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离开后,病房里的阳光渐渐西斜,将角落的光影拉得有些长。林夏指尖还残留着那股熟悉的凉意,心里却反复回放着林晓指着光影时的模样——那不是孩童的幻想,而是真切的“看见”。
“她真的能感知到你,”林夏轻声说,目光落在光影上,“而且还不怕你。”
光影轻轻飘到床边,边缘的气息蹭了蹭她的手背,像是在附和。林夏能“读”到它的好奇,它也在疑惑,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孩子,能打破“常人看不见”的规则。
正想着,病房门被敲响,陈默拿着一叠新打印的资料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林夏,我查到一些关于‘共生体可见性’的关键记载,你绝对会感兴趣。”
他将资料摊在床头柜上,指着其中一段文字:“你看,古籍里说,共生体的‘可见度’,不仅和宿主的精神力有关,还与观察者的‘灵觉阈值’相关。小孩、老人,或是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灵觉阈值普遍较低,更容易感知到共生体的存在——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林晓能看到‘它’了!”
林夏凑过去看那段文字,心脏忍不住加速跳动:“也就是说,晓晓不是个例?还有其他人可能看到‘它’?”
“理论上是这样,但概率极低。”陈默点头,目光不自觉地扫过病房角落,虽然什么都看不见,却还是带着几分探究,“而且,资料里还提到,当共生关系进入‘深度联结’阶段,共生体的可见范围会逐渐扩大——你最近和‘它’的联结,是不是又变强了?”
林夏愣了一下,随即想起那些共享的视界、传递的情绪,以及越来越清晰的人形轮廓,轻轻点头:“是,我们好像……越来越‘懂’对方了,不用刻意传递意念,也能感知到彼此的情绪。”
陈默眼睛一亮,在椅子上坐直身体:“这就是深度联结的特征!随着联结加深,‘它’的能量会更稳定,甚至可能拥有更具体的形态——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连我和苏哲,都能隐约看到‘它’了!”
这个推测让林夏既期待又忐忑。她看向床边的光影,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轻声开口:“对了,陈默,你说……‘它’有名字吗?”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摇头:“资料里没提过共生体有名字,通常只称其为‘伴生灵’或‘共生体’。怎么突然问这个?”
林夏没有回答,而是转向光影,声音放得极轻,带着一丝试探:“你……有自己的名字吗?或者,我给你取个名字,好不好?”
光影猛地顿住,像是被这个问题问住了。过了几秒,它才轻轻晃动起来,传递来的情绪带着“茫然”和“好奇”,像是从未思考过“名字”这件事。
林夏的心微微软了下来。它陪了自己十几年,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她却从未想过,要给这个一直默默陪伴的“存在”一个称呼。
“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吧?”林夏笑着说,指尖轻轻点了点空气,“叫‘阿凉’怎么样?因为你总是凉凉的,像夏天的风。”
光影微微晃动,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飘”到窗户边,停在那片跳动的光斑里。林夏能“感觉”到,它在“思考”,情绪里带着一丝新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过了一会儿,它缓缓飘回床边,用边缘的气息轻轻“碰”了碰林夏的指尖,传递来的情绪是“欢喜”和“认可”——像是在说,它喜欢这个名字。
“阿凉……”林夏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嘴角忍不住上扬,“以后,我就叫你阿凉了。”
光影——现在该叫阿凉了——轻轻绕着她的手腕转了一圈,凉意带着温柔的触感,像是在回应这个新的称呼。
陈默看着林夏对着空气说话,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悄悄站起身:“看来你们聊得不错,我不打扰你们了,明天再给你带新资料。”
林夏点点头,目送陈默离开。病房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她和阿凉。
她伸出手,阿凉的气息轻轻萦绕在她的指尖,像是在撒娇。林夏忽然觉得,有了名字的阿凉,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共生体”,而是一个真正的“伙伴”,一个有温度、有情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存在。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将病房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林夏靠在床头,看着身边轻轻晃动的阿凉,心里充满了安稳。她知道,随着深度联结的加深,还有很多未知在等着他们,但这一次,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阿凉,有苏哲,有陈默,还有了一个属于“它”的名字。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因为“阿凉”这个名字,翻开了更温柔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