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烛火跳动得很不规律。
黛玉跟在太子身后走进去,就看到皇帝半靠在龙榻上,脸色灰败得像一张旧纸。李公公守在旁边,眼眶通红。
“父皇。”太子快步走过去,声音都哑了。
“别哭丧着脸。”皇帝挥挥手,“朕还没死呢。”
话虽这么说,但他说话时的气息已经弱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
黛玉站在门口,静静看着。
她开启灵瞳,扫了一眼皇帝的气息。
龙气溃散,死气缠身。
不出三日。
“黛玉也来了?”皇帝转头看向她,“过来。”
黛玉走到龙榻前,屈膝行礼。
“不用行礼了。”皇帝咳嗽了两声,从枕下抽出两份黄绢,“朕的时间不多了,有些事必须交代清楚。”
他把其中一份递给太子。
“这是传位诏书。朕死后,你立刻拿去太和殿宣读。”
太子接过来,双手都在颤抖。
“还有这一份。”皇帝把另一份黄绢递给黛玉,“这个给你。”
黛玉伸手接过,入手时心里突然一沉。
诏书很轻,但上面缠绕的气息却重得吓人。
她指尖微动,灵瞳再次扫过。
龙气微弱,死气浓郁,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怨气。
黛玉心里咯噔一下。
这份诏书,本身就是个局。
“这是朕的罪己诏。”皇帝盯着她,“但你现在不能打开。”
“什么时候能打开?”黛玉问。
“等到最关键的时刻。”皇帝的眼神变得锐利,“你会知道的。”
黛玉把诏书收好,没再多问。
她明白了。
老皇帝在用自己的死做最后一颗棋子。这份罪己诏,既是陷阱,也是武器。
“太子。”皇帝转向儿子,“朕死后,朝中必然大乱。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太子咬紧牙关:“儿臣明白。”
“明白个屁。”皇帝骂了一句,“你要是真明白,朕也不用说这么多了。”
太子低下头。
“记住。”皇帝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朝堂。该杀的杀,该贬的贬,绝不手软。”
“是。”
“第二,稳住军权。京营必须牢牢握在手里。”
“是。”
“第三。”皇帝顿了顿,看向黛玉,“听她的。”
太子愣住。
黛玉也愣住。
“黛玉虽然年轻,但她看得比你清楚,想得比你周全。”皇帝咳嗽了几声,“朕在的时候,她能帮朕铲除忠顺王。朕走了,她也能帮你稳住江山。”
太子看向黛玉,眼神复杂。
“父皇,儿臣……”
“别说了。”皇帝挥手打断他,“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
太子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黛玉跟着往外走,走到门口时,皇帝突然又开口。
“黛玉。”
她回头。
“谢谢你。”皇帝的声音很轻,但很真诚。
黛玉愣了一下,屈膝行礼:“陛下保重。”
走出养心殿,太子站在台阶上,看着天空发呆。
“殿下。”黛玉走到他身边。
“郡主。”太子转头,眼眶有点红,“父皇他……”
“我知道。”黛玉打断他,“但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
太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郡主,父皇说让我听你的。那我现在该做什么?”
黛玉没有立刻回答。
她走到台阶边,看着远处的夜色。
“殿下,你相信我吗?”
“当然。”太子毫不犹豫,“你救过我的命。”
“那好。”黛玉转身,“接下来三天,你什么都不要做。”
太子愣住:“什么都不做?”
“对。每天正常上朝,正常处理政务,正常回东宫休息。”黛玉的声音很平静,“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是……”
“记住。”黛玉看着他的眼睛,“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出东宫。除非我去找你。”
太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了头。
黛玉转身离开。
走出宫门,紫鹃立刻迎上来。
“姑娘,卫大人在府里等您。”
“知道了。”
回到府里,卫若兰果然在书房等着。
“郡主。”他站起来行礼。
“有新情报?”黛玉坐下,让紫鹃倒了杯茶。
“幽兰卫的人发现,宗人府周围的陌生人数量又增加了。”卫若兰压低声音,“而且,他们开始采购大量的火油和刀剑。”
黛玉手里的茶杯顿了一下。
火油,刀剑。
这是要劫狱,还是要做更大的事?
