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乡的事情告一段落,凌薇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青竹村。然而,就在她动身前夕,数匹快马顶着秋日的凉风,疾驰入了杨柳乡,带来了京城的紧急旨意。
传旨的是一位面容肃穆的内侍和几名禁军侍卫,径直找到了暂居于此的萧玦。
“摄政王接旨!”内侍展开明黄的绢帛,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萧玦与凌薇对视一眼,撩袍单膝跪地。凌薇及一众乡绅百姓也连忙跪伏在地。
旨意内容简洁而紧迫:北狄边境异动频繁,似有大规模犯边之意。朝中军务繁杂,需摄政王即刻返京,主持大局,以安社稷。
内侍宣读完旨意,语气缓和了些,对萧玦道:“王爷,陛下和朝中诸位大人都盼着您早日回京。边关军情如火,耽搁不得。”
萧玦面色沉静,接过圣旨,淡淡道:“臣,领旨。”
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京中的政敌虽暂时被他压制,但边关的威胁始终存在,皇帝年幼,能倚仗的也只有他这位皇叔。他之前能在此停留这么久,已是极限。
众人起身后,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乡绅们敬畏于萧玦的身份和京中来的旨意,不敢多言。凌薇站在一旁,看着萧玦挺拔却莫名透出几分孤寂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该来的,终究来了。
萧玦打发走了内侍和侍卫,转身看向凌薇。他的目光深邃,仿佛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化作一句:“我要回京了。”
凌薇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嗯,军国大事要紧。”
两人回到暂居的院落,屏退了左右。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离愁别绪。
“北狄此次来势汹汹,恐非小打小闹。”萧玦看着凌薇,语气凝重,“我此去,短则数月,长则……可能需一年半载。”
凌薇的心微微一沉。战争无情,即便知道他武功高强,谋略深远,但战场上刀剑无眼,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她压下心中的担忧,抬头迎上他的视线,眼神清澈而坚定:“你放心去。京城局势复杂,边关凶险,一切小心。我在这里,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继续做我该做的事。”
她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两个小巧的白瓷瓶,递给他:“这瓶是加强版的伤药,效果比你之前用的更好。这瓶是解毒丸,能解百毒,关键时刻或可保命。”这些都是她用空间里的高级药材和现代医学知识精心炼制的,效果远非寻常药物可比。
萧玦接过瓷瓶,指尖触及她微凉的指尖,心中一动,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心滚烫,带着薄茧,包裹着她纤细的手指,力道大得几乎让她感到疼痛,却又奇异地让人安心。
“凌薇,”他唤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沙哑,“等我回来。”
没有华丽的承诺,没有缠绵的告别,只有最朴素的四个字,却承载了千钧的重量。
凌薇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她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好,我等你。”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约定。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承诺,是跨越距离和时间的信任与等待。
“青竹村的事,我已安排妥当,不会有人敢来打扰。你有任何困难,可凭令牌调动我在附近的势力。”萧玦细细叮嘱,“京城……若有机会,我会接你过去。”
凌薇微微一笑:“不必担心我。京城那个地方,等你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去。”她的话语中带着自信,并非依附,而是并肩。
萧玦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心底。他知道,她不是需要被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而是能与他一同翱翔九天的鹰。这份认知,让他既骄傲,又有些不舍。
最终,千言万语,都融化在彼此交织的、深沉的目光之中。
离别的时刻,终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