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内的追踪异常艰难和危险,每一步都像是在与一个充满敌意的黑暗生物搏斗。狭窄的通道仅容一两人弯腰通过,脚下是湿滑粘腻的淤泥,混杂着不知名的腐烂有机物,每踩一步都可能深陷其中。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浓烈气味腐败的有机物、刺鼻的氨水、以及一种难以形容的、带着金属锈蚀感的腥臭,混合成一种具有物理压迫感的浊流,冲击着每个人的嗅觉神经,即使戴着加厚的防护口罩也无法完全隔绝。
强光手电的光柱在无尽的黑暗中显得如此微弱,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区域。
光线下,混凝土管壁上布满了深色的水渍、滑腻的苔藓和诡异的菌斑,头顶不时有冰冷的水滴落下,渗进衣领,带来一阵阵寒颤。
通道并非一成不变,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地下蚁穴,岔路极多,有些仅是不起眼的缝隙,有些则通向更宽阔但也更幽深的蓄水池或维修通道,回声在空旷处被放大。
江牧宇强忍着伤口在潮湿阴冷环境和剧烈活动下传来的阵阵刺痛,带领着队员们沿着最初发现的那道断续的血迹和明显的拖拽痕迹,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血迹在污浊的地面上并不总是清晰,有时只是一些颜色略深的斑点,需要队员们俯身仔细辨认。
拖拽的痕迹则显示出凶手当时行动的仓促,痕迹边缘粗糙,方向明确,显示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暴力挟持。
他们就这样在迷宫般的管道中艰难行进了数百米,精神高度集中,既要追踪线索,又要时刻警惕可能来自黑暗中的袭击。
最终,痕迹在一条明显宽阔许多、水流湍急的地下暗渠边戛然而止。暗渠的水色深黑,水面漂浮着泡沫和杂物,水流声在这里变得响亮,掩盖了其他一切声音。
岸边淤泥上有一些杂乱的脚印和类似小型船只或漂浮物拖曳的模糊印记,但已被水流冲刷得难以辨认。
“妈的,他利用水流跑了。”一名队员喘着粗气,用手电光照着浑浊的水面,语气中充满了挫败感。
江牧宇蹲下身,仔细检查着渠边的痕迹,脸色凝重。
凶手显然对地下环境极为熟悉,并且早有准备。他可能在这里准备了橡皮艇、充气筏之类的简易水上工具,也可能仗着对水流的熟悉直接涉水而逃。
无论是哪种方式,继续沿着这条路线盲目追查下去,不仅希望渺茫,而且风险极高未知的水域、复杂的水流、以及可能存在的伏击,都让前行变成一场赌博。
“收队。”江牧宇站起身,果断下令,声音在空旷的水道中显得有些空洞,“留下标记,通知技术队过来详细勘查取证。
重点撤回地面调查。”他深知,此刻的撤退是为了更有效地进攻。
回到地面,重新呼吸到虽然不算清新但至少正常的空气,每个人都感到一种恍如隔世的疲惫。
与此同时,对失踪保安任道民的背景调查结果也迅速汇总过来。
任道民,58岁,立县本地人,在仓储区做保安已有五年,同事和邻居对他的评价高度一致:为人老实本分,甚至有些木讷,从不与人争执。家庭关系简单,老伴早已过世,一个女儿远嫁外地,平时联系不多。社会交往狭窄,除了几个一起下棋的老头,几乎没什么朋友,经济状况虽然清贫但无任何债务纠纷。
就是一个最典型、最不起眼的底层劳动者。这份背景资料,更加印证了他是被凶手随机选择的目标,完全符合凶手挑选“画布”的一贯冷酷模式。
戚雨对窨井盖边缘提取到的那一滴暗红色血迹进行了快速dNA比对鉴定,结果确认属于任道民。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这滴血说明,任道民在被巨大的力量拖入下水道的那一刻,很可能已经受伤,甚至可能遭到了重击。他的处境,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正变得愈发凶多吉少。
尽管成功找到了凶手出入地面的关键通道,但如何确定他逃离的方向和可能藏匿的新巢穴,成为了摆在专案组面前新的、更严峻的难题。
城市地下的管网系统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修建和改造,结构极其复杂,图纸未必完整,更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充满未知的黑暗迷宫。
凶手如同水滴归海,隐匿其中。
在高度戒备的安全点内,戚雨几乎将那段从马路对面便利店角度拍到的、仅有几秒钟的模糊监控录像看了上百遍。
画面中,那个穿着深色工装、戴着帽子和口罩的身影,推着一辆看起来颇为沉重的双轮手推车,从仓储区围墙的阴影里快速走出,消失在监控范围之外。画面质量很差,光线昏暗,人物的面部特征完全无法辨认。
但戚雨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一种源自直觉的违和感。她将画面放到最大,调整对比度和亮度,甚至一帧一帧地慢放、回放,目光死死盯住那个推车的身影和手推车本身。
“小陈,你来看。”戚雨突然开口,声音因为长时间的专注而有些沙哑,她指着屏幕上凶手推车的动作,“看他的姿势,看这个车。”
