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站在公交站台,赵倩那辆黑色轿车的尾灯早已消失在车流中,但她威胁的话语仍在耳边回荡。晚风吹过,他感到一丝凉意,并非全然来自天气。
回到出租屋,他反锁上门,第一时间将那份关键的边界协议附件原件从书包里取出,小心地藏在一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夹层中。做完这一切,他才稍微松了口气,但内心的紧绷感并未消退。
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短信,问他是否安全到家。林浩迅速回复,语气轻松,仿佛只是结束了一个寻常的加班夜。他不能让远方的家人感受到丝毫的不安。
这一夜,他睡得并不踏实。半梦半醒间,尽是些扭曲的数据流、紧闭的档案室铁门,以及赵倩那双充满怨毒的眼睛。
第二天清晨,林浩提前来到办公室。他需要趁着人少,尽快将昨晚的发现和遭遇向刘部长做更详细的汇报。然而,他刚到工位坐下,内部通讯软件上就弹出一条消息,来自信息中心的张维安。
“林工,昨天你访问历史数据库的路径似乎有些异常,触发了系统的安全警报。请来我办公室解释一下具体情况。”
语气冰冷,公事公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意味。
林浩心中一凛。果然来了,技术层面的反扑开始了。他深吸一口气,回复道:“张工,我所使用的所有访问权限均按流程申请并获得批准。如有疑问,可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刘部长核实。我现在有紧急任务,稍后回复您。”
他果断地将皮球踢了回去,同时暗示了此事已得到更高层的关注。消息发出后,那边沉默了几分钟,才回过来一个简单的“收到”。
林浩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他立刻起身走向刘部长办公室,将昨晚遭遇赵倩威胁以及张维安一早发难的情况详细汇报。
刘部长听完,脸色阴沉,手指敲着桌面:“赵倩这是狗急跳墙了。张维安……哼,他不过是被人当枪使了。”他沉吟片刻,道,“领导小组今天上午会开个紧急短会,研究下一步行动。你准备一下,可能需要你列席汇报最新发现。”
就在这时,刘部长的座机响了。他接起来听了几句,脸色微微一变:“好,我知道了。我们马上过去。”
挂掉电话,刘部长对林浩说:“计划有变。王总让现在就去他办公室。周副总和林主任也在。”
林浩的心跳陡然加速。直接去王总办公室?这意味着事情可能比预想的还要严重或紧急。
再次踏上通往顶层办公室的厚地毯,林浩的心情与上次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忐忑,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警惕。
王总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王治邦坐在办公桌后,面色平静,但眼神深邃。周启明副总坐在一侧的沙发上,端着茶杯,看不出喜怒。林瑶主任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笔记本。
“王总,周副总,林主任。”刘部长带着林浩打招呼。
“坐。”王总言简意赅,目光落在林浩身上,“小林,把你发现的那个附件情况,再详细说一遍。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林浩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将如何发现老地图与现有清单的差异、如何通过陈锋提供的途径检索数据库、最终如何在那份被遗忘的厂区档案中找到关键附件的过程复述了一遍,语气平静,数据准确。
周启明忽然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质疑:“这么关键的附件,在历次资产清查和移交中都被遗漏了?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会不会是当时的一种临时约定,并未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试图从法律效力上否定附件的价值。
林浩尚未回答,刘部长抢先开口,语气坚定:“周副总,我们已经咨询过法律顾问。这份附件是当年正式协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编号,有签章,其法律效力毋庸置疑。之所以被‘遗漏’,恐怕不是疏忽,而是人为的刻意隐瞒。”
周启明微微皱眉,不再说话,只是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
王总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这件事的性质,已经很清楚了。不是简单的历史遗留问题,而是涉嫌侵吞国有资产的严重问题。领导小组要立刻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专班,由刘部长牵头,纪检、风控、法律办抽调精干力量加入,彻查此事!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周启明放下茶杯,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我同意王总的意见,确实要查清楚。”
王总看向林浩:“小林,你也加入专班,负责具体的资料梳理和证据链核实工作。记住,一切行动都要严格遵循程序,依法依规。”
“是,王总!”林浩沉声应道。
离开王总办公室,林浩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专班的成立,意味着斗争进入了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
回到审计部,刘部长立刻开始抽调人手,部署任务。林浩则被要求立刻整理所有已知线索,形成一份详细的汇报材料,供专班使用。
就在林浩全心投入工作时,内部通讯软件上,秦清的头像跳动起来。内容依旧简洁:“负载评估方案的政府专项补贴申请流程已启动,需要你提供部分技术参数佐证材料。方便时过来一下。”
林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是在用一项完全合法合规、且对他有利的重要工作,为他频繁出入财务部、与她进行必要的工作交流提供一个无可指摘的正当理由!
他立刻回复:“好的秦部长,我整理一下材料,半小时后过去。”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乌云正在聚集,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但他知道,他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