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叹了口气:“别提了,前几日在漠北遇到了劫匪,货物都被抢了。“
”若不是遇到了暗卫司的兄弟,我这条命都保不住。”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暗卫司的兄弟让我交给杨将军的,说事关重大。”
吴浩然接过信,立刻让人送去给杨清妮。
杨清妮看完信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信上写着,颉利在被押往都城的途中,被突厥的死士救走,如今正在漠北重新集结势力。
并且与西域的高昌国取得了联系,想要联合高昌国一起进攻大雍。
“高昌国地处西域,与大雍素有往来,怎么会和颉利勾结?”吴浩然不解地问道。
“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野心不小,一直想称霸西域。“
”颉利许了他好处,他自然会动心。”杨清妮走到地图前,指着西域的位置。
“高昌国若与突厥联手,咱们就会腹背受敌。必须在他们结盟之前,瓦解他们的联盟。”
第二天,杨清妮派使者前往高昌国,面见麴文泰,晓以利害,希望他能与大雍继续保持友好关系。
同时,她让吴浩然加强偏关的防御,防止颉利突然袭击。
使者出发后,吴浩然的心一直悬着。
他知道,这一次的危机比之前更加严重。
高昌国的军队战斗力不弱,若真与突厥联手,后果不堪设想。他每日都站在城楼上,眺望漠北和西域的方向,希望能得到使者的消息。
半个月后,使者终于回来了。
但他带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麴文泰拒绝与大雍和解的消息。
杨清妮的帅帐里,烛火被穿堂风掀起一角,映得桌案上那封来自高昌的信笺边角发焦。
信上的字迹狂傲不羁,字字都透着麴文泰的嚣张。
“大雍若不退兵西域,本王便与颉利可汗联手,踏平雁门关,直捣都城!”
传令兵跪在地上,声音发颤,“将军,咱们派去高昌的使者……被麴文泰囚禁在交河城的地牢里,听说还受了刑。”
“啪”的一声,杨清妮一掌拍在硬木桌案上,茶盏被震得跳起,滚烫的茶水泼在地图上,浸湿了“高昌”二字。
她一身玄色劲装,腰间的镔铁剑鞘与桌角相撞,发出沉闷的金属声。
这位年近七旬的女将,眼角虽有细纹,眼神却如寒刃般锋利。
当年她跟着丈夫吴老将军守雁门关,颉利的狼牙棒都没让她皱过眉,如今一个麴文泰,竟敢如此放肆。
“敬酒不吃吃罚酒!”杨清妮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以为勾结颉利就能高枕无忧?忘了当年太上皇帝亲征突厥,他是怎么卑躬屈膝求和的了?”
帐内的将领们噤若寒蝉,谁都知道杨将军的脾气。
当年她怀着大将军的时候,还能披甲上阵,将突厥的小股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如今还可再亲自冲锋,运筹帷幄的本事,也是整个边军无人能及。
“传我将令,立刻上书朝廷,请求出兵高昌!”
杨清妮转身看向地图,手指重重敲在交河城的位置。
“麴文泰占着丝绸之路的要道,横征暴敛不说,还敢勾结突厥,这是自寻死路!”
奏折快马加鞭送抵都城,不过三日,朝廷的旨意便传了回来。
命大将军侯君集率领五万大军,即刻前往偏关与杨清妮汇合,务必一举平定高昌。
旨意里还特意提了,杨清妮久守边境,熟悉突厥习性,令她与孙儿吴浩然牵制漠北的颉利,防止其增援高昌。
侯君集抵达偏关的那天,恰逢一场秋雨。
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一身银甲上沾着泥点,却丝毫不减威严。
帅帐里,三盏油灯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地图上,杨清妮的手指划过漠北的草原,声音沉稳。
“颉利麾下有三万骑兵,都是常年在草原上厮杀的老兵,骑术精湛,冲击力极强。
我与浩然率两万偏关军牵制他,将他困在漠北,侯将军便可放心攻打交河城。”
侯君集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站在杨清妮身侧的吴浩然身上。
这少年郎不过二十出头,身形挺拔,腰间悬着一柄弯刀,正是当年吴老将军的佩刀。“
吴小将军年轻有为,有杨将军坐镇,漠北之事我放心。”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遇危急,可点燃烽火,我会派轻骑驰援。”
吴浩然抬手抱拳道:“谢侯将军,我与祖母定不辱使命。”
他的声音洪亮,眼神里满是少年人的锐气,却又在看向祖母时,多了几分沉稳。
那是这些年在军营里,被杨清妮手把手教出来的定力。
出发前夜,偏关的军营静悄悄的,只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的更鼓声。
吴浩然提着一盏灯笼,走进杨清妮的帐篷。
帐篷里弥漫着草药的味道,杨清妮正坐在桌边擦拭那枚陪伴了吴家三代的玉佩。
暖玉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背面“忠勇”二字清晰可见。
“祖母。”吴浩然轻声喊道,将带来的一碗姜汤放在桌上,“夜凉,您喝点暖暖身子。“
”此去漠北,风烈霜寒,您一定要保重。”
杨清妮放下玉佩,抬头看着孙儿。
这孩子长得分明像他父亲,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却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老茧摩挲着他铠甲的边缘。
“浩然,你也是。记住,打仗不是靠匹夫之勇,拼的是谋略,是人心。“
”当年你祖父守雁门关,就是因为太急着报仇,才中了颉利的埋伏。”
她拿起桌上的玉佩,塞进吴浩然掌心。
那玉被她捂了大半辈子,暖得像一团火。
“这是你祖父留下的,当年他就是戴着它战死的。“
”你戴着它,既要记着吴家的忠勇,也要记着进退有度。”
吴浩然紧紧攥着玉佩,指节用力到泛青,暖玉的纹路嵌进掌心,带来一阵清晰的痛感。
他看着祖母鬓边的白发,喉结滚动了两下。
“祖母放心,我一定把捷报亲自送到您面前,让您亲眼看着漠北太平,高昌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