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知道,靠“瘟疫”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县太爷迟早会再来,到时候没了借口,只能硬碰硬——可宋家庄缺银子、缺人脉,真要对上县衙,还是吃亏。这些天,他总在琢磨:得找个能快速积累实力的法子,要么有足够的钱买武器、通关系,要么有拿得出手的“硬通货”,能在乱世里站稳脚跟。
这天夜里,他进空间查看作物,看着地里绿油油的小麦、挂满枝头的青桃,忽然想起一件事——明末年间,烟草已经传入中原,听说在江南和京城的官宦圈子里很是流行,是能换大价钱的奢侈品。若是能种出好烟草,不仅能换银子,说不定还能借此打通关系,就算日后县太爷再来刁难,也多了个周旋的筹码。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宋阳就按捺不住激动。他想起之前从黑风寨缴获的物资里,有个不起眼的小布包,里面装着些细碎的褐色种子,当时没人认识,就随手扔在了储物箱里。他连忙出空间,翻出那个布包,打开一看——褐色的种子颗粒饱满,带着淡淡的辛香,和他记忆里的烟草种子一模一样!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宋阳攥着布包,又闪身进了空间。他选了靠近灵泉的一块空地,用小锄头翻松黑土,把烟草种子均匀撒下去,又舀了些灵泉水轻轻浇透。空间里的土地本就肥沃,再加上灵泉滋养,他心里隐隐期待——说不定能种出比普通烟草更好的品种。
接下来的几天,宋阳每天都进空间查看。第三天清晨,地里就冒出了细小的绿芽,嫩得能掐出水来;第七天,幼苗就长到了半尺高,叶片舒展,透着油亮的绿;不过半个月,烟草就长到了一人多高,叶片宽大厚实,颜色深绿,凑近闻能闻到一股浓郁却不刺鼻的辛香,比他见过的普通烟草叶片饱满太多。
“该采收了。”宋阳看着长势喜人的烟草,心里有了谱。他回忆起现代偶尔见过的制烟流程,小心翼翼地把成熟的叶片摘下来,铺在竹筛上——这竹筛是王木匠之前做的,本用来晒粮食,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他把竹筛放在空间里通风的角落,让烟叶自然晾晒,每天翻动两次,避免发霉。
晒了三天,烟叶渐渐失去水分,颜色变成深褐,摸起来干燥却有韧性。宋阳又把烟叶堆放在陶罐里,洒上少量灵泉水,密封起来——这是简易的发酵,能让烟叶的香气更醇厚。五天后,他打开陶罐,一股浓郁的烟香扑面而来,比之前更添了几分温润。
最后一步是切丝。宋阳找了把锋利的小刀,把发酵好的烟叶铺在木板上,细细切成均匀的烟丝。金黄色的烟丝落在白纸上,带着油亮的光泽,凑近闻,辛香中夹杂着淡淡的甜润,比市面上的烟丝好闻太多。他捏了一小撮,放在指间搓了搓,质感细腻,没有杂质——这品质,就算拿到京城的官宦圈子里,也绝对是上等货。
“成了!”宋阳捧着烟丝,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有了这烟草,就等于有了硬通货。一两好烟丝在京城能换好几两银子,他这空间种出来的烟丝品质更优,不愁没人要。日后不仅能换银子买铁料、盐巴,若是遇到难缠的官府中人,送些好烟丝,说不定比送银子更管用——毕竟银子常见,上等烟草却难得。
他小心翼翼地把烟丝装在两个干净的陶罐里,密封好,出了空间。看着桌上的陶罐,宋阳嘴角露出笑意——之前应对官府靠的是“险招”,现在有了烟草,终于有了能主动出击的“筹码”。就算县太爷日后再来,他也未必没有周旋的余地。
窗外,护庄队的训练声隐约传来,铁匠铺的打铁声依旧清脆。宋家庄的根基,在这一次次的摸索中,正悄悄变得扎实。而这意外收获的烟草,或许就是打破僵局、让宋家庄真正立足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