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道承心带着玲珑和萧羽,与刘正业派出的三百铁骑一道出了落雪城。
......
而他们前往的宜城这几日并不太平。
连日以来,宜城外,萧蛮联军和夏勤的兵马,摩擦试探不断,时常发生小规模的战斗。
而从战斗的伤亡程度能够看得出,双方都较为克制,
那大军攻城之举攻城的场面,并未发生。
毕竟宜城虽小,但此刻城中可是有重兵把守的,强行攻城,伤亡必将非常惨重。
而现在的大夏联军,除了夏勤、楚穆这等分量的人,其余诸将谁也无法承担攻城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至于刘达和程子孝的出城的试探进攻,则是在李常的授意之下,试图寻找城外驻军的布防弱点,毕竟无双和吕令,领兵逃出上都城,已从下河镇向宜城赶来的消息,张冲早已命人秘密传回到了李常手中。
而且无双和吕令携带的那些钱财,在李常看来,完全可以解决现在萧蛮联军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毕竟大夏官场腐败成风,商人重利,这么多钱,想要高价购得粮食,并非难事,更何况这世界上又非只有大夏一国,只不过从他国购买粮食,这路程和风险大些罢了。
所以李常认为势必要在,夏勤完全将大军集结起来之前,在宜城之外打开一道口子,从而攻下博洋渡,接回无双和吕令。
可数日以来,程子孝和刘达,不论是正面游袭,佯攻,还是夜晚奇袭,尝试了各种方式,都没有发现马弘毅大军,和襄南唐敬大营的任何布军薄弱之处。
这一日。
宜城之中,程子孝和刘达,将昨晚夜袭马弘毅城外军营的前前后后,事无巨细给李常讲述了一遍。
李常仔细听着,脑海中已然浮现出城外大营的各种画面,
可听了许久,李常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叹息道:“看来城外辽州军扎营的布局,并非不是出自马弘毅或是楚穆的手笔,应该和襄南的唐敬大营应该出自同一个人。”
刘达疑惑道:“军师,你是说,夏勤?是夏勤让他们如此排兵布阵的?”
李常点点头:“想来不会有错,这马弘毅是楚穆从辽州新调任过来的副将,夏勤来之前,我与楚穆和马弘毅交手过数次,他两排兵布阵,安营扎寨的布局都非常相似,以辽州狼骑为核心布防。
虽是可以将辽州狼骑的优势发挥出来,但漏洞也不少,若是我军全力攻其弱点,突围出去,赶到博洋渡,不无可能,且成功的几率很高,
可从你们这几日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他们的大营,依托地势而建,营寨之中,骑兵,步卒,枪兵,盾刀,长短弓手,都有严格的区域划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形成战斗力,并且应对奇袭时,也能很快做出反击,让各兵种之间的联动效果达到最佳,且很好的弥补了各兵种的劣势,配合起来可以完全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若无那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悍将,率一直精兵,强行以力破之,只怕我们想要去到博洋渡接应无双和吕令他们,很难。
而能将大营各兵种协调布置得如此完美,显然不是楚穆和马弘毅,可以做到得。
至于那唐敬,是夏勤来之后,才从襄南率军赶过来,我虽未与他交过手,但从你们两和他交手的情况上来看,此人擅武,是名猛将,却并非擅用兵法之辈,否则以他营中的布置,前几日你们率军过于深入,伤亡绝不会那么小。
所以如此看来,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都出自夏勤的手笔,而他们对夏勤极其信任和服从,才会如此严格按照夏勤的指示,来扎营用兵。”
说到这,李常也是不禁抬眸再次看向远处城外的那两座规模不小的营寨,忍不住赞道:“没想到,夏氏居然出现如此厉害的人物,竟可以远在江城,就将宜城布局的如此天衣无缝,真是个可怕的对手。”
程子孝听到这番话后,都沉默了下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军师如此夸人。
而且向来不甘居于人后的程子孝,这一次也只能无奈赞同李常的说法。
毕竟那江城天上的漫天飞信,他们至今仍旧历历在目。
若非李常在见到漫天家书的那一刻,就即刻派人对寒州其余各城,兵力上做出了调整,针对寒州各城下达了一条又一条,指向性很强的军令,
否则他们就不只是丢了江城这么简单了,只怕还会丢更多的城池,而只要夏勤再来一次漫飞信,那么萧家军内部的四分五裂,就已是可预见的了。
程子孝甚至觉得,在夏勤和李常面前,出现任何令人叹为观止的兵行险招,都不足为奇。
然就在程子孝暗暗惊叹之时。
刚刚吸收完李常话中之意的刘达,猛地抬起头来,双眼之中,泛着金光,而后昂首挺胸,拍了拍那圆润的肚子,而后又撸起袖子,在自己壮硕的手臂上拍了拍,最后取下自己那百十来斤的大刀,重重砸在地上,用手弹了弹,只听一声清脆的金属声。
李常和程子孝,面对刘达突然莫名其妙的举动,纷纷面露不解之色。
李常:“刘达你这是做什么?”
程子孝:“是啊,军师在分析,战场形势,你搁这发什么神经?”
刘达闻言,缓缓看向来人,一脸的自信:“不知军师口中说的,有那万夫不当之勇的悍将,我刘胖子算不算?”
李常扶额......
程子孝眯眼!!!!!
刘达见两人模样,心头一慌,连忙道:“别啊,别啊,再加上我的坐骑盘龙,我总算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