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张辰躺在病床上,如同沉睡般的照片。
这一次,他按下了删除键。
有些画面,不需要记住。有些仇恨,必须被终结。
他转身,走向依旧灯火通明的刑侦大队办公室。背影在黎明前的微光中,拉出一道沉默而坚硬的线条。
路,还很长。
张辰的“抢救成功”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宣判。他被转移到了看护等级更高的隔离病房,门外二十四小时有干警值守,名义上是保护,实则也带着监视的意味。医生给出的诊断书措辞谨慎,核心意思却明确:他的身体机能依靠仪器维持,但意识层面,可能永久性地迷失在了赵明远用药物和暗示构建的“噩梦回廊”里。
陈默站在病房外,透过小小的观察窗看着里面。张辰躺在那儿,和之前三年似乎没什么不同,但陈默知道,内在的一切都变了。从前是沉睡,现在是囚禁。赵明远所谓的“完美代偿”,就是让施加暴力者,永恒承受暴力带来的精神折磨。
局里对外的通报,《代偿谋杀》案顺利告破,主犯赵明远(原检察院工作人员)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移送司法机关。媒体掀起了一阵喧嚣,对赵明远的双重身份、扭曲的动机、“克隆dNA”的猎奇技术津津乐道,但很快就被新的热点取代。
只有刑侦队内部,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压抑。结案报告写得再漂亮,也抹不去那股萦绕在鼻尖的、来自废弃工厂和冰冷实验室的铁锈与消毒水混合的气味。
老李变得有些沉默,烟抽得更凶了。他偶尔会看着张辰空了的办公桌发呆,那里已经收拾干净,准备迎接新的主人。吴哲和周晓芸被另案处理,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刑期。但老李知道,事情没完。那个狙击手是谁?赵明远提到的“我们”指向何方?那支“钥匙”药剂到底是什么成分,来源是哪里?这些疑问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缠绕在心头,越勒越紧。
陈默则把自己埋进了更深的卷宗里。他重新调阅了赵明远的全部人事档案,从他出生到进入检察院,每一个时间节点,社会关系,经手过的案件,甚至他的学术论文(赵明远在大学时期辅修过心理学)。他发现赵明远经手过几起颇有争议的案子,最终都因“证据不足”或“程序瑕疵”导致嫌疑人未能被起诉。其中一起,涉及一个富商之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富商动用关系层层施压,最终案子不了了之。死者的家属曾当庭痛哭,指责司法不公。
这些案子的阴影,是否就是催生“代偿”理念的土壤?
他还秘密调查了那支“钥匙”注射剂。虞倩通过极其有限的样本分析,确认里面含有多种强效神经活性物质,有些甚至不在常规的管制药品名录内,其配比方式也透着一种非专业的、近乎野蛮的实验性质。来源成谜。
这天傍晚,陈默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玻璃,声音细密而冰冷。他面前的桌子上,摊开着所有与“代偿谋杀”案相关的物证照片、报告复印件,以及他手绘的关系图。线条纵横交错,中心是张辰、王东、赵明远,但延伸出去的虚线,却指向未知的黑暗。
他的目光停留在赵明远被捕前,在那间废弃厂房里说的最后一句话:“‘代偿’的理念,并非我独创。总有一些人,对这个世界失衡的正义,感到失望。”
不是独创。这意味着有源头,有同路人。
陈默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技术科小刘的号码。
“小刘,我发你一个名单,是赵明远经手过的、最终未起诉的几起敏感案件的受害者家属信息。你用非官方渠道,交叉比对一下他们的网络活动痕迹、消费记录、出行信息,看看有没有任何异常关联,或者……共同接触过某个特定的论坛、社群、线下活动。”
“明白,陈队。”小刘的声音带着疑惑,但没有多问。
挂断电话,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雨水的声音仿佛放大了无数倍,冲刷着这个城市,也冲刷着隐藏在其下的污垢。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信号,或者,一个可能将他引入更深处陷阱的诱饵。
几天后的深夜,陈默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是一条加密信息,来源未知。内容只有一个词和一个网址。
“旁观者。”
网址指向一个需要特定邀请码才能访问的暗网论坛板块。
陈默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他没有立刻点开,而是先联系了小刘,进行技术追踪和防护。结果显示,发送信息的Ip经过几十层跳转,最终指向海外某个无法追查的服务器。网址本身也具备反追踪和自毁机制。
准备就绪后,陈默用加密虚拟机点开了那个网址。
界面是极简的暗色风格,没有任何图片,只有冰冷的文字。板块的名字就叫“旁观者清”。
里面没有交流,只有一个个类似档案的条目。条目没有具体人名,都用代号代替,但描述的事件却清晰得令人发指。
【目标A:利用职权侵吞巨额救灾款项,导致三处安置点工程质量低劣,次年暴雨,十七人丧生。法律结果:证据不足,不予起诉。现状:已调任闲职,待遇不变。代偿状态:待执行。】
【目标b:长期对多名下属进行性骚扰及精神控制,导致一人自杀身亡。法律结果:内部调解,调离原岗位。现状:在某协会担任副会长,生活优渥。代偿状态:标记。】
【目标c:醉驾肇事,造成一死两伤,其家族动用关系掩盖真相,找人顶罪。法律结果:顶罪者被判缓刑。现状:继承家业,风光无限。代偿状态:进行中(第一阶段)。】
……
一条条看下去,陈默的后背渗出了冷汗。这些“目标”所对应的,几乎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利用财富或权力逃脱了应有惩罚的人。而“代偿状态”则清晰地表明,有一个组织,正在系统地、冷血地对这些人进行“审判”和“执行”!
他看到了王东的代号,状态是“已执行”。也看到了张辰的代号,状态是“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