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要调查赵大山时,林珩钧深觉手中人手太少,没人使唤,琢磨着还是应该买点人。
原本他买了马车后就一直缺一个可靠的车夫,这次索性一起买了。
这日,他找到了县里的牙人。
牙人满脸堆笑,热情地引着他去看人:“王公子,您来得正好!这儿有个现成的车夫,驾车技术没得说,还很会伺候马,人也老实本分!”
林珩钧跟着牙人来到后院,看到一个身材结实、面容憨厚的中年汉子垂手站着,旁边还跟着一个衣着朴素、面带愁容的妇人,以及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一看就是一家四口。
牙人指着那中年汉子介绍道:“他叫苏大,原本是给城里一家商户赶车的,主家生意不好,就把他们卖了。王公子,不瞒您说,买他一个,得把他这一家子都带上,他们不肯分开。”
牙人搓着手,有些为难地看着林珩钧。
苏大闻言,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恳求道:“老爷,求您行行好!小的什么活都能干,只求老爷别让我们一家骨肉分离!我婆娘做饭洗衣样样都行,小子有把子力气,丫头也已经懂事能帮忙了!”
他的妻子和儿女也跟着跪了下来,眼巴巴地望着林珩钧,满是期盼与惶恐。
林珩钧打量着这一家四口,苏大身体壮实,他儿子虽然面黄肌瘦,但骨架不小,看着也机灵,好好养养也能帮忙跑个腿,妻子女儿看着也干净利落。
他心中盘算,人手倒是都需要,可眼下确实有个难题,他的新房还没影儿,那林间木屋实在是挤不下这么多人。
“这……”林珩钧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之前牙人向他推荐过一个待售的铺子。
他转向牙人问道:“你上次说的那个前店后宅的铺子,在城西那个,要价多少来着?”
牙人眼睛一亮,忙回道:“王公子好记性!那铺子位置不错,后面带着个小院子和几间厢房,住下一家几口完全没问题。东家急用钱,原价要六十五两银子,您要是诚心要,六十两就行!”
林珩钧心里快速盘算,买了这一家子,总要有个地方安置他们,总不能和他挤一个木屋里。
这铺子若能买下,既能安置苏大一家,又能在城里有个落脚点,以后他也不用每次都着急忙慌赶回村里。
最重要的是日后山上产的一些木材、山货什么的也能拿过来售卖,也算是个长久的进项。
他看向苏大,问道:“苏大,若我买下你们一家,再买个铺子,让你婆娘和儿女在铺子里看店,你平日帮我赶车、跑腿,闲暇时负责从村里往铺子里运送货物,你可愿意?当然只要做得好,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苏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面的这位老爷不仅愿意买他们全家,还给他们安排了这么好的差事和住处。
他激动得连连磕头:“愿意!愿意!谢老爷恩典!小的一定尽心尽力,报答老爷大恩!”
林珩钧点点头,对牙人道:“这一家子,连带那铺子,我都要了。你去和铺主谈谈,价格再压一压。铺子五十两。若能成,今日就办契书。”
牙人面露难色:“王公子,这铺子…这价格…五十两实在有些低了……”
林珩钧语气虽然平和却非常坚决:“我是一次性付清现银,不拖不欠。这个价,你再去谈谈。若是不行,我便再看看别家。”
牙人知道遇到爽快的主顾也不容易,咬咬牙道:“成!王公子您稍候,我这就去尽力周旋!”
最终,经过牙人一番奔走和讨价还价,城西那间铺子以五十两银子成交了,苏大一家四口则花了二十五两。
付完银钱,林珩钧心中盘算了一下手中的余钱。
他当初身上三张银票总共是一千两银子,捐给族里一百两,赵家村那片山林加房子扩建买的地块总共花了八十两,马车十五两,今天又花了七十五两,加上给李父看病以及这段时间杂七杂八花的钱,他现在手里还剩七百两左右。
后面还有建房子这个大头,想到这林珩钧皱起了眉头,得想法子赚些钱了。好在今日买的铺子,以后也算有了一个进项。
等苏大熟悉环境后,林珩钧便派他暗中去调查赵大山。
但苏大并没有查到什么:“老爷,那赵大山每日行踪简单得很,早起去地里转一圈就回家了。我打听到他家在县里倒是有个小铺子,卖些田里产的瓜果米粮。他除了每月两趟去县里查账,其他时候一般不出村。
“那个铺子我也派我家小子去打听了,是一个跟了赵大山多年的老仆在看着,铺子里平日往来的都是老主顾,瞧不出什么特别。”
林珩钧听着苏大打听来的消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眉头微蹙。
这赵大山倒是比他想象的还要谨慎。
“继续让你家小子盯着那个铺子,有任何可疑的人或事,立刻报给我。”他沉声吩咐道。
眼下查不出什么,也只能以静制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