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诸葛亮:三国“全能打工人”的离谱人生——从隐居大神到加班到死的蜀汉cEo

如果把三国比作一个“职场圈”,那诸葛亮绝对是顶流中的顶流——别人要么靠家世(曹操“官三代”),要么靠继承(孙权“富二代”),就他一个“农村出来的读书人”,硬生生靠“脑子”和“卷”,从南阳卧龙岗的“自由职业者”,干到蜀汉集团的“首席战略官+cto+coo”,最后还成了“精神图腾”。

但你要是真扒开他的人生细节,会发现这哪是“爽文男主”?分明是“三国版加班狂魔”的血泪史:一辈子没休过几天假,天天为公司操碎心,最后把自己熬死在工作岗位上。今天咱们就用“职场视角”,唠唠这位“卧龙先生”的离谱又让人佩服的一生。

第一章 隐居南阳:被吹上天的“卧龙”,到底是真大神还是“营销号骗局”?

东汉末年的“人才圈”特别有意思,就跟现在的“网红圈”似的,得有“推手”才能火。诸葛亮能被叫做“卧龙”,首先得感谢两个“金牌经纪人”——一个是他的老师庞德公,一个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这俩人有多能吹?庞德公直接给诸葛亮安了个“卧龙”的标签,意思是“这哥们现在看着像条睡龙,一醒就能飞上天”;司马徽更狠,见人就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放现在,就相当于“谁能挖到这俩,谁就能垄断整个行业”,直接把诸葛亮的“身价”抬到了天花板。

但当时的诸葛亮,其实就是个“农村青年”:跟着叔叔从山东搬到南阳,叔叔去世后,他就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卧龙岗种地,平时读读书、会会朋友,顶多帮邻居出出“鸡毛蒜皮的主意”(比如谁家丢了牛,他帮着分析去哪找;谁家种地该种啥,他帮着算节气)。

你说他当时算“行业大神”吗?其实有点悬。毕竟那会儿他才二十出头,没带过团队,没打过仗,没管过公司,唯一的“履历亮点”就是“认识几个文化人”(比如徐庶、崔州平)。搁现在,这就相当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实习经历,就靠导师和学长吹“这学生特厉害”,然后被企业老板当成“潜在顶流”盯着——换谁都会觉得“这是不是营销号吹出来的?”

诸葛亮自己也知道这事儿,所以他平时特低调,除了跟朋友喝酒聊天时“吹吹牛”(比如自比管仲、乐毅,相当于现在的“我以后要当马云、马斯克”),真有人来找他干活,他都婉拒。比如曹操集团曾派人来挖他,他直接说“我就想种地,不想上班”;刘表是他的亲戚(刘表的老婆是诸葛亮老婆的姨母),想让他来自己公司当“部门经理”,他也拒绝了——不是装清高,是他心里门儿清:“曹操那边人才太多,我去了顶多当个小职员;刘表这老板没野心,跟着他混不出头”。

所以他的“隐居”,其实是“待价而沽”:不是不想上班,是想等一个“靠谱的老板”——这个老板得有野心、有人品,还得“听我的话”,最好还是个“初创公司”,能让他放开手脚干。

就这么等啊等,等到他27岁那年,终于来了个“奇葩老板”——刘备。这刘备当时有多惨?刚被曹操揍得满地找牙,丢了地盘,手下就剩关羽、张飞俩“老员工”,相当于“公司快破产了,就剩俩核心骨干”。但刘备有个优点:“能屈能伸,还特别会画饼”——这正好戳中了诸葛亮的“需求点”。

第二章 三顾茅庐:史上最离谱的“求职面试”——刘备:我找工作比找老板还难!

