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影”基地地下二层的训练场内,空气灼热,弥漫着汗水和金属摩擦的味道。原本空旷的空间被划分成了几个功能区:体能训练区摆满了各种专业器械,战术模拟区投影着复杂的城市街景,射击场内回荡着节奏分明的枪声,还有一个用废弃集装箱和建筑材料搭建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演练场。
马尧(山魈)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贲张,汗水沿着坚实的背脊沟壑流淌。他正对着一个特制的重型沙袋进行抗击打训练,每一次沉闷的撞击都让沙袋剧烈晃动,仿佛随时会炸开。他的训练方式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追求的是极致的爆发力和承受力。
另一边,陈锋(鹰眼)正在进行动态射击训练。他戴着降噪耳罩,眼神专注如磐石,手中的改装手枪随着身体在障碍物间的快速移动而不断调整角度,每一次枪响,远处快速移动的靶标中心便多一个弹孔,精准得令人咋舌。他的训练更侧重于精准、冷静和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判断。
朱雀(百灵鸟)没有在训练场,她待在五楼的信息中心。这里布满了闪烁的服务器和巨大的显示屏,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她正在测试新搭建的内部通讯系统和加密网络,同时监控着外界与“龙影”相关的所有信息波动,手指在多个虚拟键盘间跳跃,速度快得带起残影。她的“训练”更侧重于脑力的极限压榨和信息处理效率。
陈启明(医生)则在隔壁的医疗站内,整理着刚刚送达的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和药品,并按照他编写的内部培训教材大纲,准备着第一批急救和战场医疗培训的教案。他的工作同样繁重,关乎着团队未来的生存保障。
陆晓龙站在训练场二楼的观察廊上,平静地俯瞰着下方。团队成员各自专注于提升,这种自律和进取心让他满意。但他知道,个人的强大固然重要,但一个真正的团队,需要的是如同一体般的默契与配合。
“都停一下。”陆晓龙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训练场的噪音,传入每个人耳中。
马尧收拳,陈锋放下手枪,两人都抬头望向二楼。朱雀和陈启明也通过内部通讯听到了指令。
“我们五个,是‘龙影’的核心,是大脑,是脊梁。”陆晓龙的目光缓缓扫过四人,“但我们不能永远只是五个人。‘龙影’要发展,要壮大,需要更多的手和脚,需要忠诚且有能力的新鲜血液。”
他走下楼梯,来到训练场中央。
“从今天起,除了各自的能力提升,我们还要开始团队的磨合训练,同时,启动第一期外围人员的招募与选拔计划。”
他看向陈锋和马尧:“鹰眼,山魈,你们负责制定具体的磨合训练科目,重点是多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战、火力配合与危机应对。不要局限于常规战术,加入我们在‘命运之环’遇到过的那些非常规威胁的模拟应对。”
“明白!”陈锋和马尧齐声应道,眼中都闪过一丝兴奋。他们早就渴望进行更贴近实战的协同训练。
“百灵鸟,”陆晓龙转向通讯器,“我需要你建立一套完整的候选人评估系统,涵盖背景审查、心理测评、忠诚度初步判断以及潜力评估。第一批人选,宁缺毋滥,数量控制在十人以内,重点考察其心性和可塑性。”
“交给我。”朱雀自信地回应。
“医生,准备好相应的体检和体能基线测试方案。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候选人的身体极限和特点。”陆晓龙最后对陈启明说道。
“设备和人手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陈启明推了推眼镜。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龙影”基地的运转重心,开始从单纯的业务拓展和内部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团队构建倾斜。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内的气氛更加紧张而充实。
白天,核心五人组投入了高强度的磨合训练。在cqb演练场,陆晓龙亲自下场,他不再仅仅依靠个人无敌的实力碾压,而是刻意压制自身大部分能力,以接近常人的水准,与陈锋、马尧进行战术配合演练。
陈锋的精准狙击与马尧的狂暴突击,在陆晓龙居中调度和策应下,开始爆发出1+1+1远大于3的威力。他们演练着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应对:人质救援、据点防守、城市追踪与反追踪……每一次演练都力求真实,甚至动用了一些非致命的训练弹药,增加了压迫感。
陆晓龙凭借其超凡的感知和洞察力,总能第一时间发现配合中的疏漏和战术上的瑕疵,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指导并非说教,而是通过实战演示和精准的复盘,让陈锋和马尧深刻理解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朱雀虽然不直接参与武力训练,但她通过信息中心全程监控,模拟着各种信息干扰、通讯中断、虚假情报等复杂情况,考验着团队在信息迷雾下的决策和应变能力。陈启明则作为随队医疗官,熟悉着在激烈对抗环境下进行快速救护的流程。
夜晚,则是各自的能力提升和准备工作时间。马尧继续打磨着他的力量和格斗技巧,陈锋研究着新的狙击战术和装备,朱雀完善着她的情报网络和评估系统,陈启明优化着医疗方案和培训教案。
