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的深夜,烛火在冰屋内跳动,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冰墙上轻轻晃。屋外的寒风似乎也倦了,呼啸声弱了许多,只偶尔卷着几粒冰碴掠过营地,落在轩辕阵光罩上,发出 “嗒” 的轻响,反倒衬得这夜愈发安静 —— 这是决战前的最后一夜,明明该养精蓄锐,众人却都没什么睡意,各自坐在角落,心事在烛火中明灭。
悠悠坐在冰桌旁,指尖轻轻擦拭着蛇纹法器的杖身。青铜杖上的蛇纹被擦得发亮,杖头嵌着的轩辕剑残片泛着冷光,让她想起巴国老家屋前的那棵老槐树,树皮上也有这样深浅不一的纹路。她摩挲着杖尾,小声呢喃:“等封了渊,就回巴国看看,不知道族人们好不好,要是能让他们看到,我也能帮着守护山海界了。” 说着,她将脸轻轻贴在法器上,仿佛能从冰凉的青铜上,感受到一丝家乡的暖意。
楚楚坐在她对面,掌心托着泪晶,淡蓝的灵光映着她的眉眼。泪晶里偶尔闪过几帧模糊的画面 —— 是氐人国的深海珊瑚林,是族人们围在一起唱灵歌的样子。她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划过泪晶:“要是族人们还在,肯定会为我骄傲的,他们总说氐人国的水灵能净化一切,明天,我就要用这力量,把混沌彻底封在裂隙里。”
银月悄悄挪到楚楚身边,轻轻靠在她的腿上。她掌心的火脉印记泛着柔和的金红,没有之前战斗时的炽烈,只够暖手 —— 她见楚楚的指尖有些凉,便主动将手伸过去,握住她的手腕。金红的暖意顺着指尖传递,楚楚低头笑了笑,伸手摸了摸银月的头发,动作温柔得像在安抚小妹妹。
青璃则站在冰屋门口,望着青丘方向的夜空。那里的星星比极北更亮,她想起狐帝递给青墨灵脉玉时的嘱托,想起师兄们训练时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弯了弯:“谢谢狐帝,谢谢青丘的所有人,要是没有你们的支援,我们说不定还在为灵脉发愁。明天,一定不让你们失望。” 她说着,将狐族灵脉玉握得更紧,玉面的淡青与夜空的星光相映。
玄风坐在南阵的轩辕剑残片旁,蛇尾轻轻缠在石台腿上。他望着剑上的冷金,想起玄辰送他离开轩辕国时的样子,想起长老说 “别辱黄帝威名” 的嘱托,眼神变得坚定:“玄辰长老,我会守住轩辕剑,守住封渊阵,绝不让混沌再危害山海界,也不让您和族人们失望。”
“大家来喝点月华泉水吧,暖身子,还能补点灵脉。” 楚楚起身,从月华囊里倒出泉水,倒进冰制的小壶里,放在烛火旁加热。不一会儿,泉水便冒起热气,她给每人倒了一碗,递到面前。悠悠接过,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之前的紧张感消散了不少。
悠悠也从怀中掏出几枚木灵符,分给众人:“这符能防夜袭,要是有残兽靠近,会自动亮起来,大家睡觉时放在枕边。” 青璃则从狐卫那里拿了些狐族点心,是用青丘特有的灵果做的,分给众人:“垫垫肚子,明天决战耗体力,别空腹。”
玄风见气氛缓和,便坐在冰桌旁,给大家讲起轩辕国的故事:“很久以前,黄帝曾带着轩辕族对抗混沌,那时混沌主使还没被封印,黄帝用轩辕剑斩破混沌气,在极北设下第一道防线……” 他讲得很轻,像在说一件遥远的往事,却让众人听得入神。银月靠在楚楚腿上,听着听着,眼皮渐渐沉重,火脉印记的光也弱了些,慢慢睡着了,呼吸变得均匀。
“营地外太安静了,连残兽都不靠近了。” 青墨走进冰屋,眉头皱着,“这不是好事,残魂肯定在裂隙里蓄力,明天的决战,比我们想的还要难,大家赶紧养足精神,别硬撑。”
众人点头,商量好轮流守夜:第一班悠悠,第二班青墨,第三班玄风,剩下的人抓紧时间休息。楚楚小心地将银月抱到铺着皮衣的冰床上,给她盖好,然后自己也靠在旁边,闭上眼休息。
悠悠拿着蛇纹法器,坐在营地外的冰坡上守夜。夜风吹着她的头发,她却不觉得冷 —— 法器的青温和火脉的余温裹着她。忽然,她瞥见裂隙深处泛着淡淡的金光,像有灵脉在流动,却没有丝毫混沌气的恶意。她凑近看了看,发现玄图的灵脉桩也泛着微光,不由得笑了:“应该是五族的灵脉在靠近,玄图在和它们共鸣呢,明天,肯定能成功。”
她握紧法器,望着裂隙的金光,心中的信心更足了。极北的夜依旧安静,但这安静中,不再只有压抑,还有即将到来的希望 —— 决战的黎明,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