刘备找诸葛亮,堪称“三国版求职逆袭”——别人都是员工找老板,他倒好,老板亲自上门找员工,还找了三回,比现在“hR挖顶尖人才”还拼。

第一回上门,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拎着点土特产(史书没说具体啥,但估计不是啥贵重东西,毕竟他当时穷),到了卧龙岗。刚敲门,出来个童子,刘备赶紧客气:“麻烦通传下,涿郡刘备求见卧龙先生。”童子说:“先生今早出去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刘备当时就懵了:“啊?出去了?那他去哪了?”童子说:“不知道,可能去山间采药了,也可能去会朋友了。”张飞本来就觉得“找个读书人没必要这么费劲”,一听这话就炸了:“大哥!这明显是故意躲着咱们!一个种地的,摆这么大谱,不如咱们回去算了!”关羽也帮腔:“三弟说得对,咱们再找别人也行,没必要在这等。”

刘备赶紧拦住:“别啊!人家是高人,架子大很正常。咱们再等等?”等了半天,也没见诸葛亮回来,刘备只能跟童子说:“要是先生回来了,麻烦跟他说我刘备来过。”然后灰溜溜地走了——这趟相当于“投了简历,hR说候选人不在,让等通知”。

第二回上门,隔了没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可能回来了,又带着关张去了。这次天还下着雪,路不好走,张飞一路上骂骂咧咧:“这么冷的天,那诸葛亮要是再不在,我非把他的茅庐拆了不可!”

到了地方,还是那个童子,说:“先生是回来了,但刚才又被朋友拉走喝酒了,估计得晚上才回来。”刘备这下有点无奈,但还是没走,说:“那我就在这等吧。”张飞气得直跺脚:“大哥!这分明是耍咱们玩呢!他就是个骗子!”刘备瞪了他一眼:“不许胡说!高人都有脾气,再等等。”

结果等了大半天,天都黑了,诸葛亮还没回来,刘备只能又留下话,遗憾地走了——这趟相当于“候选人约了面试,结果临时放鸽子,说下次再约”。

第三回上门,刘备学聪明了,先派人去卧龙岗打听,确认诸葛亮在家,才带着关张出发。这次他特意选了个好日子,还换了身干净衣服,显得特别郑重。到了茅庐,童子说:“先生在堂上睡觉呢,你们要不要等?”

刘备赶紧说:“别叫醒他,我们就在外面等。”然后就带着关张在门口站着——这一站就是大半天,从早上站到中午,张飞差点没忍住冲进去把诸葛亮揪起来,被刘备死死拉住。直到诸葛亮睡醒了,伸了个懒腰,吟了句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才让童子请他们进去。

进了屋,诸葛亮也没客气,直接问刘备:“将军找我,是想干嘛呀?”刘备赶紧把自己的“创业计划”掏出来:“我想匡扶汉室,救万民于水火,但没本事,想请先生帮我。”

然后诸葛亮就开始了他这辈子最牛的“ppt演讲”——隆中对。他先分析了当前的“行业格局”:曹操占了北方,兵多将广,咱打不过;孙权占了江东,根基稳固,咱也不能惹;咱只能先占荆州,再取益州,跟曹孙三分天下,然后再联合孙权打曹操,最后统一天下。

刘备听得眼睛都亮了:“好家伙!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当场就跪下来:“先生要是肯帮我,我刘备这辈子都听你的!”诸葛亮本来就是等这一天,假装推辞了一下,就答应了——这趟“面试”终于成了,刘备从“找员工”变成了“被员工规划未来”,诸葛亮则从“隐居青年”变成了蜀汉集团的“首席战略官”。

后来有人调侃:“三顾茅庐哪里是刘备请诸葛亮?分明是诸葛亮给刘备‘面试’——看这老板有没有诚意,有没有耐心,值不值得跟着干。”毕竟要是刘备只来一次就放弃,那诸葛亮也不会出山——毕竟“靠谱的老板,才值得拼命”。

第三章 初出茅庐:从“纸上谈兵”到“职场救星”——火烧博望坡:第一次秀操作就炸场!

