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斯推开车间厚重的金属门时,冷白的灯光先涌了出来,裹着淡淡的机油味。她侧身让小果和紫悦进来,自己则熟练地从门边挂钩上取下三顶蓝色安全帽,递过去:“里面机器运转快,注意别靠近黄线。”
小果踮着脚把帽子扣在头上,帽檐压得低,她扒着帽沿往前看——车间中央的传送带正匀速移动,银色的机械臂悬在半空,末端的吸盘轻巧地吸起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转了个弯,稳稳落在下方的黑色托盘中。“哇,它们像在跳芭蕾!”她小声惊呼,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紫悦的目光却落在传送带尽头的检测台上。那里没有机械臂,只有一个嵌在桌面的玻璃罩,罩内亮着柔和的绿光。她看见一枚芯片被送进去,绿光闪烁了三下,旁边的小屏幕跳出一行数字。“这是在做什么?”她转头问林楠斯。
“光学检测,”林楠斯走过去,指尖轻点屏幕边缘,“检查芯片表面有没有纳米级的划痕,误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她顿了顿,指向车间另一侧,“那边是封装区,做好的芯片会被装进黑色外壳,最后变成你们手机里的零件。”
小果已经跑到了黄线边缘,正盯着一台正在给芯片贴标签的机器。那机器的针头细得像缝衣针,却能在芯片侧面印上比蚂蚁还小的编号。“它怎么能看得那么清楚?”她回头问,眼睛亮晶晶的。
林楠斯笑了,拉着她往后退了半步:“靠摄像头和算法呀,比人眼精确多了。不过最初设计这些程序的,还是我们的工程师。”她抬手看了眼墙上的电子钟,“差不多到组装演示时间了,我们去那边看更有意思的。”
紫悦轻轻“嗯”了一声,脚步却没动。她看着机械臂不知疲倦地重复着动作,灯光在金属表面反射出冷冽的光,忽然觉得这些冰冷的机器里,好像藏着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正小心翼翼地托着那些微小的、却能驱动世界的零件。
多小心翼翼的认真。
走出工厂时,门卫正在给花坛浇水。紫悦摸了摸口袋里的访客证,橘色的挂绳在风里晃了晃,像刚才车间里那簇最亮的火花。
林楠斯走在前面,银色的流水线在她身后泛着冷光。紫悦好奇地凑近观察台上旋转的齿轮组,鬃毛随着机械臂的摆动轻轻晃动:这些金属构件的咬合精度真惊人。小果则盯着传输带上移动的彩色糖粒,蹄子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点:原来彩虹糖是这样被裹上糖衣的!
林楠斯按下控制面板上的蓝色按钮,透明防护罩缓缓升起:这条生产线每小时能处理三百公斤原料。她指向墙角闪烁的指示灯,注意看那边的压力传感器,当原料湿度超过65%就会自动报警。紫悦迅速掏出笔记本记录,小果却被突然弹出的成品收纳盒吓了一跳,尾巴上的毛都炸开了。
别担心,这是安全装置。林楠斯拉住想要探头的小果,下一个车间是无菌包装区,我们要穿上防护服。紫悦已经迫不及待地接过蓝色罩衣,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快让我看看真空封装的原理!小果则对着反光面罩里的自己做起鬼脸,差点撞翻旁边的消毒液支架。
林楠斯推开厚重的玻璃门时,金属摩擦的轻响混着机械运转的嗡鸣扑面而来。紫悦下意识拢了拢袖口,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机油香,像浸过晨露的青草混着金属的冷冽。小果已经踮着脚往前凑,圆眼睛瞪得溜圆:“哇!那些银色的‘手臂’在跳舞!”
林楠斯拉住她的卫衣帽子,指向生产线:“是智能分拣机械臂,每秒能识别三十个零件。”顺着她指尖望去,六条银色机械臂正悬在传送带上,末端的吸盘精准吸起闪烁着蓝光的芯片,轻巧转个弯,稳稳放进透明收纳盒。传送带“咔嗒咔嗒”地向前,零件像排队的萤火虫,一路流向尽头的纳米级校准仪——那台半人高的仪器正发出柔和的绿光,屏幕上跳动着小数点后八位的数字。
紫悦蹲在传送带旁,手指轻轻拂过防护玻璃。她看见一个微小的齿轮零件卡在缝隙里,刚想开口,机械臂突然顿了顿,末端弹出细如发丝的探针,“嘀”一声轻响,零件已经被拨回正轨。“有自主纠错系统?”她抬头问,声音里带着惊讶。
林楠斯点头,从口袋里摸出颗薄荷糖递给小果:“工厂的AI中枢连着每个设备,比人眼还敏锐。”小果含着糖,突然指着校准仪旁边的显示屏:“那个像彩虹的是什么?”屏幕上正流动着彩色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层层叠叠,“是材料应力测试图,”林楠斯解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强度,你看那块蓝色区域,是今天刚到的钛合金,硬度是普通钢材的三倍。”
说话间,传送带尽头的成品箱已经堆满了封装好的芯片盒。林楠斯按下墙上的按钮,生产线缓缓停下,机械臂整齐地垂落,像收起翅膀的蜂鸟。小果突然拍手:“原来工厂不是冷冰冰的!”紫悦站起身,望着渐渐安静下来的车间,玻璃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给机械臂镀上一层暖金——那些精密的金属关节上,还沾着星点未擦净的蓝光,像谁不小心洒了把碎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