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喝点水。”
江雪的话打断了陈娟的思绪,她抬起头,也将心里的苦涩强压了下去。
“别忙了,坐下聊会儿。”
江雪洗了个苹果,先给宁宁抓了把糖,然后又给她削苹果。
宁宁还是那么怯生生的,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大眼睛打量着四周,最后小声对陈娟说:“妈妈,舅舅家真好看。”
江雪喜欢孩子,尤其是这种长得好看又乖巧的小团子,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宁宁,要不要在舅妈家住上几天?我带你去公园划船。”
宁宁也喜欢这个漂亮的小舅妈,她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声音又温柔。
除了妈妈对她最好,小舅妈是最温柔的。
她满怀期待地看着妈妈,陈娟却笑了笑说:“你看她,还真想来住,不过不行,我已经给她安排好上学了,明天就得去学校报名,学校都开学好一阵子了,再晚就跟不上了。”
宁宁比壮壮还大一点。
虽然江雪觉得宁宁九月没开学有点奇怪。
但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也不是那种啥都要打听的人。
两人接着又聊了些家常,尤其是说到江雪开包子铺的事,陈娟是真心为他们高兴。
“市里建设路上的陈记包子铺也是我们家的,大姐有空去尝尝,报我名字就行。”
陈娟早知道包子铺的事,笑着应道:“好,有空一定去尝尝。”
说着说着,就快到中午了。
江雪让陈娟等着陈颈生回来,自己去买点菜招待客人。
可陈娟却站起身,执意要走。
“大姐,你还没见陈颈生呢。”
江雪当然想留她吃饭,这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
可陈娟就是不肯留下:“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你们既然到了市里,还能断了联系不成?”
她态度坚决,江雪也不好再留:“那这周末我跟陈颈生去看看大姐。”
这次去不光是看大姐,主要是让大姐的婆家知道他们到市里了。
他们是陈娟的娘家人,作为晚辈,去拜访一下大姐的公婆也是应该的。
陈娟依旧温和地笑着:“不用了,其实我之前没说,宁宁爷爷生病了,最近正在家休养,家里也不想有人打扰,等家里情况稳定了,我再请你和颈颈过来。”
“哎,既然生病了,咱更该去看看,毕竟是亲戚嘛。”
江雪有些疑惑,但也没多想,客气道。
“真不用。”陈娟连忙摆手,又觉得自己反应可能有点大。
笑道:“也不是什么大病,休息休息就好了,你们这边也有事情要忙,等都安顿好了再说也不迟。”
“那行吧。”
江雪亲自把陈娟母女送到家属院门口,看着她们走远。
转身时,就看到陈颈生回来了。
“你回来得真不巧,大姐刚走。”
“大姐来了?”
陈颈生顺着她刚才看的方向望去,远处已经没人了。
“大姐带着宁宁来的,我留她们吃饭,大姐说啥也不肯。”
两人一边往回走一边聊。
陈颈生点点头:“她家里可能还有别的事,婆家那边离不了她。”
他虽然常年在外上学、工作,不怎么掺和家里的事。
但也能感觉到大姐在那个家里分量不轻,而且姐夫平时也不喜欢大姐在娘家待太久。
看样子是很依赖大姐。
可要说大姐和姐夫感情多好,陈颈生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或许是大姐和姐夫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吧。
江雪看了他一眼,又默默移开目光,轻声道:“可能吧,大姐说宁宁爷爷生病了,或许需要人照顾。”
这么一说好像真说通了,陈颈生点点头。
两人很快回到家。
家里有从老家带来的两个丝瓜,江雪打算用丝瓜做馅包饺子。
陈颈生帮她和面,江雪削着丝瓜,突然开口:“你了解大姐夫是个啥样的人吗?我听妈说,以前他们家出了事,没人愿意嫁过去。”
“就因为大姐夫的奶奶和咱奶奶关系好,才把大姐嫁过去的,按理说,大姐在婆家应该过得还不错吧?”
毕竟是他们求着结的婚。
陈颈生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似乎这个问题有点超出他的认知。
但还是尽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妻子:“那时我还在上高中,情况大概就像妈说的那样,大姐嫁给姐夫后,姐夫对她挺好的。”
“大姐也能干,婆家虽然条件不太好,咱们家帮衬了一点,日子也还是能过的下去。”
“而且大姐嫁过去不到半年,政策就变了,姐夫家的事被政策平了反,重新安排了工作,日子也就好起来了。”
“后来呢姐夫调到市里工作,全家也就跟着过来了。”
陈颈生看了江雪一眼,接着说道:“大家都说大姐有福气,那些当初觉得把大姐嫁过去是推入火坑的婶婶们,现在都觉得她嫁得好。”
“咱们农村人想嫁进城里不容易,光户口就是个大坎,不过后来政策松动了,农村人在城里就算没有粮票,也能自由买卖粮食解决吃饭问题。”
“总之,村里谁家姑娘嫁人,总会提到大姐,希望能有她那样的好福气。”
江雪点点头,陈丽华结婚的时候,她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大姐夫家就他一个儿子吗?”
陈颈生点头:“就他一个,不过他有三个姐姐,都早嫁出去了。”
“当年张家出事的时候,那三个女儿怕受牵连,都躲得远远的,现在跟张家关系怎么样,我就不太清楚了。”
说了这么多,陈颈生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啊?咋了?大姐跟你说啥了?”
“大姐啥也没说,她总为我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高兴。”
“但我不知道为啥,总觉得她过得不像咱想象的那么好。”
陈颈生立刻看向她:“什么意思?”
江雪摇摇头:“我也说不好,就直觉,大姐太温柔了,我总觉得以她的性格,如果遇到难缠的婆婆,会被欺负的。”
陈颈生听完笑了笑:“我还以为啥大事呢,大姐一直都这样,心肠最好,也最懂事。”
“以她的性子,应该不可能和公婆处不好的吧,而且当初是张家求着娶的大姐,应该不会亏待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