诸葛亮刚加入蜀汉集团,就面临一个大问题:“老员工不服”。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发小”,跟着刘备打了十几年仗,啥苦都吃过,现在突然来了个“毛头小子”,没打过仗,没立过功,居然要管他们,心里肯定不爽。张飞就明着说:“大哥!这诸葛亮就是个读书人,只会纸上谈兵,真打仗了,他能行吗?”关羽虽然没明说,但也觉得“这小子太年轻,不靠谱”。

诸葛亮也知道这事儿,所以他没跟俩人情面,直接跟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其实是刘备给的“军事指挥权”):“老板,要是他们不听指挥,我能不能管?”刘备说:“没问题,你说了算,他们敢不听,我收拾他们。”

没过多久,“试用期考核”就来了——曹操派夏侯惇带着十万大军,来打刘备的地盘新野。刘备慌了,赶紧找诸葛亮:“先生,咋办?”诸葛亮说:“别怕,让关羽、张飞听我指挥,保证打赢。”

然后诸葛亮就开始“排兵布阵”:让赵云当“诱饵”,故意输给夏侯惇,把他引到博望坡;让关羽带一千人,埋伏在博望坡左边的山谷里,等夏侯惇进来,就放火;让张飞带一千人,埋伏在右边的山谷里,也放火;自己则留在新野城,等着收兵。

张飞一听就乐了:“就这点人?还放火?你是不是疯了?十万大军,咱们才几千人,这不是送死吗?”诸葛亮脸一沉:“我是军师,军令如山,你要是不听,就按军法处置!”张飞还想顶嘴,刘备赶紧说:“三弟,听军师的,错不了。”张飞没办法,只能憋着火去了。

结果真跟诸葛亮算的一样:夏侯惇看不起赵云,觉得刘备的兵都是“草包”,一路追着赵云进了博望坡。刚进山谷,两边突然起火,风又大,火借风势,一下子就把曹军的队伍烧乱了。关羽和张飞带着人冲出来,砍的砍,杀的杀,曹军哭爹喊娘,夏侯惇差点被烧死,最后带着残兵狼狈逃走。

这一仗打完,关羽和张飞彻底服了——张飞拉着诸葛亮的手,不好意思地说:“先生,我之前错了,您真是太厉害了!以后您说啥,我都听!”关羽也拱手:“军师妙计,关某佩服。”

诸葛亮心里其实也松了口气:“总算没翻车,不然这‘首席战略官’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这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不是靠兵力多,是靠“脑子”:他算准了夏侯惇的骄傲,算准了博望坡的地形,还算准了当天的风向,相当于“用最少的成本,打了场最大的胜仗”。搁现在,这就是“初创公司用小预算,打赢了行业巨头的营销战”,直接让公司在“职场圈”里露了脸。

不过诸葛亮也知道,这只是“开始”——曹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仗,会更难打。

第四章 赤壁之战:三国版“极限拉扯”——诸葛亮:我不仅是军师,还是“外交家+气象预报员”

博望坡之战后,曹操彻底怒了:“一个小小的刘备,居然敢跟我叫板?还找了个读书人当军师?看我不灭了他!”于是亲自带着八十万大军(其实也就二十多万,但当时吹得厉害),南下打刘备,还顺便想把孙权也一起收拾了。

刘备这下又慌了:“八十万大军?咱们这点人,不够塞牙缝的啊!先生,咋办?”诸葛亮说:“别急,咱们跟孙权合作,两家联手,才能打得过曹操。我去江东,说服孙权跟咱们结盟。”

这就是诸葛亮的“外交任务”——去江东“拉投资”(联合孙权)。但江东那边可不是那么好搞定的:孙权当时才二十六岁,没怎么打过大仗,手下的大臣分成两派——“投降派”(觉得曹操太厉害,打不过,不如投降)和“主战派”(觉得不能丢了江东的地盘,得跟曹操拼一把),孙权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诸葛亮到了江东,第一件事就是“舌战群儒”——跟“投降派”的大臣们辩论。那些大臣都是“老油条”,一上来就刁难诸葛亮:“你家老板刘备,打了一辈子仗,没一块像样的地盘,现在还被曹操追着跑,凭啥跟我们合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咱们跟他打,就是违抗朝廷,你这是怂恿我们谋反啊!”

诸葛亮一点也不慌,挨个反驳:“刘备虽然没地盘,但他是皇室后裔,匡扶汉室是正义之举;你们江东有长江天险,有十万兵马,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咱们联手,肯定能赢;要是投降曹操,你们这些大臣还能当官,但孙权呢?曹操能容下他吗?”

