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春闱的风波随着程敏政的黯然离去和几名士子功名的剥夺渐渐平息,京城士林的议论焦点也从不甚光彩的“泄题案”转移到了即将到来的殿试,以及新科进士们的未来前程上。

西山格物学院内,王阳明、唐寅等在进行最后的殿试准备,气氛严谨而积极。

陆仁虽因科场风波心有余悸,但见门下学子并未受太大影响,反而因格物之学的训练而对时务策论更具信心,也略感宽慰。

然而,这份由学术与科举带来的短暂平静,并未能持续太久。

一则六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一声惊雷,骤然劈开了春日的祥和,将帝国的视线猛地拉向了遥远的东南海疆。

军报来自浙江巡抚衙门:大规模倭寇船队突袭宁波——双屿港!

这批倭寇显然不同于以往小股流窜的匪类,其船队规模庞大,组织严密,作战凶悍。他们趁着海雾弥漫的黎明,对双屿港守军发动了猛攻。

当地水师虽奋力抵抗,但战船陈旧,火炮射程、威力均不及倭寇,兵士亦久疏战阵。激战持续数个时辰,双屿港外围防线被突破,港口设施遭焚毁,停泊的部分商船、粮船被劫掠,军民伤亡惨重。

倭寇在给予明军重创并掳掠大量物资后,凭借其船只的机动性,扬长而去,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几乎与此同时,来自浙东其他卫所以及南直隶沿海的急报也相继传入京师,均报告发现有倭寇船队活跃,袭扰沿海村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枕籍。这些奏报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一股前所未有的倭患狂潮,正席卷东南沿海,其气焰之嚣张,危害之深重,为数十年来所罕见。

朝堂之上,刚刚因春闱事宜稍稍平复的气氛瞬间被点燃,转为一片震惊与愤怒。

弘治帝手持紧急军报,脸色铁青,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御阶之下,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群情激愤。

“陛下!”兵部尚书刘大夏率先出班,声音沉痛而急促,“倭寇此番大举进犯,绝非往日疥癣之疾!双屿港之失,暴露我沿海水师武备废弛、战法陈旧之积弊!倭船迅捷,若任其纵横海上,则东南膏腴之地,将无宁日!沿海百万生灵,危如累卵!”

“刘尚书所言极是!”户部尚书周经紧接着奏道,“倭患不止危及百姓性命,更断绝海贸,影响漕粮海运,动摇国本!每年因倭寇造成的税银损失、赈灾开销、军费增加,已是天文数字!此次若不予以重击,后患无穷!”

就在群臣义愤填膺,大多集中于指责倭寇凶残、要求增兵剿伐、严惩守土失职官员之时,一份来自浙江前线、更为冷静客观的详细分析奏报被呈送御前。奏报者正是因乌鸦岭小胜而受关注的浙江都司经历马武。

马武在奏报中确认了新军陆战的优势,在岸防中利用燧发枪和手雷有效遏制了倭寇登陆企图。

但他笔锋一转,直指要害:“……然此辈匪类,深谙海事,仗舟楫之利,避实击虚。我水师追之不及,望洋兴叹。细观其船,虽挂倭旗,多有我朝福船、广船之影;其众虽杂倭语,亦闻闽浙口音。更掳获匪谍供称,其大头目,实为我朝弃民、海商,因海禁森严,生计无着,遂铤而走险,勾结真倭,势成燎原。”

马武进一步分析:“究其根源,东南沿海地狭人稠,百姓依海为生。朝廷严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然海外吕宋、暹罗等地,对我丝绸、瓷器、茶叶需求极旺,利重十倍。禁愈严,利愈厚,遂使良民化为奸民,富商变为巨寇。彼等熟悉海情,拥船众多,为求生存、牟暴利,自然与来自日本九州、缺乏生计的浪人武士(真倭)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其势之大,已非寻常毛贼,实乃海上武装商贩与亡命之徒结合之巨患!”

