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不少人在听到多铎的话后,面露讥讽。
大明是有不少藩属国,但清国肯定不在其中,因为清国根本不配。
不是什么势力都有资格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你父亲本就是我大明的龙虎将军,你觉得一个龙虎将军有资格做我大明的藩属国吗?”魏国公嘴里面说道。
多铎微微一摇头,说道:“国公所说的事情都过去多年,如今我大清早已立国,不管是朝鲜,还是科尔沁部和插汉部,都曾被我大清征服过,自然有资格做这个藩属国。”
“藩属国就不要想了,大明不会同意的。”魏国公摇了摇头。
懒得在这上面跟多铎解释什么。
想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可不是单纯的清国能够征伐过朝鲜,就有资格成为这个藩属国。
不说大明和清国之间的关系,就是清国所在的地方,大明也不允许其成为藩属国。
多铎眉头皱了起来。
这和他想的不一样。
来之前,他认为大清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明国上下应该十分愿意才对,可看眼前的情况,明国朝中上下,似乎都不希望清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他搞不懂,这样的好事,大明为什么不愿意。
首辅钱谦益开口说道:“你口中所谓的大清既然需要大明帮你们对付虎字旗,我看就不如臣服于大明,到时候重新给你们安排官职,我看你也可以做龙虎将军。”
听到这话的多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龙虎将军是武散阶,并没有实际权利,一般都是大明册封给武将或是臣服大明的异族首领。
一般的异族被大明册封为龙虎将军,或许没什么,可多铎知道,自己父汗当年起兵反明的时候,可是颁布过七大恨。
这时候再让他们女真人重新归入明国治下,大清不可能接受。
与大明的结盟,在他看来也只是为了共同对付虎字旗,等解决了虎字旗,大清依旧要攻伐大明,将来取明而代之。
“嗯,这个主意好,要是大清归顺大明,大明自当帮你们对付虎字旗。”魏国公也开口说道。
朝中官员小声议论了起来。
声音虽然不大,但足以让站在大殿上的多铎和那多木两个人听得清楚。
“我大清不会归顺任何人。”多铎大声说道。
声音之大足以传遍整个大殿。
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闻声,停下了嘴里的议论。
或是不屑,或是讥讽的看着多铎和那多木这两个女真人。
清国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在辽东让大明奈何不得的势力,如今的大清被虎字旗赶出辽东,赶到了奴儿干都司。
虽然打败他们的是虎字旗,但大明的文武官员同样瞧不起已经落败下来的女真人。
“既然豫亲王不愿意,我看结盟的事情也就算了,不过,我大明可以为你们提供部分兵甲,也不算让豫亲王白跑一趟。”魏国公说道。
合作可以,但清国想要的结盟,大明上下都不觉得现在的清国有这个资格。
而且这个合作,也是因为大明需要清国在辽东方向牵制虎字旗。
现在的清国,大明已经瞧不上了。
这时候多铎也看出来了,明国这边已经看不上他们大清了。
想要促成双方的结盟,必须要拿出点东西才行,不然这一趟大明之行,恐怕得不到大清想要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看着魏国公的方向,开口说道:“如果加上蒙古人呢?”
“什么?”
魏国公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我大清已经与厄鲁特部的巴图尔浑大汗结盟,共同讨伐虎字旗,这趟我来,除了代表我大清外,也有巴图尔浑大汗的意思。”多铎说道。
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能够留在大殿上的人,都是朝中高官,除了少数几个品级不高的文官外,剩下的官员没有低于五品。
就算这几个品级不高的文官,也都是位卑权重,不是轮值的给事中,就是轮值的御史。
“你说的巴图尔浑大汗是谁?本公记得瓦剌那里最大的部落是和硕特部,大汗是固始汗,而非你口中的巴图尔浑。”魏国公问道。
大明与草原上中间隔着一个虎字旗,更不要说更远的漠北和瓦剌了。
有些消息传递到大明这边的速度比较慢。
“和硕特部已经不存在了,如今的瓦剌,以准格尔部为首,巴图尔浑大汗是准格尔部出身。”多铎解释道。
清国虽然被虎字旗击败,但与蒙古人的联系,却远远强过大明。
魏国公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来回搓动着。
他倒不认为多铎会说假话。
大明虽然不怎么和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有密切来往,但经常有商队会去草原上,想要打听到瓦剌那边的情况,哪怕困难一些,也不是打听不到。
这种事情瞒不了人。
“这么说瓦剌也想要对虎字旗动手?”魏国公问道。
多铎说道:“对,虎字旗残暴不仁,残害了草原上那么多部落,巴图尔浑大汗为了那些被虎字旗残害的部落讨回公道,已经决定要出兵南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虎字旗该有此劫。”首辅钱谦益说道。
瓦剌将要南下的攻打虎字旗的消息,朝堂上大部分都不清楚,几位辅政大臣也是第一次从多铎口中听说。
“你们怎么看?”
魏国公侧身看向其他几位辅政大臣。
“我倒觉得这是好事,有了蒙古人出手,北伐或许会更容易。”定国公开口。
旁边的成国公点头认同。
“公公的意思呢?”魏国公问向杨国瑞。
作为镇守太监的杨国瑞,因为守在皇宫,手里掌握着天子,又有锦衣卫和东厂控制在手中。
在朝堂上,若给几位辅政大臣排一个顺序,魏国公若是排在第一,他就排在第二位。
“这种外廷的事情,咱家一个内廷宦官不好插手,但是咱家还是希望能够早些迎回太上皇。”杨国瑞说道。
虽然没有直接说,但他的意思在场几个人都听得明白。
魏国公目光落在钱谦益的身上。
至于定国公和成国公,他根本不用问,这两个人肯定支持北伐,与蒙古人一同对付虎字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