小陈立刻凑到屏幕前。画面中,凶手身体前倾,双臂用力,推车的姿态显得有些吃力。更重要的是,那个看起来像是普通物流用的手推车,车身明显向一侧倾斜,车轮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留下略显沉重的轨迹。
“车里的东西,分量不轻。”小陈敏锐地指出,“而且这个倾斜的角度,不像是放了一个挣扎或者昏迷的人。人体的形态不规则,如果是绑架,重量分布会更乱,车子会更难控制。但这个车虽然倾斜,但行进轨迹还算稳定,除非…”
戚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接过话头:“除非,车里除了受害者,还装了别的、形状相对规则、有一定重量的东西!可能是他作案用的全套工具!或者是他刚刚补充的物资!你们想,他的老巢被我们端了,里面那些他视若珍宝的‘雕刻’工具、防水布、固定材料几乎损失殆尽。他要继续他的‘创作’,就必须重新补充‘弹药’!”
这个推断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划亮了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瞬间照亮了一个之前被忽略的方向。戚雨立刻接通了与指挥部的紧急通讯:“彭队,江警官!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凶手推的那辆手推车,重心和重量分布异常!我强烈怀疑里面除了受害者任道民之外,还装有其他重物,很可能是他作案所需的工具或物资!他出现在那片仓储区,目标可能不仅仅是随机寻找受害者,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补充他巢穴被端后损失的‘库存’!”
戚雨的分析立刻引起了彭修杰和江牧宇的高度重视。
这个角度非常关键!如果凶手是去“采购”或“窃取”物资,那么他现身的那片物流仓储区,就不仅仅是犯罪现场,更是他重要的“物资来源地”!这极大地缩小了侦查范围,为摸排工作提供了极其明确的焦点。
专案组立刻调整侦查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对那片规模不小的物流仓储区进行彻夜的地毯式排查。
侦查重点非常明确:走访每一家商户,询问近期是否有仓库被撬盗、物品失窃的情况发生;重点排查那些经营劳保用品、五金工具、化工原料、防水材料、包装材料等可能与凶手需求相符的商户。
排查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了一整夜。民警和刑警们打着强光手电,穿梭在堆满货物的仓库之间,仔细询问被从睡梦中叫醒的商户老板和值班人员,检查仓库门锁是否有被破坏的痕迹。
疲惫和困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但一种即将抓住狐狸尾巴的兴奋感支撑着他们。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关键的消息终于从排查前线传回了指挥部:仓储区内一家名为“诚信劳保杂货批发”的店铺老板报案,称其仓库后门有被撬棍暴力撬开的痕迹!经过清点,发现丢失了几样物品——一卷加厚的深绿色pVc防水布、一捆直径约一厘米的尼龙绳、以及一套包含一把崭新钢锯、一把大号老虎钳和几把不同规格螺丝刀在内的常用工具套装!
失窃时间,根据老板最后检查仓库的时间推断,就在保安任道民失踪案发前几个小时!
消息确认,专案组内部精神大振!凶手果然是先利用夜色掩护,潜入仓储区,撬开这家劳保店仓库,盗窃了后续作案所需的关键物资!
然后,在他得手后推着满载赃物的手推车离开时,恰好遇到了夜间巡逻的保安任道民。于是,他顺手牵羊,将任道民也变成了他的“战利品”,一同拖入了地下世界!
这条线索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清晰地指明了凶手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警方立刻调取了以“诚信劳保”仓库为中心,向外辐射、时间更早的所有可用监控录像,全力追踪凶手在盗窃物资前的行动路线,试图找到他来时的方向,进而推断出其可能的藏身区域。
同时,对失窃物品的详细型号、品牌、规格进行了精确记录,这些都将成为后续追查和认定犯罪的重要物证。
案件的拼图,正在一块块地被耐心和智慧拼接起来,凶手的幽灵形象虽然依旧模糊,但其活动的轨迹和行为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警方与这个隐匿于城市阴影中的冷酷杀手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了短兵相接、步步紧逼的白热化阶段。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因为在地下某处,一位普通保安的生命正在读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