团队的组建与磨合,在汗水、思考和紧密的协作中,稳步推进。每个人都清晰感受到,他们正在变得不一样。不再仅仅是五个强大的个体,而是一个正在逐渐融合、互补、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战斗集体。
而与此同时,朱雀布下的信息网,也开始收到了一些关于潜在候选人的反馈。第一批经过初步筛选的资料,被整理出来,放在了陆晓龙的办公桌上。
“龙影”的骨架正在变得强健,血肉,也即将开始填充。一个真正强大的团队,雏形初现。
“龙影”基地地下训练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通过朱雀(百灵鸟)初步筛选的七名候选人,如同七根标枪,站在场地中央。他们年龄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有男有女,穿着统一的黑色作训服,神情各异,但眼神中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和渴望。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退役的特种士兵,有经历过地下拳赛的格斗者,也有在灰色地带摸爬滚打多年的情报贩子,但此刻,他们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面对着决定他们能否踏入“龙影”大门的第一道关卡。
陆晓龙、陈锋(鹰眼)、马尧(山魈)站在他们面前。陆晓龙气息内敛,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面孔,仿佛能看透他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陈锋眼神锐利如鹰,沉默地评估着每个人的站姿、呼吸和肌肉状态。马尧则抱着胳膊,毫不掩饰地释放着一股彪悍的压迫感,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残忍的笑意,仿佛在挑选着合格的猎物。
朱雀的声音通过训练场的广播系统响起,冷静而清晰:“第一项,极限体能与环境适应性测试。内容:全负重二十公斤,在模拟极端环境(高温、低温、浓烟、强噪音干扰)下,完成五公里越野,并通过预设的障碍区。时间限制:二十五分钟。超时或中途放弃者,淘汰。”
没有多余的废话,测试直接开始。
沉重的背负压在身上,模拟的极端环境瞬间启动——高温炙烤着皮肤,浓烟刺鼻呛人,尖锐的噪音不断冲击着耳膜。七名候选人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在布满泥泞、铁丝网、高墙、独木桥的复杂障碍场上奋力前行。
陆晓龙三人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身影。
“左边第二个,步伐乱了,呼吸急促,意志力不够坚定,最多再撑三分钟。”陈锋低声说道,如同最精准的仪器。
“中间那个大个子,力量不错,但太笨拙,过障碍效率太低。”马尧撇撇嘴。
陆晓龙没有说话,他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蛛网,覆盖着整个训练场。他能“听”到每个人心脏剧烈的搏动声,能“感觉”到他们肌肉的颤抖和意志的挣扎。他在观察的,不仅仅是体能和技巧,更是面对极限压力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应变能力和……那一丝潜藏的本性。
果然,不到十五分钟,左边第二个候选人一头栽倒在泥泞中,剧烈地呕吐起来,挣扎了几下,最终无力地拍地示意放弃。紧接着,又有一人在翻越一道四米高墙时因体力不支重重摔下,扭伤了脚踝,被场边待命的陈启明(医生)和助手迅速抬走救治。
最终,只有五人冲过了终点线,个个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瘫倒在地,大口喘息,其中两人更是时间卡在最后一秒,险之又险。
“休息十分钟。第二项,心理素质与忠诚度压力测试。”朱雀的声音再次响起,不带任何感情。
五人被分别带进了隔音的心理测评室。里面等待他们的,是朱雀精心设计的、结合了催眠暗示、情景模拟和尖锐质问的“精神风暴”。问题刁钻而残酷,直指内心最深的恐惧、欲望和隐秘。
陆晓龙等人通过单向玻璃观察着里面的情况。有人面对虚构的亲人被挟持场景时情绪崩溃,有人在被质疑其加入动机时眼神闪烁、言辞矛盾,更有一人在被暗示背叛可以获得巨大利益时,呼吸和微表情出现了极其细微但逃不过陆晓龙感知的动摇。
“这个,淘汰。”陆晓龙指着那个出现动摇迹象的候选人,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忠诚,是“龙影”不可触碰的底线,哪怕只有一丝疑虑。
第二项测试结束,又有两人被刷下。场上只剩下三人。
“第三项,实战反应与团队协作模拟。”这次开口的是陆晓龙。他走到剩下的三人面前,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他们身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你们三人,临时编为一组。任务:在cqb演练场内,找到并‘解救’一名被‘劫持’的人质(由马尧扮演),‘清除’场内所有‘武装匪徒’(由陈锋操控的移动靶机和遥控爆炸装置模拟)。时间限制:十分钟。规则:允许使用训练用激光模拟武器,被击中要害即判定‘死亡’。过程中,我会随机加入,扮演不可控的第三方变量。”
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要面对陈锋精准致命的“狙击”和神出鬼没的“爆炸”,还要提防陆晓龙这个“不可控变量”的干扰!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刚刚临时组成的团队,毫无默契可言!