几句话就把“投降派”说得哑口无言。然后诸葛亮又去见孙权,故意刺激他:“要么跟我们联手,跟曹操打一场;要么就趁早投降,别犹豫。”孙权被他一激,又加上主战派的周瑜、鲁肃也劝他,终于拍板:“好!我跟刘备联手,跟曹操干了!”

搞定了“外交”,接下来就是“打仗”——但问题来了:孙刘联军加起来才五万多人,曹操有二十多万,而且曹操的兵虽然不会水战,但人多啊,硬拼肯定打不过。诸葛亮跟周瑜商量:“咱们得用火攻,烧了曹操的船。”周瑜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火攻得有风啊,现在是冬天,刮的是西北风,咱们在南岸,曹操在北岸,风一刮,火就烧到咱们这边来了,咋整?”

诸葛亮笑了:“放心,我有办法,三天后,保证刮东南风。”周瑜以为他在吹牛:“你还能管老天爷?要是三天后没风,我就治你罪!”诸葛亮说:“没问题,咱们立个军令状。”

其实诸葛亮哪能“呼风唤雨”?他是提前观察了天气——当时是农历十一月,虽然大部分时间刮西北风,但偶尔会有“寒潮过境”,会刮几天东南风。他算准了时间,所以才敢立军令状。

三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装满干草、油脂的船,趁着风势,冲向曹操的水寨。曹操以为黄盖真的来投降,没防备,结果船一靠近,黄盖就点火,火借风势,一下子就把曹操的船烧光了——曹操的船都是用铁链连在一起的,一烧就全烧了,水寨变成了火海。

孙刘联军趁机出兵,杀得曹军大败。曹操带着残兵,从华容道逃跑,还差点被关羽活捉(后来关羽念旧情,放了他一马)。这就是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战后,周瑜看着诸葛亮,心里又佩服又嫉妒:“这哥们也太厉害了吧?不仅会打仗、会外交,还会看天气,简直是‘全能人才’!”孙权也对诸葛亮刮目相看:“刘备能有这样的军师,真是福气。”

诸葛亮则低调地回到刘备身边:“老板,搞定了,咱们现在可以占荆州了。”刘备激动得差点哭了:“先生,你真是我的救星啊!”

不过诸葛亮也知道,赤壁之战只是“阶段性胜利”——荆州是“四战之地”,曹操、孙权都想要,以后肯定还会有麻烦;而且刘备的“创业版图”还没完成,接下来得去取益州(现在的四川),那才是真正的“根据地”。

第五章 治理蜀汉:“蜀汉cEo”的日常——加班、省钱、管员工,一个都不能少

赤壁之战后,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先是占了荆州的一部分,然后又在诸葛亮的建议下,率军入川,灭了刘璋,占领了益州。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集团”,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相当于“cEo”,总揽全国政务。

从“军师”变成“cEo”,诸葛亮的工作量直接翻了十倍——以前只需要管“打仗”,现在要管“行政、财政、军事、民生”,相当于“一个人干了现在十个部门的活”。

他的日常是啥样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年无休,天天加班”。史书记载,他“自校簿书”——连官府的账本都要自己亲自核对,手下劝他:“丞相,这些小事让下面的人干就行了,您没必要这么累。”诸葛亮说:“不行啊,蜀汉根基薄,不能出一点错,我不亲自看,不放心。”

除了“加班”,他还特别“省钱”——蜀汉的地盘最小,人口最少,经济也最差,所以诸葛亮特别注重“节流”。他自己带头节俭:“家无余财,妾无副服”——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老婆连件备用的衣服都没有;他还规定官员不能贪污,不能铺张浪费,要是发现有人贪污,不管职位高低,一律严惩。

有个叫李严的官员,是刘备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之一,跟诸葛亮平级,因为贪污军粮,还谎报军情,诸葛亮直接把他贬为平民,流放边疆。有人说:“李严是老臣,能不能从轻处理?”诸葛亮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是老臣就能例外,那以后谁还遵守规矩?”

