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历史杂烩 >   第9章 暮色

暮色漫进窗棂时,羊肉汤的香气已经漫了半条街。赵虎用粗瓷大碗盛了汤,给每人碗里卧了俩荷包蛋,油花浮在汤面上,映着屋檐下刚挂上的灯笼,晃出细碎的暖光。

“尝尝这新收的白萝卜,甜着呢!”赵虎往小姑娘碗里夹了块萝卜,自己先呼噜噜喝了一大口,“当年在破庙啃冷饼子的时候,哪敢想有这日子?”

周明放下卷宗,指尖还沾着陈年墨迹:“可不是嘛。那会儿查凤纹案,天天提着心过日子,生怕漏了哪个细节。如今倒好,能安安稳稳给孩子讲当年的事了。”他说着,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你这柳叶雕得再好些,将来也能给后辈讲讲,这手艺是打哪儿来的。”

苏卿卿端来刚蒸好的米糕,上面撒了层桂花碎:“李文来信说,苏州分馆的姑娘们都学着雕砚呢,有个十二岁的丫头,雕的莲纹比男子还利落。”她拿起一块米糕递给沈砚之,“这世道啊,总归是往亮处走的。”

沈砚之咬了口米糕,桂花的甜混着米香漫开来。小姑娘正捧着碗喝汤,辫梢的菊瓣纹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晃,红绒绳换了花样,可那股子认真劲儿,倒和当年李文捧着新砚来见他时如出一辙。

夜里起了点风,吹得窗纸沙沙响。赵虎早已打着呼噜睡在灶边的草垛上,周明还在灯下翻着旧案,偶尔停下来在纸上记几笔,想是在给故事添些注解。苏卿卿把晾干的墨锭收进木盒,每块墨上都印着小小的菊纹,是柳姑娘新刻的模子。

沈砚之坐在案前,看月光淌进砚池,把那汪墨汁浸得愈发清亮。小姑娘雕了一半的柳叶砚就放在旁边,石屑还沾在边缘,像刚落的霜。他忽然想起李文信里的话,说苏州分馆的院子里也种了菊花,黄的白的紫的,开得和“清白斋”后院一个模样。

“先生,墨凉了。”小姑娘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个暖炉,“柳姐姐说,用暖炉烘烘砚台,墨就不容易凝。”

沈砚之接过暖炉,放在砚台底下。果然,墨汁渐渐融开,刚才那只小凤凰的影子又浮了上来,这次看得更清了,翅尖仿佛沾着点金粉,像是从月光里衔来的。

“等开春,咱们也去苏州看看吧。”沈砚之轻声说,“让你瞧瞧苏州河边的柳叶,到底是怎么弯的。”

小姑娘眼睛亮起来,重重点头,辫梢的菊瓣纹在月光下闪了闪。窗外的菊花还在开,风过时,香气涌进来,和砚台里的墨香缠在一起,像在酿一坛新的酒。

沈砚之拿起那方洮河砚,砚底的冰纹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些藏在纹路里的故事,仿佛正顺着墨汁往上冒——有破庙里的寒夜,有苏州雨里的谜题,有公堂上的对峙,也有此刻灶边的呼噜、灯下的笔尖、孩童的笑。

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把故事锁在匣子里,而是让它像这砚台里的墨,蘸着日子,一笔一笔写下去。写在宣纸上,刻在石头上,藏在米糕的甜里,落在孩童的笑中,慢慢就成了新的时光。

砚池里的墨汁轻轻晃,那只小凤凰的影子顺着月光往上飞,飞过院子里的菊花,飞过檐下的灯笼,往更远的地方去了。翅尖扫过之处,仿佛有新的砚台正在被拾起,新的刻刀正在落下,新的故事,正等着被写下。

天刚蒙蒙亮,院外就传来了轱辘声。赵虎揉着眼睛开了门,见是邻村的老张赶着驴车,车上堆着半车新采的芦苇。“沈先生要的芦花,我给送来了!”老张嗓门亮,惊飞了枝头的麻雀,“家里小子说,用这新芦花填砚台盒,比旧棉絮防潮多了。”

小姑娘扒着门框看,见老张的儿子正蹲在车边,手里攥着块青石片,偷偷往地上划柳叶——那是前几日她教的法子。她跑过去,从兜里掏出块刚磨好的墨锭:“给你,这个划起来更顺。”小子红着脸接了,指尖在墨锭上摸了摸,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野柿子塞给她,柿子上还带着片叶子,鲜灵得很。