这份奏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沸腾的油锅,瞬间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官员,尤其是以都察院某些御史和部分礼部官员为代表的清流,坚持认为“海禁乃祖制,不可轻违”,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奸民违禁”、“倭夷凶顽”,主张更严厉地执行海禁,加强沿海壁垒,并力主对任何敢于挑战海禁者(无论是盗是商)予以无情镇压。

“若开海禁,岂非示弱于贼?且与外夷交通,有违圣贤之道,易生祸端!”

而另一部分较为务实的官员,如户部侍郎、部分沿海出身或了解实情的官员,则开始反思。

他们虽不敢明言废除海禁,但指出:“禁海之策,行之年久,而倭患愈烈。可见单靠‘禁’与‘防’,难以根治。马武所奏,触及痛处。若沿海百姓能有合法生计,富商能有通商之途,是否可釜底抽薪,削弱匪寇根基?”

次辅谢迁沉吟道:“或可考量,于严格管控下,有限度恢复某些港市的市舶司,引导海商归于王化,使其利为国用,而非资寇。”

但“祖制”压力巨大,且开海涉及复杂的利益重新分配和意识形态争议,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争论焦点再次回到如何应对眼前危机。

就在朝堂陷入“禁”与“通”的僵持时,陆仁持笏出列,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将讨论拉回到了更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

“陛下,诸位大人。马武将军之奏,深刻揭示了倭患之本。海禁国策,关乎重大,非一朝一夕可决。然当务之急,是沿海百姓正遭屠戮,国家海疆洞开!无论长远之策如何,眼下必须拥有一支能战、能胜、能护航、能靖海的水师劲旅!”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倭寇(无论其成分如何)恃其舟舰之利,此乃不争事实。我水师现状,已难堪重任。若要扭转乾坤,必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恳请陛下,即刻启动新式战船建造计划,以格物之学,铸海上长城!”

先前质疑的官员再次发难:“陆侍郎,造船耗时费资,远水难解近渴!且技艺失传,如何速成?”

陆仁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问,他不慌不忙地奏道:“陛下,臣非空言。西山格物院于舟船之道,已有涉猎。臣此前派往南京、福建探寻旧档与匠人之后者,已有收获,觅得部分当年龙江宝船厂之匠艺传承与海图遗珍。此其一。”

“其二,格物之学,可推陈出新。臣观现有帆船,其船型、帆装、动力皆有改良之余地。例如,可应用西山所研之标准构件、精密测量与新材料处理技艺,提升造船效率与质量。更可设计新型炮舰,专司海战,于船体结构、火炮布置、航行性能上精益求精。”

“其三,”陆仁提高了声调,抛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构想,“蒸汽之力,既可驱动陆上‘铁牛’,安知不能驱动水中巨舰?臣已命格物院动力所着手研究将蒸汽机用于船舶驱动之可行性。若得成功,则我大明战舰将不再完全倚赖风力,逆风逆流亦可驰骋,其机动性绝非倭寇帆船可比!此乃长远之图,但须即刻着手!”

蒸汽机船?逆风而行?这个构想完全超出了大多数朝臣的想象边界,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窃窃私语。有人觉得是天方夜谭,有人则被这宏大的前景所震撼。

弘治帝听着双方的辩论,心中天平逐渐倾斜。

他深知海禁政策的复杂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当下能仓促定论。但东南的烽火和百姓的哀嚎是眼前最紧迫的现实。陆仁的方案,抓住了“利器”这个关键环节,且给出了从近期到远期的清晰路径,相对务实可行。

“够了。”弘治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海禁之议,关乎国体,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靖海安民!陆卿所奏,切中要害。若无强师,一切空谈!”

