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雨立刻跟上,宋子旭也快步走了过来。
“对了杨主任,上次改装自行车的钱忘给你了,总共800块。”
曹大雨掏出一叠钱递过去。
“怎么多了100?”
杨建有些疑惑。
之前卫城东已经付了50块,剩下14人每人50,应该是700才对。
“这100是我和子旭的。”
曹大雨笑着解释。
“你们不用给,拿回去。”
杨建如醍醐灌顶。
他将钱如数归还给曹大雨和宋子旭。
二人虽想推辞,却在杨建坚持的目光中收下了款项。
出发!
杨建收起七百元,大步流星迈向厂长办公室。
片刻功夫,三人已至目的地。
他们在会客区落座,与杨厂长相对而坐。
今日请你们来,主要是表彰先前的锂电池研发成果。上级高度重视锂电池技术,决定增设锂电池生产车间。同时,本厂还将筹建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间。杨厂长说明来意。
太棒了!
曹大雨与宋子旭难掩兴奋。
一个锂电池项目竟能催生两个全新车间,这般影响力前所未有。
杨建气定神闲地聆听着。
他隐约察觉到后续安排,故而不急不躁。
经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任命杨建兼任两个车间的主任,全面负责锂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工作;曹大雨任锂电池车间副主任,宋子旭任电动自行车车间副主任。
这...
曹宋二人激动得语塞。
转眼间他们竟跻身管理层,这份荣耀足以让家人为之自豪。他们深知,这一切都承蒙何人恩泽。
厂里还将对你们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每人一千元奖金及各类票据奖励。可有异议?杨厂长征询道。
没意见!绝对没意见!
曹大雨和宋子旭连声应道。
能获得厂级表彰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荣耀,此刻的喜悦难以言表。
杨厂长的目光转向沉默的杨建。
毕竟上次的表彰曾给这位年轻人带来不少困扰。
“没关系,研发这种事情,他们想学也学不会。”
杨建淡淡回应。
多次广播后,大家早已习惯,对杨建也没什么意见,更何况研发的事他们根本不懂。
“好。”
杨厂长点点头。
“等两个车间建好,你可以减少对一车间和研发部的投入,重点抓新车间的生产。”
他直接说道。
显然,锂电池和电动自行车车间的稳定是他的首要目标。
“没问题,杨厂长!”
杨建爽快应下。
车间建成还需要时间,足够他安排好一车间和研发部的工作,没什么可担心的。
“那就这样。”
杨厂长再次点头。
“没别的事,你们先回去吧。”
他挥了挥手。
“好!”
曹大雨和宋子旭满脸笑容地离开。
杨建也迈步走出办公室。
担任新车间主任虽有些压力,但他有信心应对。
“杨主任,这次多亏你,我们才能有这么大的成绩!”
一出门,曹大雨就感激道。
“杨主任,谢谢你!”
宋子旭也跟着道谢。
“小事。”
杨建摆摆手。
这两人一直在研发部协助他,获得奖励也是理所当然。
“杨主任,回头我找找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一定送你!”
曹大雨热情说道。
“巧了,我爹有株千年人参,我拿来给你!”
宋子旭插话道。
“真不用,这是你们应得的。”
杨建连忙拒绝。
杨主任见两人那副架势,似乎家里若反对就要把东西偷出来硬塞给他。这番他实在承受不起,万一被当成窃贼抓起来可就麻烦大了。
杨主任别担心,出了事有我们担着。曹大雨拍着胸脯保证。
就是!宋子旭连忙帮腔。
真不必这样。杨建再次婉拒。
眼见两人态度坚决,他叹了口气,不得不叮嘱道:千万别偷偷从家里拿东西,必须和父母商量。他们不同意的话,就别往我这儿送。
您就放心吧!二人异口同声。
杨建只好岔开话题:接下来你们要担任车间副主任,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回去整理些资料,你们务必在这段时间内掌握好。
明白,杨主任!两人神色肃穆地点头。这不是儿戏,即将走上领导岗位,谁都不想出差错。
三人边走边聊回到研发部时,厂区喇叭突然响起:
各位同志好,我是播音员高玥。现在要通报表扬杨建、曹大雨、宋子旭三位同志...
他们研发成功的锂电池为厂里作出重大贡献。经厂领导决定,奖励现金1000元及各类票据,并任命三人分别担任新设立的锂电池车间和电动自行车车间主任职务...
广播详细介绍了三人的科研成果,同时宣布了轧钢厂即将新增两大车间的规划。
与此同时,那些太子爷们都心服口服了。
车间瞬间沸腾了。
杨建调任研发部短短时日,竟成功研制出锂电池,不仅收获千元奖金,更获得全厂通报表扬,着实令人惊叹。
杨工真是了得,刚到研发部就做出这么大成绩!
可不是嘛,连锂电池都搞出来了!
这奖金抵我三年工资了,真眼红!
