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送满哥儿出嫁后,小两口也开始过自己的日子了。
今年自家田地种的多,向烽上山打猎的时间都变少了,他总是心疼云乐,不想把活计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要不咱们还是买头驴回来吧?”
向烽把这两天猎到的猎物卖出去后,把钱袋递给云乐,他没接,反而说起了买驴子的事。
“之前抓的獐子加上那些野鸡野兔,还有帕子,香囊,怎么也够十两了吧?够买一头了!”
向烽点点头,“够!光獐子就卖了十八两,其他七七八八八的一共卖了三两多呢!”
“行,那咱们就去买头驴吧!正好今年的菜也要上来了,吃不完,咱们可以去镇上卖!”
他们今年又开辟了四块菜地,加上去年的,一共六块,韭菜,青菜,菜瓜,丝瓜,茄子,豇豆这些常见的蔬菜都种了。
他们家现在可不缺蔬菜吃呢,不仅不缺,还多呢。
就拿韭菜来说,头茬的韭菜他们吃不完,还给云茂山和自己大哥,二哥他们都送了!
“行,那咱们明天去县城的牲畜市买,车架也一起买上。你和我一起吧,也很久没去县城逛逛了!”
云乐一听也心动了,自己三月份去了县城给满哥儿选了布,就再没去过了,春耕都是和老天爷抢时间的,哪有空余时间去县城逛啊!
“行!咱们一起去!”
见小哥儿答应,向烽也长舒一口气,自己之前和云柏打听过,云乐的是五月十五的生日,距离这个日子也没几天。
之前就想带他去县城过生日的,还没想好怎么劝他,小哥儿自己主动提起来买驴的事了,也省得他多说了。
难得要去县城耍,云乐特意换上天水碧的长衫,让向烽也换了长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玩。
搭了村里去县城的牛车,一路摇摇晃晃,云乐却兴致勃勃,看着路边飞速后退的田野和树林,只觉得连空气都带着自由欢快的味道。
到了县城,两人直奔东市的牲畜市。这里气味不算好闻,但热闹非凡。牛哞马嘶,驴叫声此起彼伏,夹杂着贩夫走卒的吆喝和买主讨价还价的声音。
向烽是行家,目光锐利地扫过一个个牲口摊子,着重看牙口、四肢和精气神。
云乐跟在他身边,看着那些或温顺或倔强的大牲口,既好奇又有些敬畏。他不太懂这些,只安静地看着向烽与牙人低声交谈,伸手检查,那专注沉稳的侧脸,在喧闹的市集中显得格外可靠。
最终,向烽相中了一头三岁的青色公驴。那驴四肢结实,毛色光亮,眼神温顺又不失机灵,试走了几圈,脚步稳健有力。
讨价还价一番,最终以十一两的价钱成交了。向烽利落地付了钱,连同一套半新的车架一并买下。
牵着新买的驴车走出牲畜市,云乐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围着青驴转了两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鬃毛:“咱们家也有大牲口了!以后去县城、镇子上都方便多了!”
向烽看着他雀跃的样子,眼里含了笑,将缰绳递到他手里:“嗯,以后它归你管。”
时辰已近正午,向烽牵着驴车,却并未往城门口方向去,而是拐进了县城最热闹的一条街。
“咱们不回去吗?”云乐疑惑。
“不急,吃了午饭再回。”向烽说着,在一家看起来干净敞亮的饭馆前停下脚步,“就在这儿吃吧。”
云乐抬头一看,这“如意楼”在县城里也算小有名气,他以前只听人说过,还从未进去过。他有些犹豫:“这里……很贵吧?”
“偶尔一次,无妨。”向烽语气不容置疑,已将驴车拴好,示意他进去。
跑堂的伙计热情地将他们引到二楼一个靠窗的雅座。
窗外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屋内则清静雅致。
向烽接过菜单,熟练地点了几道菜:一道冰糖肘子,色泽红亮,软烂入味;一道清蒸鲈鱼,鲜嫩爽滑;一个荷塘小炒,清新解腻;还有一道云乐提过的、想尝尝的八宝鸭。
看着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桌,云乐又是惊喜又是心疼银子:“怎么点这么多?太破费了!”
向烽给他碗里夹了一块最嫩的肘子肉,声音低沉温和:“过两天就是你生辰了,今天正好在县城,算是提前给你庆祝!”
