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张黑白素描,画风冷静而精准。画面上是一个婴儿的摇篮,摇篮的边框,正是由那种扭曲的螺旋线符号构成。摇篮里,躺着的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个……正在成型中的、由无数细小代码和数据流构成的、模糊的人形光影。
在这张素描的右下角,同样用荧光颜料,勾勒着那个熟悉的徽记。
而在图片的底部,有一行手写的、优雅而冰冷的花体字:
“潘多拉,即将醒来。”
这行字如同冰锥,刺入陈默的眼底。他立刻将图片发给技术队和苏瑾,自己则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素描。
摇篮,螺旋线,代码构成的人形,以及那个无处不在的徽记。这张图充满了不祥的象征意义。潘多拉,在神话中意味着灾难与希望的开启。在这个语境下,“潘多拉”指的是什么?是“神谕”计划的核心?还是他们即将启动的某个终极项目?
苏瑾很快给出了她的初步解读:“摇篮,象征着孕育和开端,由他们的核心符号构成,表明这是他们理念的产物。代码构成的人形……这可能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人,更像是一个……数字人格?或者说,一个由算法驱动的、具备某种自主性的数字实体?‘潘多拉’可能就是这个实体的代号。”
林峰那边的分析则更加技术化:“图片本身没有隐藏数字水印,但素描的笔触和构图方式,经过比对,与一些公开的、涉及复杂系统理论和人工智能伦理的学术论文中的概念插图,在风格上有微妙的相似之处。发布那些论文的学者,背景各异,但都或多或少涉及过对‘强人工智能’和‘社会管理’的交叉研究。”
线索再次指向了一个高度学术化、理论化的圈子。“神谕”的成员,或者其理念的源头,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无害的学术探讨之中。
陈默感到时间的紧迫。“潘多拉即将醒来”是一种宣告,也是一种倒计时。他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阻止它的方法。
警方加大了对近期所有异常数据事件的排查力度,重点寻找那个共同的、微小的“初始扰动”。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需要灵感的工作,如同在沙漠中寻找特定的一粒沙。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无关的对话中。虞倩在和陈默讨论赵建国体内那种未知化学物质时,偶然提到:“这种物质的代谢产物非常奇特,它在人体内会形成一个短暂的、微弱的生物电磁场,虽然强度很低,但频率很特殊,理论上可能对高度敏感的电子设备产生难以察觉的影响……”
生物电磁场?频率特殊?
陈默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他立刻让林峰调取赵建国死亡前后,其住所及周边区域的全部电磁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物业和通信商的常规记录),同时,也调取了那些发生“有序”扰动事件的区域,在事件发生前后的电磁背景噪音数据。
经过海量数据的交叉比对和频率分析,一个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
在每一个事件发生前的一到两小时内,在事件核心区域,都检测到了一个极其微弱、持续时间极短、但频率特征高度一致的异常电磁脉冲!这个脉冲的频率,与赵建国体内化学物质代谢产生的生物电磁场特征频率,存在高度重合!
不是软件漏洞,不是网络入侵!是一种物理层面的、极其隐蔽的电磁扰动!
“神谕”掌握了某种技术,可以通过释放这种特定的、微弱的电磁脉冲,来影响特定区域内的电子设备(尤其是那些依赖精密时钟信号或模拟传感器的设备),从而在复杂的系统中植入一个微小的“偏差”。这个偏差本身无害,但在系统复杂的反馈和放大机制下,最终会引导整个系统走向他们预设的“有序”状态!
赵建国,可能就是这种技术的早期、不成熟的测试对象。他体内的化学物质,使他本身成了一个活体的、不受控的“扰动源”,这解释了他死前为何会出现被监视和电器异常的幻觉。而后来针对公共系统的干预,则使用了更加精准、可控的外部设备来释放脉冲。
找到了“扰动”的物理特征,就等于找到了“神谕”活跃的指纹。
警方开始了一场无声的“频率狩猎”。林峰团队紧急开发了专用的高灵敏度电磁哨兵设备,秘密部署在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节点和之前符号网络图中标示出的高权重区域,24小时不间断地扫描捕捉那种特定的异常脉冲信号。
这是一场猫鼠游戏。“神谕”组织似乎也察觉到了警方的动向,他们的活动变得更加谨慎,脉冲信号的发射变得更加随机和短暂,有时甚至同时从多个不同地点发射干扰信号,试图混淆视听。
然而,只要他们继续活动,就总会留下痕迹。
一周后,一个位于城市边缘、负责处理全市智能电网核心数据的次级枢纽站,捕捉到了一个强度稍高、持续时间略长的异常脉冲信号。几乎在信号出现的同时,该区域的电网负载分配算法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但符合“神谕”秩序偏好的调整。
“锁定信号源区域!”陈默在指挥中心下令。
信号源被定位在枢纽站附近一片混杂着老旧仓库和小型加工厂的区域。这片区域环境复杂,流动人口多,排查难度极大。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警方没有进行大规模拉网搜查,而是派出了精干的便衣小组,携带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秘密摸排。
陈默亲自带队,他有一种预感,这一次,他们可能接近了某个重要的节点。
在一家看似生产塑料制品的小工厂背后,一个不起眼的、挂着“精密仪器维修”牌子的门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个门面平时很少开门,但便携式检测仪显示,门缝里泄漏出的背景电磁噪音中,含有与目标脉冲高度相似的残留频率。
便衣小组秘密封锁了该区域的所有出口。陈默和队长李兵,带着几名身手最好的特警,准备突击检查这个“精密仪器维修”铺。
破门而入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机油、焊锡和某种奇特臭氧的味道扑面而来。里面空间不大,堆满了各种废旧仪器和电子元件,看起来确实像个维修铺。
但经验丰富的陈默和李兵立刻发现了异常。角落里的一个工作台过于整洁,上面摆放的几台仪器型号非常先进,绝非普通维修店所能拥有。地面有经常拖动重物的痕迹,指向靠墙的一个巨大金属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