沈砚之站在廊下,看两个孩子蹲在地上比画,忽然想起周明说的话。当年凤纹案里牵连的那些孩子,如今有的成了学堂的先生,有的跟着吴老板学经商,还有的像老张儿子这样,守着田埂却惦记着石上的纹路。他转身回屋,从匣子里取出那方洮河砚,用新采的芦花细细擦了,砚底的冰纹里,竟似藏着点芦花的白。

苏卿卿正对着镜子描眉,见他这般仔细,笑:“王老板的砚台架午后该送来了,我让人在架子腿上刻了缠枝莲,配你的洮河砚正好。”她放下眉笔,从抽屉里拿出封信,“刚收到的,李文说苏州分馆的姑娘们雕了套‘四季砚’,要给咱们寄来当贺礼呢。”

周明凑过来,指着信上的字迹:“你看这‘春’字,笔锋里带着韧劲,倒像柳姑娘研墨时的力道。”他忽然一拍大腿,“对了,我昨儿翻旧案,发现当年刘太监藏的那批玉料,竟有大半捐给了玉器行,如今江南的玉匠,十有八九都用过那些料子。”

说话间,赵虎已经把羊肉汤热了第二遍,这次加了新晒的枸杞,汤面上浮着层淡淡的红。小姑娘捧着碗,小口小口喝着,忽然指着墙上的影子笑:“先生你看,我的柳叶砚影子,和你的洮河砚影子连在一块儿了!”众人抬头,果然见晨光里,新旧两砚的影子交叠着,像片刚抽芽的柳叶,又像只展翅的凤凰。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王老板亲自送来了砚台架。老松木的纹路在光下流淌,果然像极了破庙的星图,只是当年的寒星,如今都变成了暖光里的木纹。沈砚之把洮河砚放上去,刚合适,仿佛这架子等了它许多年。

“这木头有灵性。”王老板摸着架子边缘,“我爹当年是木匠,总说物件和人一样,得讲个缘分。你看这星图纹,不正对着案上的‘传承’二字吗?”

暮色降临时,苏州的“四季砚”到了。春砚雕兰,夏砚刻荷,秋砚拓菊,冬砚印梅,砚池里都留着浅浅的“清白”二字。小姑娘把自己雕的柳叶砚放在中间,五方砚台围着洮河砚,倒像一圈时光的年轮。

沈砚之取来新腌的桂花墨,在宣纸上写下“人间”二字。墨香混着桂香漫开来,落在砚台们的影子上,像给岁月盖了个印。赵虎炖的羊肉汤还在锅里咕嘟,苏卿卿在给凤凰玉牌换红绳,周明在教小姑娘认旧卷宗上的批注,连檐下的灯笼都似笑眯了眼。

窗外的菊花不知何时落了片瓣,正好飘在洮河砚的池子里。沈砚之伸手去拾,指尖触到砚台的温凉,忽然觉得这方石头早活了过来——它见过风雨,却把暖意攒在冰纹里;听过冤屈,却把清白刻进时光里。就像这满室的烟火,看着寻常,却把无数人的日子,都酿成了砚台里的墨,浓淡相宜,岁岁相传。

小姑娘忽然举着柳叶砚跑进来,砚池里盛着半池月光:“先生,你看这月亮,掉进我的砚台里了!”众人望去,果然见清辉满池,与洮河砚的冰纹相映,像极了当年破庙里,透过窗棂落在案上的那束光。只是这一次,光里没有寒意,只有暖融融的人间,在砚台里,慢慢漾开。

秋深时落了场轻霜,院角的菊花反倒开得更精神,紫的像浸了夜色,白的染着霜气,黄的倒似把最后几分秋阳都攒在了花瓣上。小姑娘早起扫霜,见石案上结了层薄冰,忙去灶房提了温水,用棉布蘸着擦洮河砚——这是柳姑娘教的,说老砚台怕冻,得像疼人似的揣着暖意。

“慢些擦,冰纹里藏着气呢。”沈砚之站在廊下看,见她踮着脚够砚台架顶层,辫梢的菊瓣纹沾了点霜,像落了片小雪花。他想起苏州寄来的“四季砚”,春兰砚的砚池里已养了清水,映着窗棂的影子,倒像苏州河边的栏杆。

正说着,周明背了个布包进来,里面裹着几本新刻的书。“县学堂的先生托人捎的,说孩子们要学砚雕,得先懂石头的性子。”他翻开一页,上面印着各色砚石的图谱,洮河石的冰纹、端石的鱼脑冻,都画得清清楚楚,“你瞧这落款,是周寡妇的侄子写的序,字里带着股子刚劲。”