“陆卿之议,颇具胆识。”弘治帝缓缓开口,压下了殿中的议论声,“然兹事体大,需详加筹划。造船非一日之功,而倭患迫在眉睫,当有应对之策。”

“陛下圣明。”陆仁躬身道,“臣建议,双管齐下,远近结合。近期,立即整顿现有沿海水师,择优汰劣,加紧训练,利用西山改良之火炮、火铳加强武备,并依托岸防工事与新军配合,固守要冲,力求在倭寇登陆时予以重创。此乃守势。”

“远期,则即刻启动‘新舰计划’。臣愿立军令状,会同工部、兵部,抽调西山及各地精干匠师,集中力量,首先设计建造数型专用于近海防御、巡逻、歼敌的新型战船。可先于天津、福州、广州等地船厂同时开工,利用现有基础,引入格物新法,力求一年内初见成效,三年内形成战力。同时,蒸汽机船之研发,亦同步进行,以为未来远洋水师之基石。”

陆仁的方略清晰具体,既有解决眼前危机的务实措施,又有着眼未来的长远规划。刘大夏、周经等务实派大臣仔细权衡后,纷纷出言表示支持。

他们认为,尽管投入巨大,但相比于年年抵御倭寇造成的损失和军费开支,一次性投资建设一支强大水师无疑是更经济、更根本的解决之道。更何况,若能掌握先进的造船技术,对于开拓海贸、扬威海外亦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弘治帝见重臣意见趋于一致,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深知,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重大决策。但东南沿海的烽火警报和陆仁过往的成功记录,促使他必须做出改变。

“准奏!”弘治帝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殿堂之中,“着即成立‘总理海防船政事务衙门’,由工部左侍郎陆仁暂领督办,会同兵部、户部、工部,全权负责新式战船设计、建造事宜!所需钱粮、匠役,各部务必鼎力配合,不得有误!沿海各省巡抚、都指挥使,需全力协助,提供场地、物资便利!”

“另,擢升浙江都司经历马武为浙江守御千户所正千户,协助浙江巡抚,负责当前沿海防务,稳固局势,待新船建成,再图进取!”

“臣,领旨!谢恩!”陆仁深吸一口气,躬身接旨。

他明白,这副担子无比沉重,但这也是将格物之学应用于国家战略、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一步。

一场围绕钢铁与风帆、技术与海权的宏大篇章,就此拉开序幕。

退朝后,陆仁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他连夜召见刚从南京、福建返回的探寻船匠旧档的负责人,仔细查阅带回的图纸、笔记和拜访记录的匠人口述资料。

虽然郑和时代的巨舰图纸已不完整,但一些关于船体结构、帆缆设计、抗风浪工艺的零散记录,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他紧急从西山格物学院抽调精干力量,特别是对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有研究的学员和工匠,组建“舰船设计所”。

与此同时,关于双屿港惨败和朝堂决议的消息也传到了西山。正准备殿试的王阳明、唐寅等人闻讯,心情沉重。唐寅放下手中的经义,叹道:“未曾想,海外蛮夷,竟能酿成如此大患!我辈平日钻研格物,若能早一日造出坚船利炮,何至于让沿海百姓遭此荼毒!”

王阳明则目光深邃,缓缓道:“知行合一。知海防之弱,便当行强固之事。陆师此举,正是将格物之知,化为安邦之行。此乃大丈夫所为也。”他心中对“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的体悟,更深了一层。

而在西山深处,那位对功名淡泊、一心向往山川大海的徐经,听到朝廷要大力造船的消息后,更是激动不已。他捧着陆仁此前交给他的海图雏形,找到陆仁,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陆师!学生虽不才,愿效微劳!这海图绘制、风涛观测、海外地理,学生颇有兴趣,愿随船队出海,探明航路,为大军前驱!”

陆仁看着徐经年轻而充满热忱的脸庞,拍了拍他的肩膀:“持中,你有此志,甚好!但海上凶险,非比寻常。眼下当务之急是设计建造新船。你既对地理海图有兴趣,可先入舰船设计所,协助研究船舶航行性能与海洋环境之关系。待新船下水,自有你扬帆出海、丈量天地之日!”

“学生明白!”徐经用力点头,满怀期待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帝国的机器开始围绕“新舰计划”高速运转起来。

古老的船厂再次点燃了炉火,优秀的木匠、铁匠、帆索匠被征调集结。

而西山的格物学院,则成为了新舰设计的“大脑”,无数关于船型线图、稳性计算、炮位布置、动力方案的讨论,在灯火通明的设计所内进行着。

东南海疆的危机,如同一股强大的推力,将大明这艘古老的巨舰,不可避免地推向了奔向海洋的轨道。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