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始:尝试发行联盟内部通用的贡献点凭证。
当劳动与力量可以被衡量,一种公认的价值尺度便成为文明血脉中流淌的必需品。
苏夜凝视着掌中那枚非金非玉、流转着细微灵光的凭证,轻声道:“让它成为衡量价值的尺,而非束缚心灵的锁。”
---
评定中心的成功运转,如同给庞大的联盟机器注入了精确的齿轮。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位置与晋升路径,但一个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一座新落成的冶炼工坊外,两名负责人正争得面红耳赤。
“王工,上次调配给我们的一百斤‘赤火铜’根本不够用!我们小组这个月完成了三套标准阵基的熔铸任务,按规矩,下个月就该优先给我们补充‘寒铁木’!” 说话的是个精瘦的汉子,手指因长期接触金属而显得有些粗糙。
被他称为王工的中年人眉头紧锁:“李头,不是我不给!寒铁木这个月确实有产出,但阵法研究部那边立了功,优先拨付给他们是上面的指令!你们完成任务是应该的,总不能把所有紧俏物资都给你们吧?”
“那我们多干的算什么?光靠‘口头表扬’可没法让熔炉转得更快!”
类似的场景,在各个生产环节、资源分配点上不断上演。标准确立了贡献,但如何交换、如何积累贡献,却缺乏一个统一的媒介。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效率低下,而单纯依靠行政指令调配,又难以精准反映实际需求与劳动价值,更无法激励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一种无形的滞涩感,开始阻碍联盟高效运转。
联盟总部,一间新设立的、戒备森严的密室内。苏夜、李青禾,以及几位从原研究院提拔上来、精通符文与阵法,并且经过严格忠诚审查的学者围坐在一张石桌前。
石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书,只摆放着几样东西:几块不同纯度、标注了重量的标准金属锭;数种蕴含微弱灵气的草药;以及几件制式武器和最低等的法器。它们代表着联盟内部目前最基本、也最具普遍需求的价值载体。
“诸位,” 苏夜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密室内格外清晰,“评定标准解决了‘定位’问题,现在,我们需要解决‘流通’问题。”
他拿起一块标准金属锭,在手中掂了掂。“我们需要一种东西,它本身可以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但其背后,必须锚定联盟整体的信用与生产力。它要便于携带,难以伪造,能够无障碍地衡量从一顿饭食到一件法器,从一日劳作到一次战功的所有价值。”
一位戴着水晶磨制眼镜的女学者小心翼翼地问道:“领袖的意思是……发行一种……货币?”
“可以这么理解,” 苏夜点头,“但我们不叫它货币,它并非天然金银,也非强者一念可铸。我们称它为——‘贡献点凭证’。”
他目光扫过桌上那些物品:“它的价值,不依赖于任何单一物品,而是锚定于整个联盟标准体系下的‘综合生产力单位’。我们将根据主要物资的平均生产消耗、任务难度的评定等级,动态确定其与贡献点的兑换比例。”
接下来的日子里,密室内的灵光日夜不熄。符文被一次次勾勒、修改、测试。既要保证凭证本身蕴含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灵纹结构以防伪,又要控制制作成本,使其不至于本身成为沉重的负担。最终选定的基材,是一种新合成的“灵素纤维纸”,坚韧异常,能承载精细的灵能回路。
初步设计方案确定后,苏夜独自留在密室内。他拿起一张空白的灵素纤维纸,指尖微动,一缕精纯至极、蕴含着他对能量本质理解的真元透出,依照设计好的最优灵纹路径,缓缓注入。
纤维纸上,一道复杂而和谐的灵光脉络亮起,如同拥有生命般自行交织、稳固。最终,光芒内敛,一张边缘流转着细微不可察灵光、触手温润、中央浮现出清晰数字“1”以及联盟徽记的凭证,出现在他掌心。
苏夜凝视着这第一张由他亲手制作的“壹点”贡献凭证,感受着其中稳定而内蕴的能量结构,以及背后所代表的,对整个联盟秩序与信用的承诺。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告诫自己,也像是在定义这新生事物的本质:
“让它成为衡量价值的尺,而非束缚心灵的锁。”
首批三种面额的贡献点凭证——“壹点”、“伍点”、“拾点”——在高度保密下生产出来,并通过联盟的行政和后勤体系,开始小范围试行。
首先是在军团内部,完成特定巡逻、训练或建设任务,除了原有的记录,开始额外发放少量贡献点。士兵们可以用它,在新建的、由联盟直营的“供给站”里,兑换到一些平日限量供应的高能量食物、更舒适的内甲,或者一次使用特定修炼静室的机会。
接着是生产建设兵团,超额完成标准生产定额的小组,获得了贡献点奖励。他们发现,凭借这些轻飘飘的“纸”,居然可以优先申请到性能更好的工具,或者为自己兑换一次额外的、由高阶修士指导的机会。
疑虑和观望最初是主流,但当一个普通的工匠,真的用积攒的“拾点”凭证,为他有微弱修行资质的女儿换到了一瓶能微弱滋养经脉的“养气散”时,信任开始如同水滴般汇聚。
一种全新的、无声的流通,开始在联盟的肌体中悄然蔓延。贡献点,这把由苏夜亲手铸就的“价值之尺”,开始丈量并驱动着这个新生文明的一切活动。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更是一种深植于人心的、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