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最后准备,黑石城的远洋舰队终于迎来了启航的日子。清晨的港口阳光明媚,海风轻拂,“黑石号”和“镇海号”两艘蒸汽铁甲舰整装待发,甲板上的水手们精神抖擞,做好了远航的准备。
李彻站在“镇海号”的舰桥上,看着码头上前来送行的百姓和官员,高声说道:“兄弟们,今天是我们黑石城历史上重要的一天!我们将驾驶着最先进的蒸汽铁甲舰,开启首次远洋贸易之旅!我们要把黑石城的商品带到高丽国,把我们的技术和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水手们齐声呐喊,声音洪亮,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苏璃和阿依古丽来到舰桥,为李彻送行。“一路小心,注意安全。”苏璃递过来一个包裹,“这里面是一些常用药和我做的干粮,路上记得按时吃饭。”
阿依古丽则带来了几只经过训练的猎鹰:“这些鹰能帮你们传递消息,遇到危险时也能预警。我们在黑石城等着你们凯旋!”
李彻接过包裹,拍拍两人的肩膀:“放心吧,我们有最先进的船只和最优秀的水手,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黑石城就交给你们了!”
随着李彻一声令下,两艘铁甲舰的蒸汽机同时启动,烟囱里冒出滚滚白烟,缓缓驶离港口。岸边的人们挥舞着手臂,高声欢呼,目送舰队远去。
舰队按照预定航线,向着高丽国方向驶去。离开熟悉的海域后,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与海面在远处交汇,景色壮丽而辽阔。
“将军,我们已经远离海岸线,进入深海区域。”王海拿着六分仪和海图,向李彻汇报,“目前航向正确,航速稳定,一切正常。”
李彻点点头:“进入深海后,要更加注意观察天象和海况,严格按照星图导航。让了望哨加强警戒,密切关注周围海域。”
为了确保远航安全,李彻组织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水手,根据系统提供的天文知识和收集的航海经验,绘制了详细的星图和海图,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天文导航方法。水手们经过专门训练,已经能够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辰的位置来确定船只的方位。
“将军,按照新的导航方法计算,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一名负责导航的水手指着海图说道,“比传统方法更精确,误差不超过十里。”
李彻满意地说:“很好!天文导航是远洋航行的关键,一定要熟练掌握。我们的星图和导航方法是黑石城的优势,要好好利用。”
舰队在海上航行的第三天,遇到了一股强劲的洋流。海面上的波浪明显变大,船只开始颠簸,航速也受到了影响。
“将军,我们遇到了洋流,船只颠簸明显,航速下降了近一成。”“黑石号”的船长通过旗语报告。
苏璃有些担心地说:“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航行计划?要不要调整航线避开洋流?”
李彻却很镇定:“不用。洋流是海上常见的现象,正好可以检验我们船只的稳定性和水手的应变能力。通知各舰,调整航向,顺着洋流方向行驶,虽然航速受影响,但可以节省燃料。同时让水手们做好防颠簸准备,检查货物固定情况。”
命令传达下去后,水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加固了甲板上的货物,检查了船体的密封情况,调整了蒸汽机的输出功率,确保船只在洋流中稳定航行。
“镇海号”的表现非常出色,虽然遇到洋流,但船体依然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摇晃。这得益于新舰更合理的船体设计和更先进的减震装置。
“将军,‘镇海号’的稳定性比‘黑石号’好很多,在洋流中几乎感觉不到太大颠簸。”水手们兴奋地报告。
李彻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建造新舰的意义所在。远洋航行会遇到各种复杂海况,只有更先进、更稳定的船只,才能适应各种环境。”
在洋流中航行两天后,舰队终于驶出了洋流区域,重新进入平稳海域。这次经历不仅检验了船只的性能,也让水手们积累了应对复杂海况的经验,信心更加充足。
“将军,根据星图和航速计算,我们再有五天左右就能到达高丽国的海域了。”王海汇报说。
李彻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面,心中充满了期待:“好!通知各舰,保持警惕,做好进入高丽国海域的准备。我们要以最好的状态,开始我们的首次远洋贸易!”
夕阳下,两艘蒸汽铁甲舰在海面上平稳航行,留下两道长长的航迹。海风拂过甲板,带着咸湿的气息,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收获。李彻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远洋贸易的第一步,一个属于黑石城的全球贸易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夜晚,李彻站在舰桥上,看着满天繁星和水中的倒影,思绪万千。从流放边疆到建立黑石城,从发明三段连弩到造出蒸汽铁甲舰,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相信,只要坚持科技创新,团结一心,黑石城一定能在这个时代中崛起,成为世界的中心。
舰队继续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进,探索着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