他还特别会“管员工”——蜀汉的人才本来就少,所以诸葛亮特别注重“用人”:不管你出身好不好,只要有本事,就给你机会。比如姜维,本来是魏国的小军官,投降蜀汉后,诸葛亮发现他有军事才能,就重点培养,最后把他当成自己的“接班人”;还有蒋琬、费祎,本来是基层官员,诸葛亮觉得他们有治国之才,就提拔他们,后来都成了蜀汉的“丞相”。

对于“刺头员工”,诸葛亮也有办法。比如魏延,是蜀汉的猛将,但性格孤傲,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经常跟同事吵架,还动不动就说“诸葛亮的计策太保守,要是听我的,早就打赢了”。诸葛亮知道魏延有本事,所以一直用他,但也经常敲打他:“你的想法不错,但得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蛮干。”魏延虽然不服气,但也知道诸葛亮是为了蜀汉好,所以也不敢太过分。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虽然地盘小、人口少,但“吏治清明,百姓安居”——农民愿意种地,士兵愿意打仗,官员愿意干活,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公司在cEo的带领下,效率高、氛围好,虽然规模小,但竞争力强”。

不过诸葛亮也付出了代价——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因为长期加班,饮食不规律,他得了“胃疾”(现在推测可能是胃溃疡或者胃癌),经常胃痛、吐血,但他还是坚持工作,很少休息。手下劝他:“丞相,您得保重身体啊,要是您倒下了,蜀汉可就完了。”诸葛亮总是笑着说:“没事,我还能撑得住,等北伐成功了,我再好好休息。”

他心里一直记着刘备的“遗愿”——刘备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说:“要是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他;要是他不行,你就自己当皇帝。”诸葛亮当时就跪下来,哭着说:“我一定尽心辅佐少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对诸葛亮来说,“治理蜀汉”不是“工作”,是“承诺”;“北伐”不是“任务”,是“使命”——他得帮刘备完成“匡扶汉室”的梦想,不然对不起刘备的信任。

第六章 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追梦老男孩”的最后倔强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诸葛亮成了“摄政大臣”,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北伐”——讨伐曹魏,匡扶汉室。

但当时的情况,对蜀汉特别不利:曹魏占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多(是蜀汉的四倍),经济强(粮食产量是蜀汉的五倍),兵力也多(是蜀汉的三倍);而蜀汉刚刚经历了“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打孙权,结果被陆逊打败,损失了几万兵马),元气还没完全恢复。

手下的大臣都劝诸葛亮:“丞相,现在不是北伐的时候,咱们得再养几年,等实力强了再打。”连刘禅也说:“相父,咱们现在好好过日子不行吗?为啥非要去打曹操啊?”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不行啊,曹魏现在越来越强,咱们要是不打,等他们站稳了脚跟,就更打不过了。现在北伐,虽然难,但还有一线希望;要是等下去,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其实诸葛亮心里也清楚,北伐成功的概率很小,但他还是要打——不为别的,就为了刘备的“遗愿”,就为了自己的“承诺”。这就像一个“追梦老男孩”,明知道梦想很难实现,但还是要拼一把,不然会后悔一辈子。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史书记载是五次,民间说是“六出祁山”,其实有一次是防守曹魏的进攻,不算主动北伐),每一次都打得特别艰难。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本来打得很顺利,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还收了姜维,但因为马谡“失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指挥,把军队驻扎在山上,被曹魏的张合断了水源,导致军队崩溃),诸葛亮只能退兵,还把马谡斩了——这是诸葛亮这辈子最痛心的一次失败,他后来在《出师表》里说“街亭之败,咎在臣授任无方”,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打陈仓,陈仓的守将郝昭特别厉害,就凭着一千多人,挡住了诸葛亮几万大军的进攻,打了二十多天都没打下来,最后因为粮食不够,只能退兵。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收复了武都、阴平两个郡,算是打了个小胜仗,但也没取得太大的进展。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用“木牛流马”(一种运输粮食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手推车”,适合在山区运输)运粮,跟曹魏的司马懿打了一场“持久战”,还在卤城打败了司马懿,杀了曹魏的大将张合,但后来因为李严谎报“粮食不够”,诸葛亮只能退兵——这次是最可惜的一次,本来有机会打赢,结果因为内部问题功亏一篑。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五丈原,跟司马懿对峙。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军队“粮食少,耗不起”,所以不管诸葛亮怎么挑衅,就是不出战。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讽刺他“像女人一样胆小”,司马懿也不生气,还笑着收下了,就是不出兵。

