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拉海顿领主阿德拉希尔的命令——授权哈涅尔组建南境第二军团,并要求周边力量向卡伦贝尔集结——传达到这片边境之地时,哈涅尔拿着那份盖有领主印鉴的羊皮纸,脸上的表情可谓是哭笑不得。
“我的这位岳父大人……还真是看得起我。”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自嘲。将如此重担,以及随之而来的、必然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压在他这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年轻领主肩上,这究竟是信任,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验,或者干脆就是甩过来一个烫手山芋?
然而,局势的发展由不得他细细品味这份“厚爱”。
命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之前哈拉德人入侵时,卡伦贝尔成功击退敌人的事迹早已传开,加上阿德拉希尔的官方命令,那些靠近卡伦贝尔、在哈拉德兵锋下岌岌可危的村落、小型据点的人们,以及一些原本奉命要向拉海顿集结、却因道路被威胁而犹豫不决的零散武装力量,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纷纷拖家带口、或带着残存的士兵,向着卡伦贝尔涌来。
短短数日之内,卡伦贝尔的人口急剧膨胀。
原本规划有序的营地变得拥挤不堪,临时搭建的窝棚和帐篷如同雨后的蘑菇般蔓延开来。
初步统计,涌入的平民超过了四千人,他们带来了恐慌、疲惫以及对生存的渴望。而真正的战斗人员,大约有一千五百人。
但这所谓的一千五百战斗人员,绝非铁板一块。
他们成分复杂,装备五花八门,纪律更是无从谈起。他们大致分成了几个派系:有原本就属于卡伦贝尔护卫队、经过洛希尔人初步训练的核心力量,大约三百人;有附近村落自带的、以猎户和民兵为主的护卫队,约四五百人,他们更熟悉本地地形,但缺乏正规战术;还有一些是从更南方溃退下来的、被打散建制的刚铎零散士兵,大约两三百人,他们拥有一定的军事经验,但士气普遍低落。
而其中,最大的麻烦,是一个名叫加尔诺的人,以及他带来的约四百名士兵。
加尔诺,一个年纪在四十岁上下、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壮汉。
他是一名刚铎老兵,据说在早年对抗东夷的战事中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因此被授予了低等贵族的头衔和一块位于卡伦贝尔东南方向、不算太大的领地。
多年的军旅生涯和贵族身份养成了他桀骜不驯、自视甚高的性格。在他看来,自己才是那个应该统领这支第二军团的最佳人选——拥有实战经验、拥有贵族头衔、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而莱戈拉斯·哈涅尔?
不过是个凭借祖上血脉侥幸获得封地、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或许有点小聪明和运气,但在真正的战争和统帅方面,给他加尔诺当副手还差不多!
摩擦几乎从加尔诺抵达卡伦贝尔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在分配营地和补给时,加尔诺的人马公然抢占原本划给其他村落队伍的区域,声称“强者理应获得更好的待遇”。
当布雷恩依据哈涅尔的命令,要求所有武装人员登记造册,并接受统一整编和基本训练时,加尔诺手下的几名军官当场嗤之以鼻,嘲讽卡伦贝尔护卫队的训练是“小孩子过家家”,扬言他们的战士“只服从加尔诺大人的命令”。
一次在商讨防御部署的临时会议上,哈涅尔提出依托现有围墙进行重点加固,并设置多层防御纵深的方案。
加尔诺不等哈涅尔说完,就粗鲁地打断:“躲在墙后面当乌龟?那是懦夫的行为!真正的刚铎军人应该主动出击,寻找敌人主力决战!小子,你懂什么叫打仗吗?”
会场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摩根气得当场就要拔剑,被埃肯布兰德死死按住。
布雷恩脸色铁青,手按在剑柄上。
就连一向沉稳的法尔松,也皱紧了眉头。
哈涅尔看着加尔诺那充满挑衅和不屑的眼神,心中怒火升腾,但脸上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此刻若不能压服这个刺头,所谓的第二军团将是一盘散沙,不等哈拉德人来,自己内部就可能先垮掉。
“加尔诺爵士,”哈涅尔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主动出击,需要确切的情报、充足的给养和高度统一的指挥。我们现在有什么?我们连敌人主力在哪里、具体有多少人都还没完全搞清楚。贸然出击,是将这数千人的性命和你带来的几百名士兵,往敌人的陷阱里送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其他一些小势力的头领,继续道:“阿德拉希尔领主将组建第二军团的责任交给我,不是让我们在这里争论谁更勇敢,而是要我们团结起来,活下去,并且尽可能地打击敌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纪律和统一指挥都做不到,我们凭什么自称军团?又拿什么去面对数倍于己的哈拉德大军?”
加尔诺冷哼一声,还想反驳,但哈涅尔没有再给他机会,直接宣布散会,并要求各负责人按照既定计划加固防御,同时加派斥候,扩大侦查范围。
冲突暂时被压下,但隐患远未消除。
卡伦贝尔内部,暗流涌动。
哈涅尔深知,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加尔诺和他的人彻底闭嘴,或者……让他们消失的契机。
整合这支鱼龙混杂的力量,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
---
就在哈涅尔为内部整合焦头烂额之际,卡伦贝尔南方,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卷起漫天尘土,如同移动的沙暴,向着这个新兴的边境领地逼近。
这支军队人数超过五千,主要由彪悍的哈拉德部落战士组成,其中夹杂着一些来自更遥远南方、皮肤黝黑、使用奇特吹箭和毒刃的丛林猎手。
他们装备虽然依旧杂乱,但数量带来的压迫感足以让任何对手心惊。
在这支军队的最前方,骑在一匹装饰着骷髅和羽毛的高大黑色战马上的,是一个哈涅尔绝不会忘记的身影——沙卢姆!
上次进攻卡伦贝尔,沙卢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因为哈涅尔的奇袭、守军的顽强以及拉海顿援军的及时赶到而功亏一篑,麾下部队损失惨重,他本人也差点死在乱军之中。
这对心高气傲的沙卢姆来说是奇耻大辱!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洗刷失败的污点。
这一次,他主动向哈拉德联军高层请缨,负责扫平卡伦贝尔这个侧翼的钉子。
他带来了远超上次的兵力,誓要将那座让他蒙羞的木头城墙彻底踏平,将那个该死的年轻领主碎尸万段!
“加速前进!” 沙卢姆挥舞着弯刀,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对着麾下的战士们吼道,“前面就是卡伦贝尔!记住上次的耻辱!这一次,我们要杀光所有男人,抢走所有女人和财宝,让那片土地再也看不到一丝刚铎的痕迹!”
五千哈拉德大军发出嗜血的嚎叫,加快了行军的脚步。
复仇的阴影,伴随着死亡的脚步声,正迅速笼罩向尚未完成整合、内部矛盾重重的卡伦贝尔。
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