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专家看着周明远那布满血丝却依旧坚定的眼睛,最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重新坐了回去,但目光却始终跟随着搜寻的人群,双手紧张地握在一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扒沙,都消耗着巨大的体能和水分。
汗水刚渗出毛孔就被蒸发,留下白色的盐渍。
嘴唇干裂得出血,喉咙里像是在冒火。
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停下。
希望,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看似渺茫,却支撑着每一个人拼尽全力去追寻。
他们扒开的不仅仅是黄沙,更是通往生海的一线天光。
周明远也亲自加入搜寻,他的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整个队伍,在这片死寂的沙海里,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无声而又激烈的战斗。
搜寻工作在死寂与酷热中持续了不知多久,每一秒都像是在消耗生命最后的能量。
就在希望随着体力的流逝而逐渐变得渺茫时,一个充满惊喜的声音,如同天籁般划破了沉闷的空气:“这里有东西!硬硬的!不是沙子!”
是那个年纪最小、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小战士发出的呼喊!
他正跪在沙地里,双手疯狂地扒拉着身前的一片沙丘底部。
这声音如同强心剂,瞬间注入了所有濒临绝望的人心中!
“快!过去帮忙!”周明远第一个反应过来,嘶哑着嗓子吼道,同时迈开沉重的步伐冲了过去。
周围的人,无论是战士还是专家,都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纷纷连滚带爬地聚集到小战士所在的位置。
不需要任何命令,所有人立刻蹲下、跪下,用早已磨破皮、甚至渗出血迹的双手,拼命地朝着小战士指示的方向挖掘!
人多力量大,尤其是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
松软的沙层被迅速扒开,很快,一片被黄沙覆盖、但依旧能看出是墨绿色的厚重帆布一角,暴露在了众人眼前!
是帐篷!是补给站的帐篷!
“是帐篷!找到了!我们找到了!”有人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带着哽咽。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暂时忘却!
希望的火苗“腾”地一下窜起,燃烧成熊熊烈火!
人们挖掘得更加卖力,动作更快,仿佛下面埋着的不是冰冷的物资,而是通往生路的阶梯!
很快,更多的帆布被清理出来,确认这是一顶被沙暴摧垮、半埋在地下的军用帐篷。
众人合力,将被沙土压得变形的帐篷支架和篷布一点点拖拽出来,露出了下面被掩埋的部分。
然而,随着挖掘的深入,刚刚燃起的兴奋之火,却被一盆冷水渐渐浇熄。
帐篷底下,确实找到了一些物资——几箱压缩饼干,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甚至还有几罐珍贵的燃油。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清理出来,堆放在一边。
但是,周建国带着人将帐篷区域几乎翻了个底朝天,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他快步走到一直紧锁眉头、亲自参与挖掘的周明远身边,压低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团长,都翻遍了……没有找到电台!装水的大铁桶也没看见!”
周明远的心猛地一沉。
没有电台,就意味着无法求救;没有水,他们连三天都撑不过去!
他直起身,环顾着这片被他们翻得一片狼藉的沙地,沙哑地分析道:“看这帐篷倒塌的样子,不像是被完全掩埋,更像是被狂风掀翻后,部分被流沙覆盖。我估计……电台和那些水桶,重量比较大,可能在沙暴中被吹离了原位,沉到更深、或者更远的沙层下面去了。”
这个分析合情合理,却也意味着他们寻找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噗通”一声,只见小郝一屁股瘫坐在了沙地上,脸上满是汗水混合着沙土的污迹,眼神有些发直。
他旁边那个年纪更小、之前就有些意志消沉的研究员,带着哭腔喃喃道:“没有电台……也没有水……郝哥,我们……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
“胡说八道!”小郝猛地转过头,尽管他自己也疲惫绝望,但听到同伴这丧气话,一股无名火夹杂着责任感涌了上来。
他厉声斥责道,声音因为激动而更加沙哑:“小李!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革命工作还没完成,任务还没有结束,你怎么能先想着放弃?!红军长征两万五,过草地爬雪山,条件比我们现在艰苦千百倍!前辈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靠的就是必胜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点困难算什么?!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放弃希望!你给我打起精神来!”
他这番斥责,像一记鞭子,抽在了小李和其他一些同样心生绝望的人心上。
小李被说得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郝哥……我……我错了……”
周明远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走到周建国身边,低声问道:“建国,我们自己的水,还有多少?”
周建国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艰涩地回答:“团长,水桶早就空了。几个水袋里……加起来恐怕也不到十五斤了……”
十五斤水,对于近二十人的队伍,在沙漠酷暑中,简直是杯水车薪。
周明远沉默了片刻,眼神却愈发坚定。
他拍了拍周建国的肩膀:“不能灰心!电台和水源必须找到!但是,专家们的身体快撑到极限了。这样,先别挖了,大家合力,把这个帐篷支起来!让所有专家都进去休息,避开这最毒的日头!在沙漠里中暑,几分钟就能要人命!”
“是!”周建国立刻明白了周明远的用意。
他招呼着虎子等几名还有余力的战士,开始清理帐篷周围的沙土,试图将这顶破损但尚可使用的帐篷重新支棱起来,至少能提供一个遮阳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