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夏和萧烬回到萧府,径直走向书房。一进书房,时安夏便坐到桌前,摊开边关地图,说道:“萧烬,朝堂之上分歧已现,裴璟和时若雪又在捣乱,我们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萧烬点头,走到她身边,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裴璟与游牧部落勾结的更多证据,以及他下一步的计划。”两人陷入沉思,气氛凝重,一场新的挑战似乎已悄然降临。
第二日,时安夏与萧烬早早来到朝堂。朝堂之上,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众人的目光不时交汇,带着审视与揣测。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严肃,开口道:“昨日关于边关应对之策,众爱卿各执一词,今日便继续商讨,务必定下良策。”
时安夏率先出列,盈盈下拜后说道:“陛下,臣妾依旧认为,加强边关防守与派遣使者谈判双管齐下,方为上策。如今我朝内有纷争,外有强敌,贸然出兵,胜负难料,且百姓又将陷入战火,苦不堪言。”
王尚书立刻站出,满脸怒容,大声反驳:“时安夏,你一再主张防守谈判,莫不是心中有私?我大楚向来兵强马壮,主动出击方能彰显国威,怎能向那些蛮夷低头?”
时安夏面色沉静,不卑不亢地回应:“王尚书,防守谈判并非低头示弱,而是审时度势。如今边关局势不明,若盲目出击,一旦中了敌人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萧烬站了出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臣附议王妃所言。主动出击看似勇猛,实则风险巨大。北方游牧部落擅长骑射,且熟悉边关地形,若我军深入敌境,补给线拉长,极易遭到偷袭。而加强防守,可凭借边关要塞之险,消耗敌军锐气。同时派遣使者谈判,若能成功,便可避免生灵涂炭,此乃万全之策。”
萧烬的声音沉稳有力,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朝堂的舆图上比划着,详细分析着主动出击和防守谈判的利弊。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听着萧烬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论据,不禁微微点头。
裴璟见状,心中暗急,站出来冷笑道:“萧烬,你不过是与时安夏狼狈为奸,妄图借此巩固你们的势力罢了。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用处。”
萧烬目光如电,直视裴璟,毫不退缩地回应:“裴璟,你休要在此胡搅蛮缠。今日讨论的是边关大事,容不得你在此混淆视听。你若有更好的计策,不妨说来听听。”
裴璟被萧烬怼得一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时若雪见势不妙,赶忙站出来打圆场:“各位大人,此时不应相互指责,而应共同为陛下分忧。只是萧烬与王妃的计策,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然而,此时朝堂上已有不少官员被萧烬的分析所打动。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萧烬与王妃所言有理。如今边关局势复杂,不可贸然行事,防守谈判确为可行之计。”
随着这位官员的表态,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支持时安夏的策略。守旧势力的官员们见状,脸色愈发难看,但却无力反驳。
皇帝看着朝堂上局势的转变,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便依萧烬与王妃所言,加强边关防守,同时派遣使者与游牧部落谈判。此事就交由萧烬与王妃负责,务必妥善处理。”
时安夏和萧烬相视一眼,心中一喜,赶忙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
朝堂下,裴璟和时若雪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毒。裴璟低声对时若雪说道:“哼,他们别想得逞,我们定要在这个过程中搞些破坏。”时若雪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虽然应对策略确定,但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裴璟和时若雪又是否会在这个过程中搞破坏,时安夏和萧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