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和灵悦回到住处,再次仔细检查了发言稿和相关资料。陶若坐在桌前,目光坚定地看着窗外,心中默默想着,无论明天会遇到什么,自己都要勇敢面对。灵悦在一旁收拾着笔墨,说道:“别担心,明天我会一直在台下支持你。”陶若转头看向灵悦,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嗯,有你在,我更有信心了。”然而,那几个同窗离去时不甘的眼神,始终在陶若脑海中挥之不去,她深知,明天的活动注定不会平静。
一夜过去,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陶若的床榻上。她早早醒来,精心挑选了一身素雅的衣衫,将长发整齐地束起,显得格外端庄秀丽。用过早餐后,她再次确认了发言稿,便与灵悦一同前往活动场地。
此时的青山书院,已被热闹的氛围所笼罩。书院的大门处,彩旗飘扬,来自各个书院的学子们身着不同样式的服饰,络绎不绝地涌入。他们或是两两交谈,或是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书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清晨的花香,让人感到格外清新。
陶若和灵悦随着人流,缓缓走向大型讲学厅。讲学厅外,早已摆满了桌椅,坐满了人。厅内装饰得古朴典雅,墙壁上挂着历代大儒的字画,正前方的讲台上,摆放着一张古朴的书桌和一把椅子。
陶若深吸一口气,带着精心准备的发言稿,自信满满地走进活动现场。她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灵悦鼓励的眼神,也看到了那几个嫉妒她的同窗正躲在角落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怀好意。但她没有理会,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随着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起,学术交流活动正式开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走上讲台,他目光和蔼地扫视了一圈台下的学子,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来自不同书院的学子们,以及各位学界的同仁们,今日我们齐聚于此,共同开启这场学术交流盛会。希望大家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老学者简短的开场白结束后,便宣布发言环节开始。陶若第一个上台发言。她稳步走上讲台,向台下众人微微鞠躬,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自信。
“各位师长、同窗,今日我所探讨的主题是……”陶若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讲学厅内清晰地回荡。她凭借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学识,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听众们,一开始还只是礼貌性地倾听,但随着陶若的深入讲解,他们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起来。
有的学子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有的则不停地点头,对陶若的观点表示认同。当陶若列举出一个个详实的案例时,台下更是响起了阵阵惊叹声。她的发言,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
当陶若结束发言时,台下先是短暂的沉默,紧接着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这掌声,热烈而持久,仿佛要将整个讲学厅都掀翻。灵悦兴奋地站起身来,用力鼓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然而,就在这热烈的氛围中,之前那几个嫉妒陶若的同窗却突然站起来。其中一个身材瘦高的男生,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大声说道:“陶若同学,你的发言确实精彩,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陶若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她微笑着说道:“请讲。”
瘦高男生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刚才提到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且,这个理论与百年前王夫子提出的观点似乎有相悖之处,你又作何解释?”
紧接着,另一个女生也站起来,尖锐地问道:“还有,你所说的案例,是否经过实地考察?还是仅仅是道听途说?”
这几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瞬间让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台下的听众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陶若,有的露出担忧的神色,有的则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面对这些刁钻的问题,陶若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但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微微皱眉,脑海中迅速整理着思路。
此时,讲学厅内安静得针落可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陶若的回答。陶若能否从容应对?这几个同窗的行为会不会引起其他学子和学者的反感?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