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鸢一怔。
她望着夏侯玄的侧脸,忽然觉得,夏侯玄要修的,或许并不仅仅是北州的道路。他要修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通往安居乐业,通往百姓尊严,通往一个前所未有时代的,煌煌大道。
刘敬之带着那群宿儒灰溜溜地逃走后。龙景苑广场上的气氛非但没有被破坏,反而愈发热烈。
独眼龙端着一个大碗,里面盛满酒,他几步走到夏侯玄和苏晴鸢的主桌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王爷!王妃!”
“小的,代我身后这一千三百二十七名兄弟,敬王爷和王妃一碗!”
夏侯玄与苏晴鸢对视一眼,随即起身,伸手去扶他:“独眼大当家,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兴跪拜。”
独眼龙梗着脖子,独眼里泛着红光,激动道:“不!王爷!这一跪,您受得起!”
“我这帮兄弟,过去都是烂命一条!吃了上顿没下顿,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知道哪天就死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是王爷您,把我们从泥潭里拉了出来,让我们吃上饱饭,住上新房,让我们知道,人,原来可以这么活着!”
“今天,您又给我们一个家的盼头!这份再造之恩,我们这帮糙汉子嘴笨,说不出什么漂亮话!但我们心里都记着!”
说完,他仰头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沾湿了衣襟。
“我独眼龙!还有我身后所有的兄弟!在此立誓!”
“从今往后,我们的命,就是王爷的!王爷的意志,就是我们的方向!
王爷的路,修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谁敢挡王爷的路,我们就先从他身上碾过去,把他填进路基里!”
他身后,上千名汉子,齐齐起身,胸膛起伏,咆哮道:“谁敢挡王爷的路,就把他填进路基里!”
夏侯玄不再坚持,受了他这一拜,才将他从地上拽了起来,扫视全场,喊道:“今天,这顿涮羊肉,吃得可还尽兴?”
“尽兴!”上千名汉子扯着嗓子吼道。
女工们则含笑点头。
“本王今天请大家来,是庆功,也是相亲。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本王说话,向来算话。既然你们彼此看对了眼,那本王这个媒人,就要把这桩美事做到底。”
“本王宣布!凡今日宴席之上,两情相悦者,可到独眼大当家,以及各厂管事处登记!”
“七日之后!就在这龙景苑广场!本王将为你们,举办北州第一届‘集体婚礼’!”
“所有新人的喜服、酒席,由王府一力承担!本王与王妃,亲自为你们主婚、证婚!”
全场爆发出欢呼声!
陈轻第一个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激动得喊道:“王爷千岁!”
“王爷千岁!”
“王妃千岁!”
夏侯玄抬手压了压,继续说道:“你们是北州的功臣,你们成家,就是北州的根基。往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努力干活,多生几个胖小子、胖丫头。本王在北州建了最好的学堂,等着他们来读书!”
“看对眼了,就好好处。三书六聘,一样不能少。”
“姑娘们,谁要是受了委屈,只管来王府找王妃,王府给她们撑腰。”
“好!”又是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
一个个汉子红着脸,拉着同样羞涩的姑娘,争先恐后地朝登记处跑去。
“姓名,陈轻,独眼工程队,三队小队长。”
“姓名,王小芳,纺织厂女工。”
独眼龙坐在临时搬来的桌子前,拿着炭笔,在名册上歪歪扭扭地记下名字,笑道:“好小子,手脚够快的!下一个!”
陈午也拉着那位文静的姑娘前来,摇着纸扇得意道:“大当家,这位是林秀姑娘,造纸厂的。我们……两情相悦。”
林秀姑娘红着脸,对独眼龙福了一福。
独眼龙打量着陈午,嘿嘿一笑:“行啊你小子,还真让你钓着个识字的!不错不错!”
夏侯玄坐回主位上,看着登记队伍,对身旁的苏晴鸢说:“王妃,婚礼的事情要筹备好,办得风风光光。”
苏晴鸢含笑道:“王爷放心,回头我就让钱掌柜把婚礼需要的东西都备齐,送到龙景苑来。一定让这些姑娘们嫁得体面。”
宴席一直持续到天黑,人潮才渐渐散去。
独眼龙和纺织厂的刘管事,拿着写满名字的名册,兴冲冲地跑到夏侯玄面前。
独眼龙将名册递了过去,激动道:“王爷!王妃!成了!成了!”
“一共……一共三百三十六对!都……都看对眼了!”
夏侯玄接过名册,翻看了一下,对刘管事说:“刘管事,今天参加宴席的女工,明天都放假一天,每人再补贴二十文钱。”
刘管事连忙躬身:“谢王爷!我代姑娘们谢过王爷王妃!”
夏侯玄伸了个懒腰,说道:“本王与王妃就先回去,你们继续,没喝尽兴的,不醉不归。”
说完,便携着苏晴鸢,在众人的恭送声中离开龙景苑。
人走后,宴席上剩下的数百个还没喝够的汉子和一些胆子大的姑娘们又凑到一起。
独眼龙看向身旁的刘管事,笑道:“刘管事,来!咱们喝两杯!”
刘管事笑着应下。
两人正喝着,一个穿着纺织厂工服,身段窈窕的女子端着酒碗走了过来。她约莫二十七八,脸上带着风霜,眼神清亮坦荡,没有寻常女子的羞怯。
“独工头,我敬你一杯。”
“感谢你和兄弟们修的路,我们厂里的布,如今运出去快多了,我们的工钱也跟着涨了些。”
独眼龙愣了一下。
旁边的刘管事见状,连忙笑着介绍:“独工头,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们纺织厂的张会计,叫张晴。别看她是女流,算盘打得噼啪响,五号厂房里几百号人的计件,产量,她一个人算得清清楚楚!”
独眼龙那只独眼猛地亮了起来。
他连忙指着旁边的空位,笑道:“懂算数?好!好啊!”
“快坐,快坐!一起喝两杯!”
张晴也不扭捏,大方落座。三人就着火锅的余温,相谈甚欢。
……
千里之外,夏都,皇宫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夏启凌身着一袭常服,刚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
一名太监走进御书房,跪在地上,禀报道:“陛下,北州王,送来三个麻袋和一封亲笔信,说是…送给陛下的礼物。”
夏启凌放下朱笔,喃喃自语道:“老九,又搞什么名堂?”
“将东西,给朕抬进来。”
很快,三名禁军将麻袋抬了进来,放下后退出御书房。
太监将信,呈到夏启凌面前。
夏启凌拆开信封,抽出信纸。
看着看着,双眼猛然瞪大。
他起身,快步走到那三个麻袋前,捏着信纸,将信又从头到尾反复看了三遍。
夏启凌确定,信上的内容后,哈哈大笑道:“好……好个老九!不愧是我北夏的麒麟儿。”
“来人!”
“速传户部尚书张居廉,即刻入宫觐见!就说朕有天大的事要与他商议,让他跑着来!不得有误!”
“再取一盆炭火来!要烧得最旺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