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亲笔润色、张绣最终用印的归附密信,由心腹之人日夜兼程,送至洛阳卫将军府时,邓安正在与戏志才、荀攸推演南郡地图。
当那封承载着荆北战略格局变化的信笺展开,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邓安眼中依旧闪过难以抑制的喜色。
“成了!”他将信递给戏志才,忍不住抚掌笑道:“张绣、贾文和,皆识时务之俊杰也!”
戏志才快速浏览一遍,咳嗽两声,笑道:“恭喜主公!兵不血刃,得宛城坚城,收凉州劲旅,更得贾文和这等王佐之才!荆北大门,自此为我洞开!”
荀攸接过信细看,重点关注贾诩的附函,那上面除了客套言辞,更隐含了对后续安排的一些试探与考量。
他微微颔首:“文和心思缜密,信中虽表归附,但对名分、驻地、粮饷交割等具体事宜,希望尽快明确。此亦是张绣军中普遍关切。”
“这是自然。”邓安收敛笑容,神色转为肃然,“人家投诚,我们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和效率来。即刻以天子名义拟旨!”
洛阳朝廷的机器在邓安的意志下高效运转起来。
不过数日,正式的诏书、印信、以及第一批足额的粮草、部分军饷和五十匹战马,便由一队精干官吏和护卫押送,浩浩荡荡前往宛城。
同时出发的,还有邓安的第二封亲笔信,以及荀攸给贾诩的私人回函。
宛城,盛大的受降与册封仪式在太守府前举行。
张绣率领麾下主要将校,包括神色颇为兴奋的胡车儿,以及面色平静如水的贾诩,整齐列队。
当朝廷使者宣读诏书,正式任命张绣为 “镇南中郎将,宛城太守,封关内侯” ,并授予相应印绶时,张绣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双手过顶接过那沉甸甸的印信。
“臣张绣,谢陛下隆恩!必当恪尽职守,镇守宛城,以报君恩!” 这一刻,他心中那块关于“名分”的大石,终于落地。
从此,他不再是依附刘表的客将,而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命官、宛城之主。
紧接着,对胡车儿的任命 “偏将军” ,以及对贾诩的任命 “军师祭酒,参司空军事” ,更是引得军中一阵细微的骚动,尤其是胡车儿,咧开大嘴,几乎掩饰不住笑意。
贾诩则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只是接过诏书时,向洛阳方向微微躬身,眼神深邃。
仪式结束后,张绣下令犒赏三军,宛城内外,一片欢腾。
凉州士卒们得知不仅保留了原有编制,粮饷还有了稳定且充足的保障,对未来的担忧瞬间被兴奋取代。
邓安承诺的粮草、军马也陆续运抵,更是增添了这份归附的实在感。
然而,就在宛城易帜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般传开时,南方的襄阳,却是一片震怒与阴霾。
州牧府内,刘表原本温文尔雅的面容此刻铁青一片,他狠狠将一份关于宛城的情报摔在案上。
“张绣小儿!安敢如此!我待他不薄,他竟敢背我投敌!” 刘表的声音因愤怒而有些颤抖。
宛城不仅仅是荆北门户,更驻扎着数千骁勇的凉州骑兵,这一损失,不仅让襄阳直接暴露在邓安的兵锋之下,更极大地削弱了荆州的军事实力和战略纵深。
蒯良、蒯越、蔡瑁等荆州重臣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蔡瑁率先开口,语气激烈:“主公!张绣叛逆,罪不容诛!当立即发兵,北上讨伐,夺回宛城,以儆效尤!”
蒯良却相对冷静,摇头道:“德珪(蔡瑁字)稍安勿躁。邓安新得张绣,士气正盛,其麾下秦琼、袁崇焕皆虎狼之将,更兼挟天子之名。我军仓促北上,恐难取胜。且江夏黄祖来报,孙策在江东蠢蠢欲动,此时若与邓安大规模开战,恐两面受敌。”
蒯越也附和道:“子柔(蒯良字)所言极是。如今之势,当以巩固现有防线为上。可加强樊城、邓县一带防御,以防邓安南下。对张绣……可先遣使斥责,断其与荆州一切往来,待时机成熟,再图后计。”
刘表听着麾下谋士的意见,强压下怒火,他深知蒯良兄弟所言才是老成谋国之道。
但胸中那口恶气实在难平,他冷哼一声:“便依子柔、异度(蒯越字)之言。但此事绝不能就此作罢!
传令,即刻将张绣族中仍在荆州之人,全部下狱!凡与张绣勾结者,严惩不贷!” 他要用这种方式,宣泄愤怒,并警告其他怀有二心之人。
与此同时,洛阳的邓安收到了宛城仪式顺利完成的详细汇报。
他立刻召集核心僚属,进行新的战略部署。
“张绣归附,荆北格局已定。袁崇焕守新野,张绣守宛城,秦琼镇汝南,颍川有文若和志才,我军从洛阳至荆北的防线已然连成一片,固若金汤!” 邓安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意气风发。
“主公,如今南方压力骤减,刘表经此打击,短期内必不敢北顾。” 戏志才分析道,“我军当借此良机,休养生息,消化汝南、宛城之地的同时,可将目光转向他处。”
荀攸接口:“不错。西边,关中李傕、郭汜虽相互攻伐,混乱不堪,但毕竟曾是董卓旧部,且实力犹存。东边,曹操与吕布、袁绍与公孙瓒,激战正酣。我军或可静观其变,亦可暗中布局。”
邓安点头,他深知历史的走向,但也明白自己这只“蝴蝶”已经扇动了不小的风暴。
“志才,文若,休养生息、巩固内政是当前第一要务。汝南的屯田要加紧,洛阳的修复不能停,流民的安置、工匠的招募、军械的打造,都要加速。”
“传令秦琼、袁崇焕、张绣,各部抓紧整训,尤其是要将新附的兵力尽快消化,形成战斗力。对张绣部,粮草军械按期足额拨付,以示诚信,但其内部整编,暂不干预,以稳为主。”
“另外,”邓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派往关中、徐州、河北的细作,要加大力度,我要随时掌握各方动向。”
随着邓安一道道命令发出,这个以洛阳为中心,横跨司隶、豫州、南阳部分区域的庞大势力,开始进入一个短暂的巩固与发展期。
消化胜利果实,整合新得力量,磨砺兵锋,窥伺四方。
荆北的定鼎,标志着邓安已从一个依赖奇袭和系统的“幸运儿”,真正成长为一方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强大诸侯。
接下来的棋局,将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