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润物,望江楼上的那一番关于天下、民心、志向的畅谈,如同一坛陈年佳酿,余味悠长,在张珩、刘备、关羽三人心中久久回荡。酒酣耳热之际,彼此间的称呼已从客气的“公子”、“兄台”变为更显亲近的“承霸”、“玄德”、“云长”。三人相谈甚欢,直至雨势渐歇,方才约定他日再聚,各自离去。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楼下靠窗的角落里,一个高大的黑影将他们的谈话,尤其是最后那几句豪情壮志,听了个七七八八。
正是张飞。
他那日被张珩的神力与气度所折,心中一直念念不忘。今日恰巧来这望江楼饮酒解闷,刚在楼下坐定,便隐约听到楼上传来熟悉的声音(张珩的声音他印象深刻),似乎还在谈论什么“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之类的话语。他好奇心起,便凝神细听,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心潮澎湃。
楼上那三人,一个是他新近佩服、神力惊人的张珩;一个听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言语间忧国忧民,气度不凡(刘备);另一个声音沉稳雄浑,自带威严,所言皆合他心中侠义之道(关羽)。这三人聚在一起,所谈绝非寻常!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大丈夫当如是也!” 张飞心中那股被压抑已久的豪情瞬间被点燃。他本就是性情中人,最重英雄好汉,听闻此等志向,只觉得浑身血液都热了起来。
待得楼上三人散去,张飞再也按捺不住。他几步冲出酒楼,恰好看到张珩还未走远,正与那位红脸长髯的大汉(关羽)以及那位耳垂硕大的儒雅青年(刘备)在街角拱手作别。
“张兄!留步!” 张飞声若洪钟,大步流星地追了上去。
张珩闻声回头,见是张飞,微微有些意外,但见其脸上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种急切与兴奋,便停下脚步。刘备和关羽也停下,疑惑地看向这位气势汹汹奔来的黑脸大汉。
张飞跑到近前,先是对张珩抱了抱拳,然后目光灼灼地扫过刘备和关羽,最后又定格在张珩身上,声音因激动而更加响亮:“张兄!俺方才在楼下,隐约听到你们楼上说话!说什么‘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可是真的?!”
刘备与关羽对视一眼,眼中皆有讶色。刘备上前一步,拱手温和道:“这位壮士是?”
张飞这才想起还未通名,连忙道:“俺叫张飞,字翼德,便是这涿县开肉铺的!前几日与张兄有些误会,已冰释前嫌!” 他简单带过与张珩的冲突,重点急切地问道:“你们方才所言,可是真心?真欲在这乱世做一番事业?”
刘备见张飞相貌雄异,气势逼人,且言语直率,心中已有几分好感,便坦然道:“备乃刘备,字玄德。这位是关羽,字云长。适才与承霸兄所言,确是备与云长、承霸心中所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我辈既有所能,自当挺身而出,虽力微势薄,亦不敢忘匹夫之责。” 他语气诚恳,目光清正,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关羽亦微微颔首,丹凤眼中精光一闪,算是默认。
张飞听得刘备自报家门,又见关羽气度威严,心中更喜,猛地一拍大腿:“好!说得好!俺老张也是个粗人,但最敬重你们这样的好汉子!这世道,俺也早看不下去了!若几位不弃,俺张飞愿效犬马之劳,跟着你们一起干!”
他这话说得直白热烈,毫不拐弯抹角,让刘备和关羽都是一怔,随即心生感慨。没想到一次酒楼闲谈,竟能引来如此一位豪杰主动投效。
张珩在一旁微笑看着,心中明镜一般。历史的惯性果然强大,刘关张的相遇以另一种方式提前上演了,而自己,也成了这其中的一份子。
“翼德兄豪气干云,我等求之不得。” 刘备反应过来,大喜过望,连忙拉住张飞的手,“能得翼德相助,实乃幸事!”
四人站在街角,一时间竟有些意气风发之感。张飞更是兴奋得满脸放光,看看刘备,又看看关羽,最后目光落在张珩身上,那股被神力压制的不服输的劲头又冒了上来。
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对张珩道:“张兄,那日市集之上,俺老张力气输给了你,心服口服!不过……” 他话锋一转,环眼中战意升腾,“力气大不代表武艺就高!俺老张这身武艺,也是自幼打熬,等闲十来条汉子近不得身!俺想正式向张兄讨教几招,拳脚兵器,都比划比划!也让玄德兄和云长兄做个见证,看看咱涿县儿郎的本事!如何?”
他这话虽仍有争强好胜之心,但已无之前的恶意,更像是武者之间的切磋较技,带着一股纯粹的豪迈。
刘备和关羽闻言,都看向了张珩。他们虽见识过张珩谈论天下时的见识气度,但对他的武艺却一无所知。而张飞一看便是勇猛绝伦之辈,这场比武,定然精彩。
张珩看着张飞那充满期待和战意的眼神,知道这一战在所难免,也是进一步折服这位猛将、展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他朗声一笑,豪气顿生:“既然翼德兄有此雅兴,张某敢不从命?便依翼德兄所言,三日后,在我家庄后院校场,你我切磋一番,拳脚兵器,点到为止!”
“好!痛快!” 张飞大喜。
刘备抚掌笑道:“妙极!届时备与云长定当到场,为二位贤弟助威!”
关羽亦抚髯点头,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关某亦想一观二位高招。”
约定既成,四人相视而笑。夕阳的余晖将四人的身影拉长,投射在涿县的青石板上。一场即将震动涿郡的校场比武,就此定下。而刘、关、张、张(主角)四人核心集团的雏形,也在这夕阳之下,悄然凝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