听说他指点过的16名初级钳工,全都破格晋升了中级。
能跟着杨工学技术就好了!
众人交头接耳,话里透着羡慕,更盼着能拜入杨建门下。倒是曹大雨和宋子旭,没掀起什么波澜。
新车间筹建的消息不胫而走,又掀起一阵骚动。新增两千个岗位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家里待业的子弟终于能端上铁饭碗,娶媳妇盖房子都有了指望。
有人开始盘算门路,想方设法要给子女谋个职位。毕竟工作分配权在街道办手里,光等着可不成。
研发部里,卫城东一帮人彻底傻了眼。曹大雨他们跟着杨建搞项目,不仅上了光荣榜,居然直接当上了车间副主任。
跟杨建干项目竟有这么大甜头...卫城东喃喃自语。其他人眼里闪着精光,各自打着算盘。
见杨建三人进门,众人齐刷刷起身上前。
杨主任,给您道喜了!
杨建获奖后众人纷纷祝贺
办公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一群同事围拢过来,争相向杨建表达祝贺。
恭喜杨主任获奖!
真是太棒了!
赞扬声此起彼伏。
周围的同事们都清楚这份荣誉应当归于杨建。因此没有人向曹大雨和宋子旭表示祝贺。这让两人面色十分难看,却也无可奈何。
多谢各位。
杨建面带微笑,谦逊地回应着大家的祝贺。
这时卫城东率先提出请求:杨主任,您下次开展新项目时,让我们也参与吧,哪怕是打杂的工作我们也愿意。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众人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工作,神情热切地希望能加入杨建的项目团队。
然而杨建答道:目前仅有一个钳工机械稳定性改进项目,工作量不大,有曹大雨和宋子旭帮忙就够了。以后有其他项目时,会考虑大家。
众人闻言都难掩失望。卫城东不愿放弃,继续争取:杨主任,您看能不能专门安排个项目让我们参与?其他同事也跟着附和。
面对大家的热情,杨建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回去考虑下。现在大家可以先去资料室补充专业知识,为将来参与项目做准备。
太好了!卫城东二话不说,转身就朝资料室快步走去。
众人纷纷跟进了资料室,随手翻阅起书籍,个个全神贯注,埋头苦读。
这一幕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要知道,就算是郭刚都指挥不动这群人,研发部的口碑就是被这么搞砸的,连杨厂长都动过撤销部门的念头。
杨主任,要不我们也去学学?曹大雨问道。
宋子旭也抬头望向杨建,等他发话。
你们先去学着,回头我会专门整理锂电池和电动自行车的资料,到时候你们重点啃这些就行。杨建解释道。
他得为新车间的事提前铺路。
等这俩人学出个样子来,他就能当甩手掌柜了。
两人痛快应下,转身钻进资料室用功去了。
杨建回到办公室,埋头给两人准备资料。改造钳工设备的事暂时搁置,等资料整理妥当再动手也不迟。
一晃神,两份资料已准备就绪。
时间转眼到了下午三点多。
大雨,子旭,资料拿好,我得去车间了。杨建站在办公室门口吆喝。
来了!
两人小跑着迎上来,接过资料连连道谢。
多谢杨主任!
客气啥!
杨建挥挥手转身离去。
刚到车间,吕水田就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杨主任,恭喜!
此刻他对杨建佩服得五体投地。
才去研发部多久,就闹出这么大动静,愣是让厂里新开了两个车间,更绝的是还让杨建兼任两个车间主任。
这份能耐,夸都不知道怎么夸了。
吕主任说笑了,纯粹是运气好。
杨建摆摆手,脸上写满谦虚。
院子里透着莫名的冷清。杨建拎着刚从供销社买来的菜,耳边突然响起一个热络的声音。
杨主任嘴巴伶俐是本事,可不仅仅是运气好。吕水田微微欠身,眼里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暗叹——既有工匠的巧手,又有教导的慧心,如今连研发也令人惊叹,简直是个奇才。即便是古时文武双全的名士,也不过如此吧。
杨建嘴角扬起淡淡的弧度,转身走向车间。所经之处,工人们纷纷向他道贺。他被授予了两间新车间主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厂。
杨主任,有件事...谢全才趁着四下无人凑近,压低声音:我想问问,能不能把我家那不成器的侄儿安排进新车间?二十三岁的人了,整天游手好闲...
让他来找我吧。杨建爽快应下,不过要等车间筹建完毕才能正式上岗。
谢全才顿时眉开眼笑,仿佛终于能给兄长一个交代。
这事先别张扬。杨建叮嘱道,省得大家都来找我说情。
返程时暮色已沉,杨建将高玥安全送到家,才折返四合院。路过供销社时顺手买了些菜蔬,刚迈进院门,就撞见了守候多时的闫阜贵。对方满脸堆笑迎上前,像是专程等他一般。
杨建回到大院时,迎面碰上了闫阜贵。
杨主任,您下班啦?
三大爷,今儿这是唱的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