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很快就回来了,说牛车已经租好了,租的一日,明日一清早喂饱了便会牵过来,说完他便回了书房。
周氏喂完了鸡将鸡召回笼也一头扎回了房里,每个人都很忙,就她闲着,从前在赵家不得闲她想闲着,如今真闲着她又不自在了。
后院周氏已经给她烧好了洗澡水,她痛快的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服也去了宁清的书房。
“你不困吗,怎么不去睡觉?”
赵晴看了看外头的天,也才刚刚黑而已,她扯了扯自己的衣服,“娘给我做的衣服正合穿,怎么就做得这么合适?”
“你比我身量略低,稍收一收就可以了,我娘的女红可是很好的。”
“今日看到那布扁我便看出来了,换做是我肯定舍不得卖。”她走过去看了看书桌,“这桌子还算长,收拾收拾应该能坐下一个我吧。”
宁清听闻忙起身将桌上的书跟纸收了收,随后从旁边挪了个凳子,“你要今日就开始学认字吗?”
“睡得太早我总感觉时间都白白浪费了,白日没空,晚上学也不错。”赵晴在他身边坐下,“你找篇文章,当我面指着读一遍,剩下的我自己来记,不打扰你。”
宁清在书柜翻书的手顿了顿,他原本还想给她找儿时的启蒙书,没想到她居然这样要求,“只读一遍你能记住?”
读一遍自然记不住,她得用自己的文字标注啊,她看了看桌上悬挂的毛笔,这玩意儿怕是不好掌握,“你等我一下。”她跑去后院灶房,翻了一根烧到一半的细柴枝,也顾不上干净不干净拿着柴枝又回了书房。
“给我一张纸,你用过的就行。”
宁清疑惑的翻了一张纸给她。
“好了,你找本书挑篇文章读吧。”
宁清从书架拿了本札记,翻开第一页摊在她面前,随后沿着上面的文字逐一读了下来,就见赵晴一边听一边写一边点头,有时快了便让他停顿,整面读完,她也差不多写完了。
宁清看了看她纸上写的东西,不由的皱眉,“你写的这些是什么?”
赵晴拿起纸满意的看了看,“我自创的文字,我自小喜欢瞎想,便想着如何把东西都记下来,便创了一套只有我自己懂的文字,今日算是派上用场了 ,我两边一对照就知道书上的字是什么意思,记下来也就认识了。”
宁清十分意外,“你还会自创文字!”,他伸手拿过赵晴手上的纸仔细瞧了瞧,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红茶,你写的这些字是有规律的吧,有些居然与正统的文字有些相似呢,你太厉害了。”
牛皮吹大发了,赵晴心虚的笑了笑,“都是凑巧,可能有些是在镇上看到人家的牌匾便记在了心里。”她一把夺回纸,“这炭枝写的字容易花还脏手,别把你这处弄脏了,好了,我走了,书借给我回屋记,不在这处打扰你呢。”
宁清本想再看看,赵晴不给机会,拿了纸跟书便跑回了对面房。
宁清再次摇了摇头,要是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以红茶的天赋肯定有机会中举,想到这里,他沉心坐了下来,学习的机会不易,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行。
回到房里的赵晴将纸跟书放在了桌子又调亮了灯,不过是变换了比划的字儿,原理大同小异,那么多不认识的英语单词都硬记了,她就不信这些能难倒她。
她对着字边念边在桌上用手指书写,整个记了一遍之后又开始一个一个的拆写,觉得差不多了她又拿着书去找宁清写第二页,一面也就差不多30多个字,跑了三次觉得数量差不多了她才没有继续跑。
灯光昏暗,记到后面她眼睛发涩打起了瞌睡,宁清那边还没有收工的意思,她这才知道他每日看书看得这么晚,最后她实在捱不住自己先睡了,等一觉醒来天已经露出了肚白色,身边空无一人。
她跑到书房,“你昨日没睡?”
宁清笑了笑,“才刚起,时间还早,你还能再睡半个时辰。”
赵晴不好意思的打了个哈欠,“你什么时候睡的我都不清楚,起这么早我还以为你没有睡呢。”
周氏听到声响从房里走了出来,“红茶起来了?”
“娘,起来了,我去洗漱,今日的衣服我来洗。”她刚走出后门就看到了晾在院子的湿衣服,“娘,你怎么这么早衣服都洗了!”
“今日不是要出门吗,我想着早些把活儿干了别耽搁了时间,衣服我是搬到河那边洗的,洗得快,你洗脸漱口吧,我去给你们煮些早食一会儿吃了走。”
她这边刚漱完口前头院子便有人喊周嫂子,灶房忙活的周氏又急急忙忙的去了前院。
等她洗完脸,周氏回来告诉她牛车已经拴到院子了,随时可以出发。
赵晴只感叹农村人是真勤快,她还觉得自己起得早,人家已经干完活了。
一家三口走在路上,周氏在前面娴熟的赶着车,赵晴跟宁清坐在后头。
“昨日的那三页字你记下了?”宁清看着她表情疑惑。
赵晴笑着点了点头,“这两日算是记得,若是不练过两日怕就不一定记得了。”见宁清半信半疑的样子,她拿过他的手,将他掌心向上,“你要是不信你就考考我,我就当是帮我练习了。”
宁清看着自己的手心,“我出字可是打乱了出,可不是从头开始。”
“你随意。”赵晴自信满满。
宁清于是按着书本有的字一个一个的报出来让她写,让她惊讶的是赵晴居然真的一个个完好无误的写了出来,虽然有些的字要想许久,但是却没有写错一个字,他吃惊的看着赵晴,“你真的都记下来了?”
赵晴得意,“我说了嘛,暂时都记得,但是要勤记,不然过几日就混了。”
“红茶!”宁清一把抓住她的手,“我觉得你可以与我一起读书而不仅仅只是识字,你天赋这么高学习速度这么快,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同窗刚开始学时能有你这样的进度,不出时日你定是能让人刮目相看的。”
赵晴“呵呵”傻笑,“还是算了吧,比起读书我对赚钱更感兴趣,咱家有你一个读书人就够了。”她没有读过古代的书,按宁清说的差不多要从头学起,又不考科举,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