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为城投集团的玻璃幕墙镀上一层流金色泽。林浩驻足广场,凝视着这座熟悉而陌生的建筑。此刻的他,不再是见习生,不是档案室里的边缘人,也不是带着尚方宝剑的巡察组成员——公文包里那份任命文件,清晰地印着他的新身份:林浩同志任云城县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副科级)、党委委员。
公文包很轻,红头文件的份量却沉甸甸。这既是对他在反腐风暴中突出表现的破格认可,也是仕途新征程的正式开启。从今天起,他将踏入这个拥有三千六百名员工、二十六家子公司的大型国企的决策核心。
门禁系统识别出新的权限,“嘀”声轻响,闸机应声而开。保安队长快步上前,敬了个标准礼:“林总,早上好!”
“林总”这个称谓,如石入静湖,在他心头漾开层层涟漪。他微微颔首,步履沉稳地步入挑空大厅。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倒映出他愈发挺拔的身影。
电梯里,几位中层干部不约而同地后退半步,为他让出空间。短暂的寂静后,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响起:“林总早!”“恭喜林总!”每一张笑脸背后,都藏着小心翼翼的审视、难以掩饰的震惊,还有那一丝未曾说出口的质疑——这个年轻人,凭什么一步迈入他们奋斗半生都未必能触及的领域?
八楼大会议室内,庄重肃穆。还不到九点,主席台上已座无虚席。县委组织部张良副部长端坐第一排正中,左侧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治邦——这位在唐正案中因坚守立场而站稳脚跟的老将;右侧是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第二排五位副总经理的座位中,那个放着“林浩”座位牌的位置格外醒目。台下,四五十名员工静静等待着。
会议开始,张良副部长代表县委组织部宣读任命:
“经县委研究决定,任命林浩同志任云城县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洪亮的声音在会场回荡,“林浩同志政治坚定,能力突出,在前期专项工作中展现了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组织认为,该同志是集团领导班子建设的合适人选。希望林浩同志尽快转变角色,履职尽责,也希望集团班子成员全力支持其工作,共同推动集团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新发展。”
王治邦董事长紧接着表态,紧紧握住林浩的手,声音沉稳有力:“林浩同志,我代表集团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欢迎你正式加入班子!当前集团正值刮骨疗毒后的重塑关键期,迫切需要你这样有锐气、有智慧、更有定力的年轻干部注入新活力。”
这番流程,既是组织的正式托付,也是他在集团内部权威确立的起点。在集团七部一室的架构中,他即将分管的领域看似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却执掌着意识形态、干部考核、文化建设等核心软权力。
总经理赖德良率先表态:“坚决拥护县委决定,欢迎林浩同志,相信一定能给集团带来新气象。”其他副总纷纷附和,笑容背后心思各异——分管财务的赵副总眼神审慎,分管工程的孙副总笑容意味深长。
见面会后,王董亲自将林浩引至新办公室。位于走廊尽头的房间宽敞明亮,落地窗外,半个云城的景致尽收眼底。
“你的担子不轻。”王董关上门,语气凝重,“经过班子研究,决定由你担任第一副总经理,在班子中排名第四,协助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他具体说明道,“你的分工是:负责意识形态、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保密、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宣传信息、工青妇等工作。分管行政部、城建实业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尤其是城建实业公司负责的南城古巷项目,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不仅是一个工程,更是检验我们能否彻底肃清唐正流毒、重塑城投形象的试金石。”
林浩神色肃然:“我明白,王董。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组织信任。”
“好!十点钟的班子例会要讨论近期重点工作。”王董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记住,坐在这里,看的不能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盘棋。”
门轻轻合上。林浩走到窗前,目光越过鳞次栉比的楼宇,精准地落向那片沉寂多年的南城古巷。那里埋葬着沈卫东的遗憾,流淌过秦清的热血,也藏匿着唐正集团触目惊心的罪证。
如今,作为集团第四号人物,他手握权柄,得以从更高维度审视这些沉疴。但这权力并非礼物,而是武器,使用它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超越从前的智慧、耐心与手腕。
“笃笃笃——”敲门声沉稳而节制。
“请进。”
行政部部长陈杰步履从容地走进来,手中拿着笔记本。“林总,这是今天例会议题资料和您分管领域的简要汇报。”他条理清晰地汇报,“按照党委分工,您直接分管的行政部现有员工二十八人,下设文秘、后勤、接待三个科室;城建公司在册员工四百六十人;文化传媒公司八十五人。”
林浩接过资料:“陈部长,今后要多倚重你了。”
“另外,”陈杰稍作停顿,声音放低,“规划局刘副局长来电,希望能就近期工作向您做专题汇报。按惯例,暂时安排在明天下午。”
林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任命刚宣布,各方的触角就已敏锐地伸来。
“回复刘局,汇报不必了。”林浩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涉及规划调整,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请他按正规程序,向集团提交书面意见。”
陈杰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恭敬:“明白,我立刻妥善处理。”
十点的班子例会上,九名党委成员悉数到场。王董正式宣布班子分工调整。在讨论精神文明建设与工程项目结合时,林浩首次发言:
“南城古巷项目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突出文化内涵和社会效益。我建议,将项目宣传、廉洁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整合,争取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的廉洁工程与文化复兴示范点。”
几位副总相继发言,语气客气,内容却多是不痛不痒的官场辞令。林浩安静聆听,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他清楚,自己这个“空降”的副总,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和掂量的变量。
散会后回到办公室,手机屏幕悄然亮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映入眼帘:
“恭喜高升。格子里的灰尘,扫干净了吗?”
林浩凝视着这条意味不明的短信,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峻而坚定的弧度。
他提起笔,在那份《南城古巷项目重启实施规划》的扉页上,划掉之前写下的“初心”二字,重新郑重写下:
守住底线,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