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澜苑的夜晚,通常是由书房的灯光、翻阅文件的细碎声响和偶尔低沉的讨论声构成的。然而这个初秋的夜晚,一股若有若无、却异常温暖的香气,悄然取代了咖啡的醇厚,成为主宅里新的背景音。
香气源自厨房。
沈清澜结束与海外团队的视频会议,揉着有些发酸的脖颈走下旋转楼梯时,便被这缕熟悉的、带着药材清香与食物甜醇的气息攫住了注意力。这味道……不像是家里厨师惯常的手艺。
她循着香气来到厨房门口,看到的景象让她微微怔住。
暖黄的灯光下,陆寒霆竟围着一条深灰色的围裙——那与他平日一丝不苟的高定西装形成了奇妙的违和感,却又意外地柔和了他周身冷硬的气场。他背对着门口,正站在灶台前,微微俯身,专注地看着砂锅里咕嘟冒泡的汤汁。他手里拿着一只白瓷勺,正小心地舀起一点,轻轻吹凉,然后送入口中品尝,眉头微蹙,似乎在仔细分辨着味道。
灶台上,还摊开着一本看起来崭新的食谱,旁边放着几个小碟,里面是分门别类放好的枸杞、红枣、黄芪等配料。
他……在煲汤?
似乎是察觉到身后的目光,陆寒霆转过身。看到站在门口的沈清澜,他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不自然,随即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只是耳根处似乎有些不易察觉的微热。
“回来了?”他放下勺子,语气如常,“会议顺利吗?”
沈清澜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走近几步,目光落在那个冒着热气的砂锅上,又看了看他身上的围裙,眼底漾开清浅的笑意:“这是……陆总的新项目?”
陆寒霆轻咳一声,避开她带着笑意的审视目光,转身去调节灶火,声音听起来有些闷:“看你最近气色不太好,飞行劳顿,时差也没完全倒过来。李婶说这个汤安神补气。”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沈清澜知道,对分秒必争、习惯掌控宏大局势的陆寒霆而言,愿意耗费时间在厨房研究火候、辨别药材,是多么破天荒的举动。
她想起前段时间,自己只是随口提过一句,觉得外面餐厅的汤品总是味精过重,不如家里慢火细炖的喝着舒服。她甚至不记得自己具体是在什么情境下说的,或许只是在某个疲惫的夜晚无意识的感慨。
他却记住了。
“你……什么时候学的?”沈清澜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看食谱就会了。”陆寒霆依旧没有回头,专注地盯着砂锅,仿佛那里面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商业谈判,“不难。”
沈清澜却不信。她看到他手边那本食谱上密密麻麻的笔记,看到他分毫不差的配料,以及他刚才品尝时那份过于认真的神情。这绝不仅仅是“看食谱就会了”那么简单。
她没有戳穿他,只是走到他身边,看着砂锅里色泽清亮、食材沉浮的汤水,那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不仅暖了胃,更仿佛一直熨帖到了心底最深处。
“很香。”她轻声说。
陆寒霆紧绷的肩线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他关掉火,拿过一只干净的汤碗,用汤勺仔细地将汤舀入碗中,小心地撇开表层的浮油,然后才将那只盛着八分满、热气腾腾的汤碗递到她面前。
“尝尝看。”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沈清澜接过碗,在他专注的目光下,低头,轻轻吹了吹,然后小口喝下。
汤水温润,带着食材本身天然的甘甜和一丝恰到好处的药香,味道醇和,火候掌握得极好,完全不像新手之作。更重要的是,这碗汤里,没有商场上的杀伐决断,没有运筹帷幄的冷峻,只有一种笨拙却真挚的、属于人间烟火的温暖。
“很好喝。”她抬起头,看向他,眼中漾着真实的笑意和感动,“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汤。”
陆寒霆看着她眼中清晰映出的自己的影子,还有那毫不掩饰的满足神情,心中那块名为“陆寒霆”的坚冰,仿佛被这碗汤的热气彻底融化。他抬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擦去她唇角一点微不足道的汤渍,动作自然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嗯,那以后常做。”他收回手,语气依旧听不出太大波澜,但眼底深处,却有什么东西,彻底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