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元年三月,春风拂过皇城,将新朝的暖意吹遍大靖的每一寸土地。
紫宸殿内的朝会不再像旧朝那般沉闷,文武百官挺直脊背,眼中充满了振奋,自凌英登基、凌策任摄政王以来,新朝的改革如春雨般滋润着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朝堂清明,民心安定,连空气中都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
凌策身着紫色亲王朝服,立于龙椅之侧,手中捧着一卷改革方略,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诸位大人,今日臣提出三项改革方略,皆为贴合国情、利民兴邦之举,还请陛下与诸位大人审议。”
他展开方略,目光扫过百官,缓缓道来:“其一,推行‘官吏考成法’。”
“旧朝官吏考核形同虚设,导致贪腐成风、吏治败坏。”
“新法则以‘政绩、民生、廉洁’为三大维度,每半年考核一次,政绩优异者升,贪腐懈怠者贬,重者革职查办,从根源上肃清吏治。”
这话一出,殿内寒门官员纷纷颔首,旧朝世家垄断官职,考核全凭关系,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这“官吏考成法”正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公平。
世家官员虽有微词,却也不敢反驳,新朝军权、财权皆在凌家掌控,且此法确实能整顿吏治,若强行反对,只会引火烧身。
凌英端坐龙椅,目光温和却带着威严:“摄政王所言极是。”
“吏治清明乃治国之本,‘官吏考成法’即刻推行,由吏部牵头,御史台监督,务必落到实处,不得徇私。”
“其二,兴修水利,改良农桑。”凌策继续说道,语气带着几分笃定。
“北方多旱灾,南方多水灾,臣建议在黄河沿岸修建堤坝,在江南疏浚河道。”
“同时推广改良后的曲辕犁、水车,派遣农官前往各州府,指导百姓耕作,提高粮食产量。”
“另外,在北疆推广棉花种植,解决将士和百姓的御寒问题。”
这些正是凌策结合现代农学知识提出的改革,修水利对应现代防灾减灾,改良农具提升农业效率,种植棉花则解决民生刚需,每一条都切中要害。
户部尚书张谦立刻躬身附和:“摄政王此策利国利民!臣已核算过,国库现有银两足以支撑水利工程,且推广新农具和棉花种植,还能增加百姓收入,充盈国库!”
“准奏。”凌英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欣慰。
“此事交由户部和工部协同办理,农官从寒门子弟中选拔,务必挑选懂农事、肯吃苦者,不得应付了事。”
“其三,普及蒙学,广育人才。”凌策的目光落在教育改革上。
“旧朝教育被世家垄断,寒门子弟难得读书之机。”
“臣建议在各州府、县城设立蒙学,免费招收适龄儿童,传授识字、算术、道德之学。”
“同时扩大科举规模,增设‘农科’‘工科’,选拔实用人才,打破世家对人才的垄断。”
这正是现代教育公平理念与古代实际的结合。
此策一出,不仅寒门官员欢呼雀跃,连军中将领也纷纷支持,他们大多出身寒门,深知读书之难,普及蒙学既能让百姓子弟有出头之日,也能为新朝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好!”凌英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教育乃百年大计,朕准了!蒙学经费由国库拨付,科举改革由礼部负责,务必让天下学子皆有公平竞争之机!”
三项改革方略顺利通过,朝会结束后,百官纷纷散去,各司其职推行新政。
紫宸殿内只剩下凌英和凌策,君臣的威严褪去,只剩下姐弟间的温情。
“阿策,你这些改革方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凌英走下龙椅,语气带着几分赞叹。
“尤其是普及蒙学和增设农科、工科,怕是连前朝的贤相都想不到这般周全。”
凌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轻松:“不过是结合实际,想些能让百姓过得更好的法子罢了。”
“旧朝的弊端在于‘不公’,吏治不公、教育不公、民生不公,我们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这些不公,让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让大靖真正成为盛世王朝。”
凌英看着他,眼中满是温柔。
她抬手轻轻拂去凌策朝服上的微尘,动作自然而亲昵,一如小时候那般:“以前都是阿姐护着你,现在倒好,反过来要你为阿姐、为天下操心了。”
“我们是姐弟,本就该互相扶持。”凌策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认真。
“阿姐为天下百姓担起帝王之责,我便为阿姐撑起一片天,让你不必再像以前那般,独自面对所有风雨。”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进紫宸殿,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凌英靠在凌策肩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还记得小时候,你总跟在我身后,哭着喊‘阿姐保护我’,如今却成了能为我遮风挡雨的摄政王了。”
“那时候不懂事,让阿姐受了太多苦。”凌策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歉疚。
“现在换我保护阿姐,保护我们的江山。”
“我们的江山……”凌英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满是坚定与温柔。
“是啊,是我们共同的江山,是属于天下百姓的江山。”
当晚,御书房的灯火亮至深夜。
凌策陪着凌英处理奏折,时而为她分析新政推行中的问题,时而为她出谋划策。
凌英则时不时为他添上一杯热茶,提醒他注意休息。
没有帝王与摄政王的隔阂,只有姐弟间的默契与关怀。
“阿策,这是北疆送来的奏折,棉花种植已经开始推广,将士们都很高兴,说今年冬天终于能穿上暖和的棉衣了。”凌英递过一份奏折,语气带着几分欣慰。
凌策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一遍,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很好。再过几个月,等棉花丰收,我们再建立纺织作坊,让百姓也能穿上棉衣,不再受冻。”
“还有官吏考成法,吏部已经拟定了考核细则,御史台也准备好了监督人员,再过几日就能正式推行了。”凌英又递过一份奏折,眼中期待。
凌策点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吏治整顿好了,新政推行就会顺畅很多。等过个一年半载,百姓的日子好了,天下安定了,我们就能真正放心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宁静。
御书房内,奏折堆叠如山,却不见丝毫沉闷,只有姐弟二人并肩奋斗的身影,为这片江山,为天下百姓,默默付出着。
【检测到改革方略顺利推行!现代治国理念与古代实际完美结合,吏治、农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系统7576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强烈的欣慰。
【姐弟君臣一心,亲情与君臣默契完美融合,“姐弟的江山”格局稳固,新朝盛世雏形初现!】
凌策没有理会系统的提示,只是看着身边的凌英,看着她认真批阅奏折的侧脸,眼中满是温柔。
他知道,这江山不仅是凌英的,也是他的。
不仅是帝王与臣子的责任,更是姐弟二人共同的守护。
从今往后,朝堂之上,他们是君臣,同心同德,共商国是。
朝堂之下,他们是姐弟,血脉相连,彼此关怀。
这是属于他们的江山,是用信任、默契与亲情筑起的盛世,是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清明之世。
月光皎洁,春风和煦,大靖王朝的未来,在这对姐弟的携手守护下,正朝着光明与希望,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