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九芽脱身
计划已然布下,如今只看那狗男人是否守诺。
这三日对李晴儿而言,漫长如岁。他若守信,她便能逃出生天,从此海阔天空,再不必困于闺阁婚嫁之扰;他若背信,那便是死路一条,万事皆休。
无事可做,李晴儿回想着这八年来的事情,张姨娘的爱、嫡母的庇护、嫡姐的真心相待、九芽的惟命是从,不由得笑了起来。如果事情真得败露,迎接她的大概就是病逝,白捡了八年的时光,也不算亏了。
到了约定的第三日,李晴儿天未亮透便已起身,静候前院消息。从辰时等到午时,外间依旧毫无动静,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终是忍不住低叹一声,暗骂:“男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言而无信的狗男人。”
草草用过午膳,她几乎已不抱希望。连最简单的条件都未能兑现,其他更是镜花水月。看来那狗男人是靠不住了,她必须另谋生路,否则一旦失贞之事泄露,以她那凉薄父亲的做派,为了所谓家风,定会毫不犹豫地了结她。
未时末,事情竟峰回路转。嫡母院中的一个小丫鬟前来传话,说前院来了一对老夫妇寻亲,主母请她带着九芽过去一趟。
李晴儿心中一亮——那狗男人,总算还做了回人。
她即刻带着九芽赶往前院花厅。只见一对两鬓斑白的老夫妇正焦急地向外张望,神情殷切。李晴儿心下暗忖:这人找得倒是逼真。
嫡母王氏将情形简单说了一遍。原来九芽是六岁时由府中管事从人牙子手中买回的,那时她年纪尚小,只记得自己被拐至此,家乡何处早已模糊。恰逢李晴儿选婢女,见她可怜便留在了身边。当时李晴儿也不会取什么雅名,问了小姑娘本名,便依旧唤作“九芽”。眼前这对老夫妇说,他们走失的女儿乳名正是九芽,多方打听才寻到李府,说是若此番再找不到,他们也无力再寻了。老夫妇哽咽着描述女儿的特征,尤其提到左肩有一颗豆粒大小的胎记——竟与九芽身上的丝毫不差。
见九芽点头确认了自己肩上的胎记,两位老人顿时老泪纵横,泣道苍天有眼,终是找到了女儿。九芽则愣在原地,一脸无措。
李晴儿适时对王氏说道:“母亲,九芽离家时年纪太小,怕是记不清父母容貌了,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常情。请容女儿先带她回去安抚几句,问问她的想法,暂且请二老在此稍候。”王氏素来宽和,自是应允,那对老夫妇也连连点头。
回到院中,李晴儿抓紧时机低声交代九芽:“一切按原计划行事。”她将早已备好的首饰细软塞给九芽,让她务必安心在客栈等待,自己不出十日必去与她汇合。九芽红着眼圈用力点头。
二人重回花厅,李晴儿向王氏恳切陈情:“母亲,九芽能骨肉团圆是天大的喜事。女儿恳请母亲准她随父母归家,安享天伦。女儿的卖身契也已带来,望母亲成全。”王氏本就是心善之人,见她说得在情在理,当即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