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念身上,等待着她的回应。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仿佛能拧出水来。李晓晴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点着那份风险评估报告,似乎笃定苏念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苏念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沉入丹田,驱散了最后一丝慌乱。她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转向大屏幕,快速操作了几下,调出了项目规划中原本作为附录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模块。这个模块,是在徐莹的提醒下,她带领团队耗费了大量心血补充完善的,原本只是为了有备无患,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首先,感谢李经理提出的宝贵意见。”苏念开口,声音清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您提到的技术迭代周期和成本控制,确实是所有技术驱动型项目面临的核心挑战。”
她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一张清晰的甘特图和技术迭代路径规划。“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规划是分阶段、小步快跑。mVp阶段,我们采用的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相对成熟技术框架,确保了核心功能的稳定性和开发效率。下一阶段,我们规划了清晰的技术升级路径。”她指向图表中的几个关键节点,“例如,在V1.5版本,我们计划引入轻量级引擎优化渲染效率;V2.0版本,才会根据硬件发展情况和用户反馈,评估是否引入更前沿的交互技术。每一个技术升级点,都对应了明确的市场需求反馈和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确保投入产出比可控。”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技术总监,见对方微微颔首,心中稍安,继续道:“至于成本控制,我们采用了云服务弹性计费模式,业务量低时成本自动收缩。同时,核心算法由团队自主开发,避免了高昂的外部授权费用。详细的成本测算模型,在我们的商业计划书附件中有详细说明。”
逻辑清晰,数据支撑有力,直接回应了李晓晴关于技术和成本的第一点质疑。
接着,苏念不等李晓晴再次发问,主动将ppt翻到市场分析部分。“其次,关于市场接受度。李经理的担忧不无道理,任何新事物都需要市场教育过程。”她调出了一组提前准备好的数据,“这是近半年内,国内主流房产平台上线VR看房功能的用户点击率和停留时长增长数据,平均涨幅分别为150%和300%。同时,我们前期在小范围内进行的用户种子测试反馈显示,超过85%的体验者认为VR看房能显着提升决策效率。我们认为,市场接受度的拐点正在临近,而‘VR瞰景’要做的,不是从零教育市场,而是凭借更优的体验和更精准的营销工具,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她引用的外部数据和内部调研结果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撑了她的判断。
最后,她直面最尖锐的资源挤占问题。苏念的神色变得更加郑重:“关于项目后续投入是否会挤占核心业务资源,这是我们和公司管理层同样高度关注的问题。”她展示了一张清晰的资源投入规划图,“项目下一阶段申请的资源,主要用于市场验证和产品打磨,而非盲目扩张。我们计划采用‘敏捷启动、数据驱动’的策略。首期推广将聚焦于本公司内部的高端楼盘项目,利用内部资源进行闭环验证,成功后再逐步向外拓展。这样既能控制初期投入风险,也能快速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她目光坚定地看向陆时衍和各位高管:“我们认为,创新必然伴随风险,但最大的风险是因惧怕风险而错失机遇。‘VR瞰景’项目,旨在为公司的地产营销业务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和护城河,而非与核心业务争夺资源。我们的目标是赋能,而非替代。团队有信心,通过清晰的规划、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数据驱动的迭代,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苏念的回应,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既有宏观的战略思考,又有微观的落地规划,几乎针对李晓晴报告中的每一个疑点,都给出了扎实的、有数据支撑的应对方案。她没有情绪化的反驳,只有冷静客观的陈述,反而更显说服力。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几位之前被李晓晴报告引得眉头紧锁的高管,此刻面色都缓和了许多,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苏念展示的规划和数据。
李晓晴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她没想到苏念的准备如此充分,不仅预判到了她的攻击点,还准备了如此详实的反击材料。这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项目经理能有的老练和远见。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主位上的陆时衍,想知道他的反应。
陆时衍依旧面无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赞许。他看到了苏念在巨大压力下迸发出的潜力和韧性。她没有被质疑吓倒,反而将其转化为展示项目深度和团队能力的舞台。这份临场应变和扎实功底,远超他的预期。
“苏经理对风险的思考很深入,应对策略也颇具可行性。”主管战略投资的副总裁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看来项目团队是下了苦功的。”
技术总监也附和道:“技术路径的选择务实,成本控制思路清晰,这一点值得肯定。”
风向,在苏念有理有据的回应中,悄然转变。
李晓晴心知不能再在具体问题上纠缠,否则只会让自己显得吹毛求疵。她迅速调整策略,脸上重新挂上得体的微笑:“苏经理和团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应对策略听起来也很周全。看来是我多虑了。不过,”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陆时衍身上,“毕竟涉及后续不小的资源投入,我还是建议,公司是否可以考虑更稳妥的方式?比如,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分摊风险和成本?或者,先以更小的业务单元进行试点,观察周期拉长一些?”
她退了一步,不再直接否定项目,而是试图影响决策的节奏和方式,这依然是拖延和削弱的策略。
苏念心中一紧,知道这是最后的关卡。引入外部合作或无限期拉长试点,都可能使项目失去市场先机,甚至最终夭折。
就在这时,陆时衍终于再次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重量:
“创新需要魄力,也需要谨慎。苏念团队展示了他们对风险的清醒认知和有效的管理预案,这很好。李经理关于合作和试点的建议,可以作为未来选项之一进行探讨。”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苏念身上,做出了最终裁决:
“但基于项目目前展示出的潜力、团队的能力以及清晰的阶段性目标,我认为,‘VR瞰景’项目值得获得下一阶段的资源支持,按计划推进。苏念,会后提交详细的阶段执行计划和时间表。”
“是,陆总!”苏念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声音沉稳地应道。
这一刻,她感觉所有的付出和坚持都得到了回报。不仅仅是项目获得了认可,更是她和她团队的能力,在这场真刀真枪的较量中,赢得了尊重。
李晓晴指甲微微掐进了掌心,但脸上依旧维持着风度,只是眼神彻底冷了下来。她知道,这一局,她输了。陆时衍的态度已经明确,她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会议到此结束。”陆时衍宣布道,率先站起身。
高管们陆续离席,有人向苏念投来赞赏的目光,有人则若有所思。
张辰、林薇和赵倩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如释重负。
“念姐,太棒了!”
“刚才真是吓死我了!”
“我们成功了!”
苏念看着伙伴们,露出了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无疑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开始。他们用实力,在这巨头林立的集团里,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她不经意间抬眼,正好看到陆时衍走到会议室门口的背影,挺拔而决绝。他似乎感应到什么,脚步微顿,侧头瞥了她一眼。
那眼神依旧深邃难辨,但苏念却仿佛从中看到了一丝极淡的、类似于认可的东西,一闪而逝。
随即,他收回目光,大步离开。
苏念的心跳,又一次不争气地漏跳了一拍。这场演示会,不仅关乎项目存亡,似乎也让她和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微妙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只是波澜壮阔的职场画卷,刚刚展开的一角。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