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霆的助理在挂断林雪儿的电话后,确实陷入了短暂的权衡。苏蔓这个名字,在陆总那里早已是禁忌,是过去式里最不堪的一页。为一个可能只是醉酒或情绪低落的旧人,在凌晨时分去打扰显然已经走出阴霾、正全力投身新项目的陆总,是否明智?
但那位清吧老板语气里不易察觉的担忧,以及“遗落手链”、“状态很不好”这些细节,又让他无法完全置之不理。万一真出了什么事,后续处理起来可能更麻烦。
最终,职业素养和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占据了上风。他没有直接联系陆寒霆,而是将情况简单整理,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发送给了负责处理陆总部分私人事务的另一位高级助理,并标注了“非紧急,酌情处理”。
这条信息,在层层传递和优先级排序中,并未第一时间到达陆寒霆那里。然而,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巧合。
周慕深因为“清源”项目的生产困境,连续数日高强度工作,这天深夜才离开公司。司机驾车送他回住所的途中,恰好经过苏蔓公寓所在的街区。他靠在后座闭目养神,却在车辆等红灯时,无意间抬眼,看到了那个有些熟悉的小区大门。
苏蔓。
这个名字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带着些许厌烦和漠然。他早已将这个女人连同她带来的麻烦一同屏蔽。
就在他准备重新闭上眼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某个消息灵通的商业伙伴的、略带调侃意味的信息:「周总,听说你那位旧识,苏蔓小姐,最近似乎不太好?好像病了有些日子了,也没人照料。啧啧,真是……」
后面的话周慕深没细看,但“病了”、“没人照料”这几个字,结合刚才看到的公寓楼,让他淡漠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并非对苏蔓存有丝毫旧情或怜悯。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与他或“清源”有过关联的人出事,都可能被媒体和对手拿来大做文章,引发不必要的舆论风波,进一步冲击本就摇摇欲坠的项目信心。
纯粹的、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
他几乎没有犹豫,对前座的司机沉声道:“掉头,去刚才那个小区。”
司机依言行事。
周慕深拿出另一部不常用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言简意赅地吩咐了几句。
当他乘坐的黑色轿车无声地滑到苏蔓公寓楼下时,一辆印有某高端私立医院标志的救护车,几乎同时抵达。两名医护人员和一名穿着得体、像是管家模样的中年女人已经等在那里——显然是他刚才那通电话的安排。
周慕深没有下车。他降下车窗,对那名管家模样的女人微微颔首。
女人会意,立刻带着医护人员上楼。他们有备而来,带着简易破门工具。
周慕深坐在车内,面无表情地看着公寓的窗口。那里亮着灯,但寂静得可怕。
没过多久,楼门打开,医护人员用担架抬着一个人迅速出来,那名管家紧随其后。担架上的人被包裹得严实,看不清面容,但露出的手臂苍白无力,显示着主人的虚弱。
周慕深的目光在担架上停留了一瞬,确认人已经被找到并接管,便升起了车窗。
“开车。”他吩咐司机,声音没有任何波澜。
车辆平稳地驶离,仿佛从未停留。
整个过程,高效、冷静,不带任何个人情感,如同处理一件突发的公关危机。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必要的、避免后续麻烦的干预。
确保苏蔓不死在她的公寓里,造成更难堪的局面,这就足够了。
至于她的死活,她的痛苦,与他周慕深,再无关系。
救护车的顶灯在夜色中无声闪烁,
载着昏迷的苏蔓驶向医院。
而真正“及时”出现的那个人,
甚至没有踏出车门一步,
只留下一个冰冷的、
事不关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