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指挥中心的喧嚣逐渐平息,各部门主官带着唐龙下达的宏图伟略和具体任务匆匆离去,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战略会议上激昂的电子粉尘。高洋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巨大的星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在隔离大唐南北领土的那片星域上划动,眼神深邃。
莉莉丝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等待指示。她注意到高洋的目光并非聚焦于某个具体的星球或势力,而是在审视整个区域的“结构”和“连接关系”。
“莉莉丝,”高洋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种资深产品经理审视竞品架构时的专注,“你看这片区域,像不像一个庞大的、尚未被有效索引的‘数据库’?里面充满了杂乱无章的‘数据节点’(各个势力)、‘冗余信息’(无效冲突)和潜在的‘数据关联’(可被利用的矛盾)。”
莉莉丝努力跟上高洋的思维跳跃,试探性地回答:“您是说,凌丽部长和柳斌先生的情报工作,本质上是对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清洗’、‘结构化整理’并建立‘有效索引’的过程?”
“没错!”高洋赞赏地打了个响指,“而且目标很明确——让对我们有利的‘数据’(亲唐势力)保持活跃且‘易于访问’(便于影响),同时让我们目标的‘数据’(敌对势力)变得‘混乱’、‘不可读’甚至‘被删除’(内部瓦解或物理消灭)。唐龙老板的要求,本质上就是一份极度苛刻的‘数据管理KpI’。”
他转过身,脸上带着那种“又要开始挑战不可能任务”的混合着无奈和兴奋的表情:“走,去我们的‘临时作战室’,该给这两位新任的‘数据架构师’和‘网络安全主管’(指凌丽和柳斌)准备他们的‘项目启动工具包’了。”
临时划拨给高洋使用的办公室,此刻更像一个现代化的项目指挥中心。多块屏幕显示着不同的数据流、组织结构图和待办事项列表。高洋坐在主位,莉莉丝在一旁操作终端,而凌丽和柳斌则坐在对面——这场面,像极了集团战略部召集业务部门负责人开项目启动会。
“两位,”高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老板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清晰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可执行、可量化、可考核的‘作战方案’。”他刻意用了“方案”而非“计划”,带着It项目常见的敏捷和迭代意味。
凌丽正襟危坐,她虽然对柳斌这个“空降兵”心存竞争意识,但对高洋的专业能力是信服的。柳斌则依旧保持着古井无波的表情,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探究,他想看看这位深得唐龙信赖的参谋长,究竟有何等手段。
高洋操作着控制板,将星图投射到中央屏幕,并开始进行图层标注:
“首先,是‘目标区域信息架构梳理’。”
“第一层,基础信息层: 涵盖所有国家的政治体制、军力部署、经济结构、资源分布、关键人物图谱(包括其人际关系、性格弱点、政治倾向)。这部分需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柳斌先生,你原有的网络基础厚实,这项工作由你主导,凌丽部长的情报部提供辅助和交叉验证。我需要在一周内看到初步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关系图’。”
柳斌微微颔首:“明白。”
“第二层,动态监控层: 实时或近实时跟踪关键人物的行程、重要会议、军队调动、舆论风向、经济指标波动。这部分需要建立‘预警机制’,设定阈值,一旦触发,立即上报。凌丽部长,你的特工更擅长渗透和行动,动态监控和预警响应由你主要负责,柳斌先生的网络提供底层数据流支撑。”
凌丽看了柳斌一眼,沉声应道:“是!”
