战场是在荆州。”

“陆逊得知扬州战场大败,正欲撤军之时,自己的亲信韩扁却被我军所擒获。”

“当时我军洞悉了吴军的战略计划,夏侯儒将军当即派兵大举进攻。”

“谁知到了吴军营前却发现吴军士兵训练如常,甚至还有条不紊地砍柴种菜,这一度让夏侯将军怀疑起己方掌握的情报。”

“其实陆逊悄悄撤走了?”听到此处,夏侯淼做出猜测。

“不。”羊祜摇摇头:“陆逊竟作势攻我襄阳,迫使夏侯将军回援,而他真实目的则是派偏师进犯我江夏、新市等地。”

“我军两地不能兼顾,不仅被吴军劫掠了一番,还让他们全身而退了。”

“嘶~”夏侯淼对陆逊的才华感到惊讶,尤其是此人还与自己处于同一时代,这更使他平添了几分崇敬。

不过夏侯淼反应很快,他忽然恭维道:“我观老师之才不亚于东吴陆逊,您不如来幕府帮帮家父?”

羊祜赶忙否认:“为师不过多读了几年兵书,岂敢与当世名将相提并论。”

说完,他故作严肃地训诫道:“为师之前说过,你我师徒二人只谈学问,不谈其他,难不成你忘了吗?”

夏侯淼坏笑道:“没忘,没忘,学生不提便是。”

他反正脸皮厚,没事便会提两嘴,说不定哪天就把师傅给说动了呢。

远处廊道。

羊徽瑜挽着夏侯献的手缓缓而行,身旁还跟着一个三岁大的男童。

“郎君,妾是越来越看不懂叔子了,他今年都二十三岁了,我泰山羊氏哪里有这么大年纪还未出仕的儿郎啊。”

“多沉淀沉淀也是好事,徽瑜不必太过忧虑。”夏侯献宽慰道。

他知道羊徽瑜是在担心羊祜的仕途。

其实到了这个年代,士子们的出仕时间越来越早,大家很少会去养望,因为你养着养着,官位就被别人占了,所以现在都倾向于早日出山,占住坑位,然后再慢慢积累资历。

“阿母,那是舅父和大兄!”

这时,羊徽瑜之子夏侯安跺着小脚,激动地指着不远处凉亭里的二人。

三人向那边迎了过去。

夏侯淼最先察觉到几人的身影,招手迎道:\"安,来让大兄抱抱。\"

夏侯安捣腾着小腿,飞快地跑了过去,给了夏侯淼一个熊抱。

二人逗乐一阵,夏侯淼将弟弟放下,恭敬地向二人拜礼:“阿父、阿母。”

羊祜也拱手道:“阿姐、姐夫。”

这时,夏侯安指着羊祜惊奇道:“阿母,舅父也留胡须了!”

羊徽瑜温柔地点点头,别有所指地说了一句:“是啊,你舅父老大不小了,还当自己是个孩子呢。”

羊祜默不作声。

羊徽瑜特别讨厌弟弟这一点,只要不顺他心思,他便闭口不言,不跟你沟通。

想了想,她索性今日便把话挑明:“叔子,当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即便你不为你姐夫着想,也要为我羊家想想啊。”

依旧是沉默不语。

“叔子,你....”面对这样的弟弟,就连一向好脾气的羊徽瑜都忍不住想要发火。

见势头不对,夏侯献急忙握住羊徽瑜的手腕制止了她,转而对羊祜说道:

“叔子不必如此,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我从不曾强迫于你,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羊祜这才终于开口:“多谢大将军体谅。”

“不过,你阿姐的话你确实应该好好斟酌一下。”

夏侯献的语气有着些许变化,尽管听上去还是那么平和,但羊祜却能微微感到了一丝冰冷。

“如果在洛阳实在待得不舒服,不妨去长安帮你外舅做事吧。”

羊祜不语,不过这次他似乎是在认真思考着什么。

如今庙堂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正始三年,太傅满宠于洛阳病逝。

夏侯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司马懿升为太傅,间接剥夺了他在国家军事上的指导权。

之后,升中护军蒋济为太尉,新任中护军由文钦担任。

太常之子、羊徽瑜的异母兄,羊发担任城门校尉。

少府之子、王元姬的弟弟,王虔担任洛阳令。

至此,彻底掌控洛阳军权。

尚书台方面,虽然今年尚书令裴潜去世,司马孚升任了尚书令。

但大将军府长史孙礼二次回到台阁,担任五兵尚书。

尚书郎傅嘏升任吏部尚书,执掌官员任选之权。

二人成功分走了尚书台的部分职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镇西将军夏侯楙因纵欲过度,卒于长安府上,这事夏侯献没敢跟阿母清河公主汇报实情,只说是病逝的。

在为其追赠车骑将军后,右将军夏侯霸无缝衔接,升任镇西将军,督雍、凉二州。

如今的雍凉有夏侯霸和邓艾两员大将坐镇,可谓是铁板一块。

羊祜既然不想参与庙堂纷争,那就先给他个台阶下,反正早晚是跑不掉的。

正在此时,府上家仆急匆匆赶来,上气不接下气:“家主,不好了!”

“何事?慢慢说。”

“二公子和文将军的儿子,带着司马太傅的孙子在铜驼大街当街纵马,被洛阳令扣押了!”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征服者在清朝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扛上妖孽太子爷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红楼:武震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