三人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但还是迅速检查装备,互相打了个简单的手势,便毅然冲入了如同迷宫般的cqb演练场。
战斗瞬间爆发!枪声(激光模拟)、爆炸声(模拟效果)、呼喊声在场内激烈回荡。
三人显然都具备不错的个人能力,枪法精准,移动迅速。但缺乏磨合的问题立刻暴露无遗。一人在突击时过于冒进,险些被陈锋“狙杀”,全靠另一人及时火力掩护才侥幸脱身;一人在防守时与同伴站位重叠,导致两人同时暴露在爆炸范围内;沟通更是混乱,经常出现指令冲突或信息传递不及时。
就在他们艰难地推进到场地中央,即将接近“人质”所在区域时,陆晓龙动了。
他没有使用任何武器,只是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切入战场。他没有直接攻击任何人,而是如同一个不稳定的催化剂,瞬间将本就混乱的局面搅得更加支离破碎。
他随手踢动一个废弃油桶,制造巨大的声响,吸引火力,打乱了三人的进攻节奏;他利用烟雾弹(训练用)遮蔽视线,让三人瞬间变成“瞎子”,差点在慌乱中互相“误伤”;他甚至模拟了一次“背后偷袭”,轻易地“解决”掉了负责断后那名候选人(激光感应器判定)。
剩下的两人在极度被动和恐慌中,凭借着一股狠劲和最后一点运气,终于冲到了“人质”所在房间外。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破门而入的瞬间——
“时间到。”陆晓龙平静的声音响起。
演练场内所有声音戛然而止。两名幸存的候选人大口喘着粗气,浑身被冷汗和模拟的“血迹”(特殊涂料)浸透,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挫败。他们失败了,甚至连“人质”的面都没见到。
陆晓龙走到他们面前,目光扫过两人,又看了看那个最早被自己“解决”掉、一脸沮丧的候选人。
“你们三个,”陆晓龙缓缓开口,“留下。”
三人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知道为什么留下你们吗?”陆晓龙问。
三人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不是因为你们完成了任务——你们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陆晓龙语气平淡,却字字敲打在他们的心上,“留下你们,是因为在极限的压力和混乱中,我看到了你们身上一些‘龙影’需要的东西。”
他指向那个冒进但关键时刻敢于为同伴挡枪的:“你,有血性,有担当,缺的是沉稳和纪律。”
他指向那个沟通混乱但枪法精准、在最后关头依然没有放弃的:“你,技术扎实,意志坚韧,缺的是大局观和团队意识。”
他最后指向那个被自己率先“解决”、看似表现最差的:“你,警觉性最高,直觉敏锐,虽然被我偷袭得手,但在混乱初期,你是唯一一个试图建立有效通讯和临时指挥的人,只是缺乏经验。你缺的是实战应变和领导自信。”
陆晓龙的点评一针见血,让三人浑身一震,仿佛被瞬间看穿。
“在‘龙影’,个人能力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陆晓龙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要的,是能够将后背托付的战友,是能够在绝境中依旧相信彼此、永不放弃的兄弟!能力不足,可以练!经验不够,可以积累!但心性、担当和那份对团队的认同感,是练不出来的!”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龙影’的一员,代号待定。记住今天的失败,记住你们为什么能留下。未来的路,会比你想象得更艰难、更危险。现在,告诉我,你们的选择?”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激动以及一种被认可的狂热。他们挺直了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声音在训练场内回荡:
“誓死追随!永不背叛!”
团队的组建与磨合,完成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核心的确认与灵魂的注入。陆晓龙看着眼前这三张虽然稚嫩却充满潜力的面孔,知道“龙影”的骨架,已经开始附着上坚实有力的血肉。未来的风雨,他们将共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