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人和周先生在药庐住了两个月,终于彻底康复了。这天清晨,赵管家带着马车来接他们,院子里堆满了他们收拾好的行李,还有给乡亲们准备的礼物——京城的点心、绸缎,还有些珍贵的笔墨纸砚,说是要送给学医班的孩子们。
“沈大夫,萧先生,这两个月真是麻烦你们了。”赵夫人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不舍,“在青柳镇的日子,是我这几年最开心、最踏实的日子。这里的空气、这里的人,还有药庐的药香,我都会记一辈子。”
“夫人客气了,能看着你们康复,我们也很开心。”我笑着说,从药箱里拿出两个药包,“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一个是调理身体的,你们回去后按时吃,巩固一下;另一个是预防风寒的,最近天气转凉,出门在外要注意保暖。”
赵夫人接过药包,紧紧握在手里:“谢谢您,沈大夫。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以后你们要是去京城,一定要来我家做客,我让厨房给你们做京城最有名的烤鸭!”
“好,我们一定去。”我点头答应。
周先生也走过来,对萧承嗣说:“萧先生,这两个月多谢你带我在青柳镇转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京城里的勾心斗角,我真是厌烦了,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青柳镇,来药庐住几天。”
“随时欢迎。”萧承嗣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后要是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写信来,清和会给你寄药。”
孩子们也都来送行了,阿枣手里拿着一个用草药编的小兔子,递给赵夫人:“赵夫人,这是我给你编的小兔子,里面装着薄荷和艾草,戴在身上能驱蚊虫,还能闻香味。”
赵夫人接过小兔子,眼睛红红的:“谢谢你,阿枣。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会一直带在身边。”
小石头则拿着一本自己写的草药笔记,递给周先生:“周先生,这是我记的草药知识,你带回去,要是忘了,就看看笔记。以后你要是有朋友生病了,也可以按照笔记上的方法,给他们调理身体。”
周先生接过笔记,翻了翻,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页都写得很认真,还画了草药的草图。他感动地说:“谢谢你,小石头。我会好好保存这本笔记,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做个帮助别人的人。”
孩子们都围过来,给赵夫人和周先生送礼物——有的送自己画的画,有的送自己编的草编,还有的送自己晒的草药,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每一件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心意。
赵夫人和周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一收下孩子们的礼物,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每个孩子:“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厉害的大夫。”
孩子们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出发的时候,乡亲们也都来送行了,站在药庐门口,挥手告别:“赵夫人,周先生,有空再来啊!”“路上小心!”“记得给我们带京城的点心!”
赵夫人和周先生坐在马车上,挥手回应着乡亲们,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青柳镇的路口,孩子们还站在门口,挥手喊着:“赵夫人!周先生!再见!”
回到药庐,院子里还留着赵夫人和周先生带来的礼物,还有孩子们送出去的礼物的痕迹。我和萧承嗣坐在石桌旁,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
“你说,他们回到京城,会不会还记得青柳镇的日子?”我问萧承嗣。
“会的。”萧承嗣点了点头,“这里的日子虽然简单,但很真实,很温暖,是京城里没有的。他们一定会记得这里的药香,记得孩子们的笑声,记得乡亲们的热情。”
我点了点头,拿起阿枣给赵夫人编的小兔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淡淡的薄荷和艾草香味,让人觉得心里很踏实。“希望他们回到京城后,能过得开心,不再被疾病困扰。”
“会的。”萧承嗣握住我的手,“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药庐的温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记得这份温暖,都会勇敢地面对。”
风一吹,药田里的草药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赵夫人和周先生祝福。我知道,青柳镇的日子虽然简单,但这份简单中的温暖和善意,会一直留在赵夫人和周先生的心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份力量。而我们的“药庐春深”,也会继续用这份温暖和善意,迎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孩子们跑了进来,围在我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问我们赵夫人和周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来,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还能收到京城的礼物。我和萧承嗣笑着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心里满是幸福。
药庐的院子里,药香和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温暖而治愈。我知道,这份春深暖意,会一直延续下去,一年又一年,守护着青柳镇,守护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