云乐猛地抬头,愣住了。他……他居然知道?还特意带他来下馆子庆生?自己都没打算主动说的!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鼻子有些发酸,心里却甜得像是浸在了蜜罐里。
“你……你怎么知道……”他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问过大哥。”向烽言简意赅,又给他夹了一筷子鱼,“尝尝,喜欢哪道,以后家里试着做。”
云乐低下头,大口吃着碗里他夹的菜,只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味的佳肴。他吃得腮帮子鼓鼓的,眼角眉梢却全是藏不住的幸福笑意。
吃完饭,向烽又带着他在县城里逛了逛,去布庄扯了几尺适合夏天做衣裳的细棉布,去杂货铺买了些家里缺的物什,还给云乐买了一包他多看了两眼的蜜饯果子。
夕阳西下,小两口才驾着新买的驴车,满载而归。
云乐坐在车架上,倚着向烽坚实的手臂,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只觉得风声、车轮声,连同身边人平稳的呼吸声,都汇成了一首最动听的歌。
驴车不好走后山小径回家,他们只能从村子里的大路赶回家。
驴车刚驶进村口,那精神抖擞的青驴和崭新的车架立刻就吸引了在村口大槐树下纳凉、闲聊的村民们的目光。
“哟!快看!是向猎户和乐哥儿!”
“嚯!买驴了?还带着车架呢!”
“这驴瞧着真精神!毛色油光水滑的,是好牲口!”
不少人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头标志着向家日子更上一层楼的青驴。有经验的老农伸手摸摸驴子的筋骨,连连点头:“烽小子眼光不错,这驴口齿轻,骨架大,是头能干的好牲口!拉车、拉磨都是一把好手!”
“乐哥儿,你们这可真是鸟枪换炮了啊!以后进城、走亲戚可方便多了!”
“就是,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瞧瞧这小两口,多般配,多能干!”
“向猎户能干,乐哥儿又会持家,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夸赞着,语气里满是羡慕和真诚的祝福。这年头,家里能添上一头大牲口,可是件顶有面子、顶实在的大事。
云乐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泛着红晕,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向烽虽然依旧话不多,但面对乡亲们的夸赞,也微微颔首回应,手下意识地护在云乐身侧,免得他被挤到。
就在这时,云乐的阿娘周晚慧也闻讯从家里赶了过来。她拨开人群,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小哥儿和儿婿,还有他们买的那头青驴。
周晚慧脸上瞬间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她走到驴车边,先仔细端详了一下青驴,满意地点点头:
“是好驴!烽小子会挑!”然后目光转向云乐,眼里是满满的欣慰和骄傲,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得微乱的发丝,“累不累?吃饭了没?”
“阿娘,我们不累,在县城吃过了。”云乐见到阿娘,语气更添了几分亲昵和撒娇的意味。
周晚慧看着眼前登对的小两口,想着他们从成亲到现在,买田地,种庄稼,如今又添了牲口,这日子一步一个脚印,过得蒸蒸日上,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她拍了拍云乐的手,又看向向烽,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喜悦和嘱托:“好,好!买了驴好,往后干活轻省些。你们小两口把日子过好了,阿娘就最高兴!”
向烽对着岳母,神情恭敬:“岳母放心。”
云乐往自己阿娘身后看了看,“我阿爹呢?”
“隔壁村的村长找他,他去隔壁村了!一会他回来,我让他去后山看看你们新添的大青驴!”
“好!阿娘,那我们先回去了!”
村里人多,云乐在县城带的蜜饯果子现在也不好拿出来,还是等自己阿爹到自己家,再让他带回家。
一回家,向烽和云乐就把驴牵到驴棚,又往石槽下面倒了水。
云乐看着后院的牲畜棚,有鸡鸭,猪,如今又添了一头驴,这可都是他们成亲以来挣下来的家业!他们俩可真厉害!
“走吧,我们也去前面收拾收拾,一会我给它喂点干草就行。”
周晚慧说的没错,云茂山回来听到云乐买了头青驴,溜达着就到后山这边来看了。
看着后院里吃着干草的青驴,拍了拍向烽的肩膀,满意的笑着。
向烽把人请到堂屋吃茶,一碗茶只喝了半口,云茂山想到今天说的事,眉头就不自觉地蹙起来。
“阿爹,我们买了驴你不高兴?怎么还皱眉头?还是我三哥闯祸了?要是他闯祸,你就打他出气,不要憋着!”
云乐看自家阿爹脸色不好,直接张口就来,一点都不顾忌自家三哥的死活!
“胡说什么呢!你三哥要是知道,肯定得打你!”
云茂山说了他一句,眼神又看向向烽。
“岳父找我有事?”
云茂山点点头,眉头还是没松开,
“我今天去隔壁村了,他们村长说村子里有野猪下山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