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秋老虎”发威,天气反而比盛夏时更显闷热。地里的庄稼铆足了劲进行最后的生长冲刺,玉米棒子鼓胀起来,高粱穗子沉甸甸地压弯了腰。
那把新式的“改良小锄头”经过妇女队一个多月的试用,获得了交口称赞。它不仅省力,更重要的是在庄稼长高后,能灵巧地钻进植株根部清理杂草,而不像大板锄那样容易伤及茎秆。生产队长见状,大手一挥,又让老王头加紧打制了二十把,几乎做到了妇女队员人手一把。老王头忙得脚不沾地,却乐在其中,手艺也越发精进。
伊拉看着自己的“点子”真正惠及了众人,心里像喝了蜜水一样甜。积分也因此又涨了一小波,达到了2053点。但她依旧保持着沉默观察者的姿态,语言学习在暗中持续。
经过这段时间近乎偏执的听说练习和“复述疗法”的实践,她感觉那层语言的“毛玻璃”似乎变薄了一些。日常的、语速慢的、词汇简单的话,她基本能听懂八九成,回应起来也顺畅了不少,虽然复杂些的表达还是会卡壳,需要借助手势和语境连蒙带猜。
这种“渐悟”的过程虽然缓慢,却让她对这门语言的内在逻辑有了更深的体会,不再是单纯依靠语言包的“灌输”式理解。
这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伊拉从村小旁听回来,感觉有些头晕乏力,小脸也红扑扑的。王秀娟摸了摸她的额头,有点烫手。
“坏菜了,准是晌午头晒着了!”王秀娟赶紧把她按在炕上休息,又去熬绿豆汤。
伊拉自己也感觉不对劲,不仅仅是发热,还觉得恶心,胸口发闷。她给自己摸了摸脉,跳得很快(数脉),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苔黄腻。
这是暑湿感冒,或者叫“阴暑”。秋老虎天气,湿热交蒸,最容易得这个病。
若是以前有语言包,她可能立刻就能说出“藿香正气”之类的药名。但现在,她需要努力回忆对应的词汇。
她拉着王秀娟的手,用尽量简单的词描述:“娘……恶心……头晕……肚子胀……像是……中了湿热的暑气……”
王秀娟听得半懂不懂,但“中暑”两个字是明白的:“哎呦,就是中暑了!快喝点绿豆汤败败火!”
伊拉摇摇头,绿豆汤解暑热可以,但对于湿浊引起的恶心腹胀效果不大。她需要能化湿浊的药。
她努力搜索着记忆库,回想李大夫平时对付这类病症常用的药。紫苏?陈皮?好像不对症。藿香?佩兰?这两个词在她脑海里盘旋,但她不确定发音是否准确,尤其是“佩兰”。
她只好换种方式,拉着王秀娟往卫生所走:“找李伯伯……吃药……”
到了卫生所,李大夫一看她的样子,再一诊脉看舌苔,就笑了:“得,秋老虎撂倒个小能人。暑湿挟滞,恶心腹胀是吧?”
伊拉赶紧点头,然后努力发出两个音:“霍……香?”她不确定声调。
李大夫赞许地点头:“对咯!藿香正气散正好对症!拉拉判断得准!”他一边抓药一边说,“这秋暑啊,光清热不行,关键得化湿浊,理气和中。”
伊拉仔细听着,努力记忆着“暑湿”、“挟滞”、“化湿浊”、“理气和中”这些关键词的发音和含义。这比单纯看书印象深多了。
吃了李大夫配的药粉(藿香正气散的简化版),伊拉感觉胸口的闷胀缓解了不少。她靠在卫生所的长椅上休息,听着李大夫跟其他病人说话,默默学习着。
这时,一个老太太抱着孙子来看病,孩子发烧,咳嗽流涕。老太太是南方人,口音很重,语速又快,伊拉听得十分吃力,只能捕捉到“发热”、“咳嗽”、“三日”等零星词汇。
李大夫倒是听懂了,诊断是风热感冒。但开药时,老太太反复强调孙子脾胃弱,怕凉药伤了胃。
李大夫解释道:“大娘,这金银花、连翘是清热的好药,病好了就不吃了,不碍事的。”
老太太似乎还是不太放心,嘟囔着一些伊拉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伊拉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常见疾病诊断】知识里关于小儿用药注意事项的内容。她灵机一动,拉了拉李大夫的衣角,然后指了指药柜里的甘草,又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做出一个“缓和”的手势。
李大夫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对对对!拉拉提醒得好!加一味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调和药性,保护脾胃!大娘,这样行不?”
老太太虽然没完全听懂,但看李大夫接受了建议,连忙点头。
送走病人,李大夫感慨地对伊拉说:“拉拉啊,你这不会说话比会说话的还管用!心思缜密,观察入微,是好大夫的苗子!”
伊拉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心里却想:如果语言畅通,她本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加一味甘草调和药性,顾护脾胃”的。
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尽快恢复流畅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更准确、更高效地传递信息和学习知识。2053点积分,距离2250不远了!
她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天就基本好了。这场小小的病痛,反而成了她语言学习和医疗实践的一次独特体验。
病好后,伊拉去后院看她那片“实验田”和草药。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薄荷和紫苏已经非常茂盛,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她采摘了一些,准备试着炮制。
她发现,随着语言能力的缓慢恢复和医学知识的深化,她看待这些植物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记忆它们的功效,而是开始思考其背后的药性:薄荷的辛凉发散源于所含的挥发油;紫苏的芳香化湿与其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密切相关……
这种将具体实物、抽象理论和个人体验结合起来的学习,效果远超死记硬背。
秋老虎的余威渐渐散去,早晚有了些许凉意。
伊拉站在院子里,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草药清香的空气。
语言障碍仍在,但已在一点点瓦解。
知识的高塔,正在一砖一瓦地稳固垒砌。
积分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她相信,当秋风彻底吹走暑气的时候,她一定能突破那最后的关卡,再次完整地拥抱这个世界的声音和文字。
而此刻,她享受着这种在沉默中积蓄、在渐悟中成长的独特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