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剑冢的夜空不见星月,只有永恒的铅灰色天幕低垂,散发着压抑的气息。临时营地内,隔绝阵法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外界的煞气与窥探隔绝开来。
林昊盘膝坐在一块较为平整的青石上,双目微阖,气息悠长。经过几个时辰的调息,辅以炎珂炼制的宁神丹药,他神魂的震荡已平复大半,脸色恢复了红润。
他没有急于入睡,而是将心神沉入体内,再次来到了神塔第一层——“归元界”。
塔内空间依旧灰蒙,中央光源恒定。与以往不同,林昊此次进入,并非为了利用时间差修炼或恢复,而是要进行一次重要的推演。
他心念一动,以自身神识为笔,以混沌真元为墨,开始在塔内空间中缓缓勾勒。
首先浮现的,是那块布满裂纹的暗金色镇元石虚影。每一道裂纹的走向,石质的纹理,乃至其散发出的那种厚重、承载、却又濒临崩溃的沧桑气息,都被他极力模拟出来。
紧接着,是环绕镇元石的五柄残剑虚影。青色木剑的枯荣生死意,赤色火剑的焚尽与死寂意,黄色土剑的厚重与裂痕意,白色金剑的锋锐与卷刃意,黑色水剑的至柔与浑浊意……五种极致却又走向衰亡的剑意,被他以神念细细雕琢,尽力还原其神韵。
最后,是五柄残剑构成的残缺阵势。那并非简单的五行相生相克,而是一种更为深奥的、蕴含着“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轮回寂灭”至理的玄奥结构。林昊将之前在之前强行感悟到的那一丝宏大意境融入其中,使得整个阵势虚影虽然模糊,却隐隐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波动。
一个微缩版的“镇元石残阵”,在神塔空间内初步成型。
林昊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环绕着这个微缩阵法,仔细感受着其中能量的流转、冲突与那脆弱的平衡。他尝试模拟外界混沌剑域的环境,引入混乱的五行能量流,冲击这个微缩阵法。
“嗡……”
微缩阵法剧烈震颤,五色光华明灭不定,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但每当濒临极限时,那镇元石虚影便会散发出一股微弱的吸力,将部分狂暴能量导入自身,同时五柄残剑也会按照某种特定频率共振,勉强维系着阵法不散。
“果然如此……”林昊心中明悟,“这残阵的关键,在于‘镇元石’的承载与转化,以及‘残剑意境’的对立统一。它并非强行镇压,而是引导狂暴能量形成一种动态的、濒临崩溃却又维持着的‘寂灭平衡’。”
他想到了《万象归元诀》的总纲:“纳万法,归一元;寂灭意,护道心。”
“万法归元……这狂暴的五行剑气是‘万法’,那残阵维持的‘寂灭平衡’是某种意义上的‘一元’?而寂灭玄宗的前辈,留下此阵,是想让后来者体悟这种由繁入简、由乱归寂的‘道’?”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若是以自身的混沌真元,模拟这种“寂灭平衡”,是否不仅能抵御剑意冲击,甚至……能反过来掌控、乃至吸收这片混沌剑域的力量?
他立刻开始尝试。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混沌真元,不再是以往那种霸道地吞噬炼化,而是模仿着残阵的韵律,使其变得内敛、旋转,形成一个微小的、不断生灭的混沌漩涡。漩涡中心,是极致的“寂静”(归元),漩涡边缘,是模拟的“五行生灭”(万法)。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真元的掌控力要求极高。林昊失败了数次,漩涡要么失控爆开,要么归于沉寂。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尝试。塔内时间缓缓流逝,外界或许只过了一刻,塔内已是数个时辰。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一个稳定的、内部蕴含着微妙生灭平衡的混沌漩涡,在他掌心缓缓成型!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却散发出一种玄妙的气息,与周围的微缩残阵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成功了!”林昊心中涌起一股喜悦。这并非威力巨大的杀招,却是一种对“道”的理解和运用层次的提升!是对《万象归元诀》更深层次的挖掘!
他散去推演,意识回归本体。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深处,仿佛有混沌漩涡一闪而逝,目光更加深邃内敛。
他摊开手掌,心念微动,一个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小灰色漩涡在指尖浮现,缓缓旋转,散发出微弱的吸力,将周围天地间游离的杂乱灵气(包括极淡的煞气)纳入,又缓缓归于平静。
“此术……便称之为‘归元漩涡’吧。”林昊轻声自语。这初成的“归元漩涡”威力尚弱,适用范围也有限,但代表着他开始真正触摸到“混沌”与“归元”的一丝真谛,意义非凡。
他抬头望向剑冢深处,那里是令牌指引的最终方向,也是镇元石暗示的秘地所在。
“看来,是时候去那里看一看了。”林昊心中已有决断。实力提升,道法初悟,下一步,便是验证与收获之时了。
夜色中,林昊的身影如磐石般坚定。前方的路或许更加凶险,但他心中的道,已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