“第三层,影响力操作层: 这也是老板要求的核心——‘引导’与‘破坏’。”高洋说到这里,语气加重,“我们不能满足于被动收集信息,要主动‘设置议程’。”
他调出几个预设的“叙事模板”:
“对于需要交好的国家,推动‘大唐友好论’、‘合作共赢论’,重点宣传大唐的商业机会、技术优势,淡化军事威胁。同时,搜集其国内反对派或潜在竞争者的黑材料,必要时进行‘精准投放’,帮助他们‘内部优化’(铲除反唐势力)。”
“对于目标敌国,核心是‘制造裂痕’。经济上,散布恐慌信息,打击其金融市场;政治上,放大其内部派系矛盾,制造君臣猜忌、将相不和;军事上,散播虚假情报,引导其战略误判;社会上,利用民生问题煽动不满,支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当然,对于无法收买、无法陷害的硬骨头,”高洋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执行‘物理删除流程’,但要确保‘操作干净’,伪装成意外或内部斗争结果。”
“所有这些操作,必须符合一个核心原则:保持我方战略隐蔽性。 即便刀架在对方脖子上了,也要让他们相信这只是内部纠纷或是隔壁老王干的。”高洋看向凌丽和柳斌,“这是对二位‘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终极考验。”
凌丽和柳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然。这任务难度极高,但一旦完成,收益也无比巨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高洋继续说道,“我建议,成立一个临时的‘联合情报协调中心’,凌丽部长任总协调官,柳斌先生任首席情报架构师。你们手下的人员,按能力特长打散重组,成立几个‘虚拟项目组’:
‘春风雨露组’: 负责对友好国家的渗透、贿赂和正面宣传。
‘惊涛骇浪组’: 负责对敌国的离间、破坏和颠覆活动。
‘暗流涌动组’: 负责在敌国境内扶持代理人,煽动民间对立。
‘清洁工小组’: 负责处理无法收买的目标,以及清理行动痕迹。
每个组设定明确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每周进行进度复盘。”
这种将传统间谍活动进行“项目化”、“模块化”管理的思路,让凌丽和柳斌都感到新奇而又似乎异常高效。
“最后,是技术赋能与后勤保障。”高洋看向莉莉丝,“莉莉丝,你负责协调:
向唐星小姐和星零小姐申请技术支持,重点是更隐蔽的通讯协议、更强大的信息破译工具,以及……或许可以尝试开发一些用于‘舆论引导’的初级AI水军程序?
确保资金和物资到位。尤娜部长那边,我会去沟通,情报工作需要独立的、充足的‘预算’和‘绿色通道’。
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情报价值评估系统’,尝试对情报人员的贡献进行量化评分,与他们的‘绩效’和‘晋升’挂钩。”
柳斌终于忍不住开口,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参谋长,您这是……要把情报工作,当成一家公司来运营?” 他从未想过,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勾当,竟然可以如此条分缕析、流程清晰地被管理和考核。
高洋笑了笑,带着点中年人的自嘲和洞察:“本质上,任何组织行为都可以用管理的思维来解构。清晰的目标、合理的架构、高效的流程、恰当的激励,再加上可靠的技术支持,是达成任何复杂任务的通用公式。区别只在于,我们卖的不是实体商品,而是‘信息优势’和‘战略主动权’这套‘虚拟服务’。”
他站起身,做了总结陈词:“两位,老板画下了宏伟的蓝图,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施工图’。过程会很艰苦,甚至会充满危险。但我相信,凭借二位的专业能力,加上这套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我们一定能在三个月内,让那片星域的‘数据’,按照我们大唐的意愿重新‘排列组合’。”
凌丽和柳斌肃然起身,齐声应道:“必不辜负主公和参谋长重托!”
看着两人离去时明显更加凝练和专注的背影,莉莉丝忍不住感叹:“参谋长,您把这么复杂隐秘的情报战争,分解成了一个个可管理的项目任务……我感觉,他们现在不是去从事危险的间谍活动,更像是去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年度大项目’。”
高洋重新坐回椅子,端起他那标志性的保温杯,吹了吹并不存在的热气:“本质上就是如此。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模糊目标具体化,这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至于危险……哪份KpI压力不大的工作是不辛苦的呢?无非是我们的‘办公环境’稍微特殊了点而已。”
他抿了一口枸杞水,望向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幽幽地补充了一句:“接下来,该去给莎丽和爱尔希她们准备‘军事重组项目方案’了。唉,这‘首席运营官’的活儿,真是永远也干不完啊……莉莉丝,帮我再泡杯枸杞,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