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后的第一单业务,就是秦风亲自拍板的大项目——在长安城郊,选址建造第一个“灾民示范新村”,作为灾后安置和重建的样板工程。
消息一出,集团内部刚刚平息下去的“学术争论”再次爆发,而且更加激烈!
项目启动会上,负责工程设计的技术部(姜恪牵头,吸纳了原流民中的能工巧匠)和负责监督审核的技术总顾问(刘主事)之间,爆发了关于新房设计的“终极对决”。
技术部拿出的方案,充满了秦风的现代理念和古农书的智慧:房屋采用砖石水泥结构,规划了南北通透的户型,设计了独立的灶台和……火炕!甚至还预留了所谓的“通风井”和“垃圾处理区”。
刘主事看着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指着“火炕”和“通风井”问道:“此乃何物?为何要将床铺与灶台相连?还有这通风井,岂不是让贼人有了可乘之机?胡闹!完全是胡闹!民居者,方正坚固即可,何须这些奇技淫巧?”
王大锤忍不住反驳:“刘顾问!这火炕可是好东西!冬天烧上火,整个屋子都暖和,睡在上面舒坦!比您那四面透风的夯土房强多了!通风井是为了让屋里空气流通,不生疫病!这都是秦大人从……从海外仙书上学来的!”
“海外仙书?”刘主事嗤之以鼻,“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等读书人,当恪守圣人之道,岂能尽信这些海外荒诞之言?这通风井,必须去掉!火炕……有待商榷!”
“去掉通风井,屋里闷出病来你负责啊?”
“火炕必须保留!这是秦大人定的!”
“老夫乃技术总顾问,有权否决不合理设计!”
“你这是顽固不化!”
眼看两人又要吵得撸袖子,莫小贝猛地一拍桌子,把正在偷吃的蝗虫干都震掉了:“吵什么吵!当这里是菜市场啊?老板,你说咋办?”
秦风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自己像个幼儿园园长。他拿出最终裁决:“火炕,保留!这是过冬的关键!通风井,可以优化,比如加装防盗格栅。房屋主体结构按技术部方案,外观和部分细节,可以适当参考刘顾问的意见,要符合……大唐审美。”
他各打五十大板,又给了颗甜枣:“刘顾问,新村的排水系统、道路规划,还需要您老多费心把把关。王大锤,赶紧带人去做火炕的样板间,做出来让刘顾问亲自体验一下!”
一场设计风波暂时平息。紧接着,施工阶段更是笑料百出。
后勤部的莫小贝,为了抢购第一批青砖,差点跟工部下属官窑的管事打起来,最后是抬出了“御赐蝗虫干”(并没有)才搞定。
工程队的汉子们习惯了粗放施工,对技术部要求的“水平线”、“垂直度”怨声载道,王大锤不得不拿着秦风貌似的“标准化施工手册”,每天在工地上咆哮:“对齐!给我对齐!墙砌歪了晚上睡里面不怕做噩梦吗?!”
刘主事则每天背着手在工地上转悠,一会儿说水泥砂浆比例不对,一会儿说砖缝勾得太丑,把王大锤气得直跳脚,两人每天不互相嘲讽几句就浑身不舒服。
然而,就在这吵吵嚷嚷、鸡飞狗跳的氛围中,第一批几十栋带着火炕、拥有通风井和独立灶台的砖石水泥安置房,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整齐划一,坚固美观,远超这个时代任何普通的民居。
当第一批灾民怀着忐忑的心情入住时,摸着温暖的炕头,看着明亮的窗户,闻着没有霉味的空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是临时安置房?这比他们原来住的土坯房好了十倍不止!
“大唐建设集团”的首单业务,在一片混乱和搞笑中,取得了空前成功!秦风的“灾民新村”,瞬间成为了长安城郊最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集团”最好的活广告。订单……呃,是重建请求,如同雪片般从关中各地飞来。刘主事和王大锤,也在吵吵闹闹中,结下了诡异的“革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