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听不懂这些鬼佬在说些什么,只好微笑着和他们握手。
约翰·桑切斯笑问道:“怎么样,各位?”
“非常棒的电影,不过我们miti院线已经快排满了,我们可以出50块银幕。”来自miti院线的代表说道。
另一个广告商也说道:“我们的宣传也比较满,不过报纸、巴士、地铁方面,我们愿意为这部电影宣传。”
几十人说下来,一共也才为《小鬼当家》争取到了200块银幕,宣传也只是小报和线下方面。
约翰·桑切斯很看好《小鬼当家》,对这个结果当然不满意,他直接道:
“各位,都别找什么借口了,你们应该知道《小鬼当家》的潜力,如果运作好了,大家都能大赚一笔。”
院线商和广告商闻言都沉默下来,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众人就在放映厅内整整谈了两个多小时,电话也打了几十个,最后院线一共为《小鬼当家》腾出800块银幕,定在了12月20号公映。
至于《小鬼当家》的分成,陈启还是照例和派拉蒙以19%打底算,每过500万美元票房增加1%,封顶30%。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家战士》也才3000多万,等到《小鬼当家》上映后,陈启才有底气去和派拉蒙谈判,提出新的分成。
在那些院线商、广告商都走后,陈启才对约翰·桑切斯问道:
“约翰,你觉得《小鬼当家》在北美票房能有多少?”
约翰·桑切斯想了想道:“至少6000万以上。”
“我说过票房会过亿,所以我认为很可能会过亿。”陈启笑道。
《小鬼当家》前世在北美票房接近3亿,虽然那是8年后的数据,但考虑到通货膨胀,票价比那时低的情况下,折价一半还是很有可能达到的。
约翰·桑切斯也没有否认,他点点头道:“这种圣诞节的合家欢电影,如果运气不错的话,票房过亿很有可能。”
“如果票房过亿的话,请对巴里先生说,我会考虑把《小鬼当家》的续集版权和周边出售给派拉蒙。”陈启拍了拍约翰·桑切斯的肩膀,直接走出了放映厅。
约翰·桑切斯看着麦当娜搂着陈启的手臂离开的背影,突然咧嘴笑了起来。
如果换成后世,一部制作成本5000万的电影,票房一亿的话,制片公司起码要亏2500万。
而赔的这些,就只能靠周边赚回来。
毕竟后世娱乐发达,周边赚的钱可能会超过电影票房。
而现在1982年,电影票房才是真正的大头。
不过随着家庭录像机在美利坚普及,这几年卖录像带的收入,都快超过制片方所得利润的30%了。
按这个比例来说,《小鬼当家》票房如果超过1亿,那陈启在录像带市场里起码能赚1500万。
陈启把电影周边和续集卖给派拉蒙,这完全就是送钱的行为。
而陈启让他去说,那这件事的功劳完全就可以记在他的头上,约翰怎么能不高兴?
......
为了自己的业绩和美金,约翰·桑切斯决定亲自负责《小鬼当家》的发行。
从第二天开始,他就带着团队和数家广告商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这本来就是派拉蒙准备好的事,约翰·桑切斯需要做的就是将事情推动下去。
《小鬼当家》的总制片成本陈启也才花了210万美元,而派拉蒙制定的宣传计划中就是500万美元的宣传级别,相当于制片成本的两倍还多。
500万的宣传费用在现在的好莱坞来说,算是顶级配置了。
两年后的《终结者》制作成本也才600万,宣传费用更是不到300万。
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小鬼当家》的广告很快就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美利坚民众的视线中。
电视上循环播放着电影预告片,报纸上刊登着大幅广告,巴士车身、地铁站台随处可见电影海报。
在约翰·桑切斯的积极奔走协调之下,各大院线紧急为《小鬼当家》腾出了更多的放映厅,使其上映银幕数量一举增加到了整整1000块。
要知道,在这几年的北美票房榜上,能够排进前10的电影,其上映银幕就没有低于1000块的。
像《Et外星人》那种现象级的超级猛片,上映银幕数甚至超过了1700块。
可以说,单从上映规模来看,《小鬼当家》已经具备了冲击北美票房年度前10的入场券。
……
陈启第二天回到入梦工厂分公司,刚踏入杰佛瑞的办公室,就看到一男一女两个白人垂头丧气从里面出来。
陈启看着两人的背影,有些奇怪地问道:“那两个人是谁?公司新招的员工?”
杰佛瑞摇了摇头,随口答道:“是卡梅陇,还有新世界影业的安妮·赫德。”
“詹姆斯·卡梅陇?”陈启的音量瞬间拔高,脸上写满了震惊。
杰佛瑞点点头,确认道:“对,就是他。”
陈启心中不由一阵“卧槽”,这可是未来大名鼎鼎的世界之王,他怎么可能不认识。
只不过方才擦肩而过的卡梅陇一脸颓丧,那落魄的衰相,可没有半点未来世界之王的霸气。
“他们过来干嘛?”陈启压下心中的惊讶,好奇地问道。
杰佛瑞耸了耸肩,回答道:“他们想让我们投资一部关于机器人穿梭时空的电影。”
陈启脑海中立刻跳出《终结者》这三个字,继续问道:“他们怎么会找上我们?”
杰佛瑞笑了笑,解释道:“boss,这里是好莱坞,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落魄导演和新人在寻找机会,这是很常见的事。”
“我们今年靠着《皇家战士》在北美拿下了3000万美元票房,这个消息圈内谁不知道?”
“如果一个到处找投资的电影人,连这点行业信息都搞不清楚,那他也不配当个电影人了。”
“原来如此。”陈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依稀记得,前世的卡梅陇此时只执导过一部《食人鱼2:繁殖》,而且拍摄过程极其不愉快。
资本方各种指手画脚,导致他中途就被解雇,连薪酬都没能完全拿到。
据说卡梅隆是在一次高烧中灵光一闪,构思出了这个机器人杀手从未来回到过去的故事,《终结者》的雏形就此诞生。
后来,制片人安妮·赫德找上门,卡梅陇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将剧本卖给了她,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必须由他自己来执导这部电影。
安妮·赫德唯一的优势,就是制片经验和行业人脉比卡梅陇稍微强那么一点点,但电影的投资最终还是需要两人共同去寻找。
然而这个时期的卡梅陇,在导演界绝对是新人中的新人,一个开卡车的,谁会信他?
他们四处拉投资,根本没人搭理。
那些好莱坞巨头们,有兴趣的也只是想要《终结者》的剧本,绝对不愿意把一部科幻大制作,交给一个毫无名气的卡车司机来导演。
这才导致了两人走投无路,甚至找到了陈启这个“外来户”,的海外分公司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