诸葛亮没办法,只能在五丈原屯田(自己种地,解决粮食问题),准备跟司马懿打“长期战”。但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长期的劳累和焦虑,让他的“胃疾”越来越严重,经常吐血,吃不下饭,体重也越来越轻。

手下的人看他这样,都很心疼:“丞相,您休息几天吧,军队的事我们先盯着。”诸葛亮说:“没事,我还能撑得住。”他还是每天早起处理军务,晚上熬夜制定作战计划,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不吃饭。

有一次,刘禅派使者来五丈原看望诸葛亮,诸葛亮跟使者说:“请告诉陛下,我一定尽力北伐,要是我死了,就让蒋琬、费祎辅佐陛下,他们能把蜀汉治理好。”使者看着诸葛亮苍白的脸,忍不住哭了:“丞相,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诸葛亮笑了笑:“我这辈子,能跟着先帝(刘备)干一番事业,能辅佐陛下,已经很满足了。要是北伐能成功,我死而无憾;要是不能,我也尽力了。”

第七章 五丈原:落幕——不是“神”,只是个尽力的人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军营里,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五十四岁。

他去世前,还在病床上跟姜维、杨仪等人交代“退兵计划”:“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悄悄退兵,让魏延断后,要是魏延不听指挥,就不用管他,自己退兵就行。”说完这句话,他就闭上了眼睛,再也没睁开。

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蜀汉,全国上下都哭了——老百姓自发地在路边祭祀他,官员们也都披麻戴孝,刘禅更是哭得昏了过去,说:“相父走了,以后谁还能帮我治理国家啊!”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了,赶紧率军追击,结果看到诸葛亮的“木像”(杨仪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做了个跟他一模一样的木像,放在车上),以为诸葛亮没死,是故意引诱他,吓得赶紧退兵——这就是“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由来。后来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军营,忍不住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诸葛亮死后,按照他的遗愿,被埋在定军山(现在的陕西勉县),墓里没有任何陪葬品,只有一口棺材,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丞相诸葛亮之墓”——他一辈子节俭,连死后都不想麻烦别人。

回顾诸葛亮的一生,你会发现他其实一点也不“神”:他会犯错(比如用马谡),会失败(比如北伐没成功),会累到吐血,会因为压力大而焦虑——他就是个普通人,只是比别人更“执着”,更“负责”,更“能扛”。

他本来可以在南阳安安稳稳地种地、读书,过一辈子清闲日子;他本来可以投靠曹操或孙权,当个高官,享一辈子荣华富贵;但他选择了刘备,选择了蜀汉,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因为他相信“匡扶汉室”是正义的,相信刘备是值得托付的老板,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乱世。

有人说他“傻”:“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累死自己,值得吗?”但诸葛亮可能觉得“值得”——因为他尽力了,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没有辜负自己的初心。

就像现在的很多“打工人”:为了一个项目,天天加班;为了一个承诺,拼尽全力;为了一个梦想,咬牙坚持——可能最后没成功,可能最后很累,但他们不后悔,因为他们“尽力了”。

诸葛亮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一千八百多年,不是因为他是“神”,而是因为他是“人”——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为了梦想拼尽全力的人。

如果有下辈子,希望诸葛亮能少加几天班,多喝几杯茶,多陪家人聊聊天,不用再为“蜀汉的KpI”操心,不用再为“北伐的成败”焦虑——就做个南阳卧龙岗的普通读书人,看看书,种种地,过几天清闲日子。

毕竟,再厉害的“卧龙”,也需要休息啊。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