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盛夏,广岛的蝉鸣伴着热浪席卷全城,可市中心医院的产科病房里,却透着清凉的暖意。走廊上,古井喜实来回踱步,手里攥着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浸湿,时不时抬头望向“产房”的红灯,耳边反复回响着助产士那句“产妇情况稳定,您再等等”,却依旧按捺不住满心的焦灼与期待。
三天前,佐藤雅子出现规律宫缩,被紧急送进医院。
这几日,古井喜实寸步不离守在病房外,夜里就趴在走廊的长椅上休息,梦里都是雅子温柔的笑脸和宝宝挥舞小手的模样。
李天骥特意带着太极大妈们送来的“太极平安符”(绣着迷你十字手的香囊),宽慰他:“放心,雅子身子硬朗,宝宝也会像小太极一样,带着福气来的。”可真到了临盆这一刻,古井喜实的心还是悬得老高。
上午十时许,产房的红灯终于熄灭,助产士推开房门,笑着喊:“恭喜!母子平安!是个健康的小男孩!”
古井喜实猛地冲过去,声音都在发抖:“我妻子……我妻子怎么样?”“产妇非常棒,就是有点累,已经睡着了。”助产士说着,把怀里的宝宝递到他面前,“您看,宝宝多精神,哭声可响亮了!”
古井喜实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却又不敢碰——宝宝被裹在印着淡蓝色太极图的襁褓里,女儿小脸皱巴巴的,眼睛还闭着,小嘴巴时不时抿一下,模样格外娇嫩。他僵在原地,直到助产士笑着催他“可以轻轻摸摸宝宝的手”,才颤抖着伸出指尖,碰了碰宝宝紧握的小手。
那小手瞬间攥住了他的指尖,力道不大,却像电流般传遍全身,古井喜实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嘴里反复念叨:“太好了……太好了……”
护士抱着宝宝去婴儿护理台做检查时,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按照流程,护士需要轻轻掰开宝宝的小手,检查手指发育情况。
可当护士小心翼翼地展开宝宝紧握的拳头时,小家伙的小手竟没有像其他新生儿那样随意张开或重新攥紧,而是自然而然地摆出了一个姿势——左手掌心朝内,右手掌心朝外,双臂微微弯曲,小手交叉在胸前,赫然是太极里“十字手”的经典造型,小拳头依旧捏得紧紧的,像是在认真“练功”。
“哎?这姿势……”护士愣住了,手里的体温计都停在了半空。旁边帮忙准备消毒用品的另一位护士凑过来,看清后也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十字手’吗?就是现在学校里教的太极广播操里的动作!”
两人的对话引来了其他护士和医生,大家围过来一看,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负责记录的年轻护士笑得肩膀发抖,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托盘里,墨水溅出一点,在记录单上晕开个小点儿;还有个正准备配药的护士,笑得手里的针管都晃了晃,针尖差点碰到瓶口,赶紧稳住手,笑着说:“这小宝宝也太可爱了!刚生下来就会比十字手,难道是听着太极广播操长大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产科。
之前给雅子接生的助产士特意跑过来,看着宝宝的“十字手”姿势,啧啧称奇:“我接生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新生儿摆这种姿势!这孩子跟太极有缘啊!”
有护士拿出照相机,轻轻对着小宝宝拍了张照片——照片里,宝宝闭着眼睛熟睡,襁褓上的太极图刚好露在旁边,他的小手稳稳摆着十字手,小拳头攥得紧实,模样又萌又神奇。护士把照片贴到医院的公告栏里,配文:“古井家的‘太极宝宝’,刚出生就自带十字手技能,太神奇了!”
观众们瞬间炸开了锅,医生护士们纷纷评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太极魂吧!”“怪不得之前产检时,雅子姐总在听太极音乐,原来是胎教做得好!”“以后肯定是个练太极的好苗子,说不定能超过他爸爸!”
李天骥和太极大妈们赶来探望时,一进门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张大妈凑到女婴儿床边,看着宝宝的十字手,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这孩子有福气!你看这十字手摆得多标准,比有些小学生练的还到位!以后大妈教你练太极,保准比你爸爸厉害!”
李天骥也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这是好事啊!太极的种子,从出生就扎根了。以后这孩子长大了,肯定能懂太极的道理,懂和平的珍贵。”
照片还在走红,之前关注太极话题的朋友们纷纷赶来观看。有人调侃:“这哪是胎教,这是刻在dNA里的太极魂吧!不愧是太极名家的孩子!”还有人想起太极广播操,笑着说:“看来太极广播操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新生儿群体了,以后幼儿园的太极课有‘种子选手’了!”
随着热度越来越高,“太极宝宝”的称呼彻底传开了。
医院门口竟来了不少记者,想拍一张“十字手宝宝”的照片,还有太极爱好者送来绣着十字手的小袜子、小帽子,说要给宝宝“装备齐全”。古井喜实怕打扰雅子休息,只能笑着婉拒,却悄悄把那些礼物收了起来——这些都是大家的心意,也是太极与和平的祝福。
雅子醒来后,听古井喜实说起宝宝的“十字手绝技”,赶紧撑着身子去看。宝宝刚好醒着,小眼睛睁得圆圆的,盯着她看,小手依旧保持着十字手的姿势,时不时轻轻动一下。
雅子忍不住伸出手指,碰了碰宝宝的小手,小家伙立刻攥住她的指尖,十字手的姿势散了,却把她的手指握得紧紧的。
“真是我们的小乖女儿啊。”雅子眼眶一热,轻轻吻了吻宝宝的额头,“以后爸爸妈妈教你练太极,教你守和平,好不好?”
宝宝像是听懂了,小嘴巴“咿呀”了一声,小脑袋往她怀里蹭了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母子俩身上,也照在旁边放着的“太极平安符”上,暖得人心都化了。
几天后,古井喜实带着雅子和宝宝出院时,太极大妈们特意在医院门口摆了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大家穿着统一的太极服,手里举着“欢迎太极宝宝回家”的牌子,看到宝宝被抱出来,纷纷笑着摆手,还齐整地比了个十字手。
宝宝像是有感应似的,在雅子怀里动了动,小手又悄悄摆出了十字手的姿势,引得大家一阵欢呼。
“太极宝宝”的故事,像一阵温柔的风,吹遍了广岛的大街小巷。
之前那些对太极还有些犹豫的人,看到这个刚出生就会比十字手的宝宝,也忍不住感叹“太极真是有魔力”;家长们更是乐意带着孩子去学太极广播操,说“说不定自家娃也能有这么可爱的‘太极天赋’”。
傍晚,古井喜实抱着宝宝坐在和平碑前,雅子坐在旁边,手里织着绣有十字手的小毛衣。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宝宝在古井喜实怀里睡得安稳,小手偶尔动一下,还是习惯性地往十字手的姿势靠。
“你说,他长大了会不会真的喜欢太极?”雅子轻声问。
古井喜实低头看着宝宝,笑着说:“不管他喜不喜欢,只要他能记住十字手的意义——守护自己,守护家人,守护和平,就够了。”
雅子点点头,靠在他肩上。晚风拂过和平碑,碑上的“世界和平”四个字在夕阳下闪着光,宝宝的小呼噜声轻轻响起,与远处传来的太极广播操音乐相映,格外温馨。
这个自带“十字手”技能的太极宝宝,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用最稚嫩的姿势,为太极传承添上了最温暖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