“让你准备的戏班,准备好了吗?”她问。
“已经准备好了。”卫若兰答,“都是幽兰卫的精锐,伪装成戏班子,随时可以进宫。”
“很好。”黛玉放下茶杯,“明天一早,就让他们以给太后贺寿的名义进宫。记住,要光明正大,别让人看出破绽。”
卫若兰愣了一下:“太后贺寿?可是太后的寿辰不是……”
“谁说一定要等到寿辰才能贺寿?”黛玉笑了,“提前送礼,难道不行?”
卫若兰恍然大悟。
对啊,谁规定贺寿一定要等到寿辰当天?
“还有。”黛玉继续说,“去北静王府,让他这几天以身体不适为由,闭门不出。”
“身体不适?”卫若兰更懵了,“郡主,这是为何?”
“少问多做。”黛玉看了他一眼,“时间紧迫,我没空跟你解释。”
卫若兰连忙点头,转身离开。
殿内只剩下黛玉和紫鹃。
“姑娘。”紫鹃有点担心,“您到底在谋划什么?”
黛玉没有回答。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
天空的乌云更厚了,月亮都被遮住了。
风刮得很急,树叶哗哗作响。
黛玉从怀里掏出那份罪己诏,放在手心里。
诏书还是温热的,像是还留着皇帝的体温。
但上面缠绕的死气,却越来越浓。
黛玉闭上眼,脑海里飞快地推演。
老皇帝的计划,她已经猜到了大半。
这份罪己诏,不是真的认罪,而是激将。
当忠顺王的人发动政变时,这份诏书会成为太子手里最大的武器。
因为罪己诏上写的,一定是皇帝对忠顺王的猜忌和防备。
一旦公布,朝中那些观望的大臣,就会明白——忠顺王早就被先帝怀疑了。
帮他,就是谋反。
而那些缠绕在诏书上的死气和怨气,则是皇帝用自己的死,为这份诏书加上的最后一道封印。
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先帝的遗愿。
黛玉睁开眼,嘴角扯出一个冷笑。
老皇帝,真是好手段。
用自己的死,为儿子铺好了最后一条路。
但他也太自信了。
他以为只要太子守好宫门,等到政变爆发再公布诏书,就能稳住局面。
可他没想到,忠顺王的人,未必会按他预想的路走。
黛玉转身走回书桌,摊开一张纸,快速写下几行字。
写完之后,她把纸折好,递给紫鹃。
“拿去给北静王,让他照做。”
紫鹃接过纸,转身就走。
黛玉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她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检测到宿主已察觉帝王布局,任务进度更新】
【当前进度:序章20%】
【提示:罪己诏存在三处致命漏洞,请宿主尽快修补】
黛玉眯起眼。
三处漏洞?
她闭上眼,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金色的面板上,罪己诏的影像浮现出来。
三个地方,泛着微弱的红光。
黛玉凝神细看。
第一处,诏书上的龙气太弱,一旦被高手察觉,很容易被怀疑是伪造的。
第二处,诏书上的死气太重,容易让人联想到诅咒,反而会引起恐慌。
第三处,诏书的内容,没有提到具体的叛党名单,不够有力。
黛玉睁开眼,嘴角勾起一个笑。
果然。
老皇帝的计划虽然周密,但还是有漏洞。
不过没关系。
这些漏洞,她可以补上。
黛玉站起来,走到书桌前,从百草空间里取出一个小玉瓶。
瓶子里装着三滴金色的液体。
这是她前段时间炼制的【龙元液】,可以短暂提升物品上的龙气。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诏书,把三滴龙元液滴在上面。
液体一接触到诏书,立刻化作金光,渗透进去。
诏书上的龙气顿时浓郁了几分。
搞定第一处漏洞。
接着,她又从空间里取出一枚【净化符】,贴在诏书背面。
符纸燃烧,化作白光,将诏书上的死气和怨气净化大半。
搞定第二处漏洞。
最后,她拿起笔,在诏书的空白处,用灵力写下几行隐形的字。
这些字,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显现。
上面写的,是忠顺王的几个死党名单。
搞定第三处漏洞。
黛玉收好诏书,长舒一口气。
现在,这份罪己诏才算真正完美。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
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黎明将至。
但在黎明之前,还有一场腥风血雨。
黛玉转身走回书桌,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宗人府,三日后,子时。”
写完之后,她把纸折好,放进怀里。
这是她给忠顺王准备的最后一份“礼物”。
既然他想翻天,那就让他翻个够。
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命接住这场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