苏卿卿拿着件新做的小棉袄进来,青布面上绣着柳叶纹:“天冷了,给孩子添件衣裳。李文来信说,苏州分馆的姑娘们也做了棉衣,给学堂的孤女送去,针脚里都绣着‘暖’字。”她把棉袄往小姑娘身上比了比,忽然笑,“你这身段,倒和当年刚到‘清白斋’的柳姑娘一般高了。”

柳姑娘恰好端着新熬的梨汤进来,闻言脸一红:“苏姐姐又取笑我。”她把梨汤分到碗里,冰糖在汤里浮着,像碎了的月光,“前几日晒的菊花干好了,泡在梨汤里,能润着嗓子讲案呢。”

赵虎从镇上回来,肩上扛着个大竹筐,里面装着新收的栗子。“张屠户家的小子非要跟来,说要学怎么给砚台底座打磨。”他往灶膛里添了把柴,“那孩子手巧,摸过两次刻刀,就雕出个像模像样的栗子来。”

说话间,果然有个半大的小子从竹筐后探出头,手里攥着块栗色的石头,见了沈砚之,慌忙把石头往身后藏,脸憋得通红。小姑娘跑过去,把自己的柳叶砚递给他看:“你雕的栗子呢?拿出来比一比呀。”小子犹豫着掏出来,竟是块石头雕的栗子,壳上的纹路凹凸分明,像刚从树上摘的。

沈砚之接过石头栗子,又拿起案上的洮河砚,两物放在一处,粗粝的石皮与温润的冰纹相映,倒像新旧时光撞了个满怀。“石头不分贵贱,有心气就能活。”他把栗子石还给小子,“回去照着这砚台的冰纹练练,下次来雕只凤凰试试?”

小子眼睛一亮,重重点头,攥着石头跑了,竹筐晃动着,洒下几颗栗子,滚到菊花丛里,像藏了几粒秋的念想。

夜里围炉烤栗子,壳裂开的脆响混着墨香,在屋里漫着。周明给小姑娘讲当年查案时,如何在破庙的石缝里找到半块凤纹玉,“那时玉上还沾着泥,谁能想到如今能成了孩子们手里的念想?”他剥开颗栗子,递给沈砚之,“你看这果仁,黄澄澄的,倒像你写的‘传承’二字里的金粉。”

沈砚之望着案上的砚台们,洮河砚居中,四季砚围在四周,小姑娘的柳叶砚就靠在春兰砚边,像片刚抽条的新叶。月光从窗缝溜进来,在砚池里晃出细碎的光,那只小凤凰的影子又浮了上来,这次翅尖似乎沾了点栗子的甜香。

“先生,明年开春,咱们能在院子里种点柳树吗?”小姑娘啃着栗子问,“我想雕出真正垂到水里的柳叶。”

沈砚之点头,见她嘴角沾着栗仁的碎屑,像只偷食的小松鼠。窗外的霜已经化了,菊花的香气混着烤栗子的暖,往砚台里钻,仿佛要把这人间的滋味,都酿成墨,等到来年,写进新抽的柳丝里,刻在初醒的石头上,顺着时光的河,慢慢淌下去。转年开春,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沈砚之带着众人在院子里种下了一排柳树,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舞。小姑娘每日都守在柳树旁,仔细观察柳叶的姿态,琢磨着如何把它们的灵动刻进砚台里。

这天,镇上来了个神秘的老者,他听闻“清白斋”的砚雕声名远扬,特来拜访。老者拿出一方古朴的砚台,上面的纹路奇异而精美,似有山川河流之态。沈砚之等人围拢过来,皆惊叹不已。老者说这砚台有一段传奇故事,愿与众人分享,而作为交换,他想看看“清白斋”众人的手艺。

小姑娘兴奋不已,她拿起自己新雕的柳叶砚,递给老者。老者端详许久,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这柳叶栩栩如生,灵气十足,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此后,“清白斋”的名声愈发远扬,更多的人慕名而来,带着故事与期待,而沈砚之他们,也在这一方方砚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人间传奇。

砚池里的墨汁静静待着,像在等一场春雨。池边的冰纹愈发温润,里面藏着芦花的白、桂花的香、栗子的甜,还有无数个寻常日子里的笑。而那只小凤凰,似乎真的要从墨里飞出来了,翅尖掠过之处,新的故事正在抽芽,和院角的菊花一起,往更深的岁月里去了。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