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设立了一整套宗室分封的办法: 皇子被授予亲王的头衔,亲王的儿子则成为郡王,郡王的后代再往下封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子嗣则称为辅国将军,层层递进,世世代代都享有荣耀与身份。 受这种政策影响,自明朝建立到明朝末年,朱明皇家宗亲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仅现存的成员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人。
密云县就在京城边上,确切的说,密云县就是俗称的京畿要地。
只要赶得上速度,不要半天时间就可从密云县去往京城,甚至很多在京城置不起大房子的官员及皇亲贵戚都干脆定居在密云县。
龙虎山洪信抵达密云县已达四、五日之久,虽一直居于驿馆未曾外出,但每日访客接连不断。譬如久居密云县的定王朱慈炯,每日必至龙虎山洪信住处与他对弈,而后一同接待那些来访官员。
待送走即将离京赴任的官员,坐回席上,朱慈炯便说道:“洪大人,您究竟还要在密云县逗留多久?难道您不知此事拖延越久,变数越多吗?”
按理说,本就拥有诸多田粮封地的皇亲国戚,理应对于吴用的免税田奏折兴趣索然,甚至持有抵触态度。
然而,人性皆有贪婪之面,未曾拥有者渴望获取,已然拥有者仍欲求更多。
与那些封地远离京城的王爷不同,朱慈炯一直被困于京城之中,名下田地实际数量有限,故而更期望朝官们在获得免税田之时,皇亲贵戚的封地亦能随之增加。
唯有利益均沾,方能获取更多利益,此理无需明言,众人皆心领神会。
面对身形愈发发福,甚至已现三下巴的定王朱慈炯,龙虎山洪信摇首笑道:“不急,不急,此类事情急不得……”
“……启禀大人,朝议大夫朱升在外求见。”
二人正在交谈,厅外忽然传来下人的传话声。朱慈炯听闻,笑道:“看吧!看吧!您再拖延,长姐又来催促您了。本王倒要看看您此次能否蒙混过关。”
“这怎算蒙混?本官岂敢糊弄公主殿下。”
龙虎山洪信无奈瞥了朱慈炯一眼,心中不免郁闷。
若不是朱慈炯每日纠缠在侧,龙虎山洪信原本打算与那些前来拜访的官员多作交流。即便此举对于免税田奏折或许并无太大助益,但能唤起其他官员对他的重视,重塑其在江湖的人脉与声望。
朱升进入厅中,见朱慈炯与龙虎山洪信同坐一处,并未感到意外,毕竟外面下人已通报过定王来访的消息。
朱升深深一躬,说道:“学生朱升见过老师,见过定王爷。”
“免礼,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龙虎山洪信一脸淡然地问道。
“回老师,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殿下命老师即刻进京,学生这就去为老师备马。”朱升虽仍是一副不慌不忙的神情,但言罢竟扭身一转,未等龙虎山洪信应允或询问,便自行跑去备马了。
听到朱升在外面唤下人备马的声音,朱慈炯一脸惊愕地说道:“洪大人,朱升平日皆是如此吗?他身为朝议大夫,怎会如此不懂分寸?”
龙虎山洪信迟疑片刻,沉吟道:“或许他年少不懂事,亦或许在公主殿下处遭了责备,故而方寸大乱。既如此,下官便不能再送定王爷了,还望定王爷多多谅解。”
“本王就居住在密云县,岂敢劳烦洪大人相送,理应是本王送洪大人才是……”
二人相互敷衍,但皆想知晓朱升态度为何如此。看来此事并非仅仅是有要紧之事,而是真的出了大事。
然而,因龙虎山洪信不愿与自己分享消息,朱升亦不愿透露,定王朱慈炯也无可奈何。只得期盼早日回到王府,即刻派人进京打探消息。
送走定王朱慈炯,龙虎山洪信来到仍在与下人商议备马之事的朱升身旁,问道:“朱升,究竟出了何事?”
朱升先将龙虎山洪信拉至一旁,附耳说道:“老师,大事不妙了。郑关西造反了,公主殿下要求我们暂不将此消息外传。”
“什么?……”
龙虎山洪信惊怵地大叫一声,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继而追问道:“这消息可属实?……等等,这消息定然是真的,你究竟知晓多少?”
“学生目前一无所知。除了郑关西造反一事,公主殿下并未向学生透露其他信息,此事恐怕还得老师亲自向公主殿下询问。”
朱升一脸遗憾地说了两句,又追问道:“老师为何认定这消息必定是真的?”
龙虎山洪信抬眼望向江州县方向,说道:“因江州县有吴学究坐镇,所以为师断定郑关西必定造反了。或者说,郑关西定是被吴学究逼迫得不得不反,甚或是被其算计得不得不反。”
“这有可能吗?”朱升迟疑地问道。
“怎会不可能?一个能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人,还有何事做不出来?可惜啊!可惜为师在江州县时还是有些轻视他了,不然为师就该与他多结交,至少也该留个人在江州县打探消息。”龙虎山洪信一脸感慨地说道。
朱升并非嫉妒,而是不解,说道:“老师认为吴学究值得我们如此重视吗?”
“并非重视,而是敬畏,尤其是他身后之人。……不管此事是否是那人暗中指使,至少那人寻得了一位绝世良才。”
听闻此言,朱升不再多言。
龙虎山洪信或许有资格提及那人,朱升却没有。
这并非是因为人微言轻,而是到了龙虎山洪信这般年纪,已无需再有所忌讳。但朱升不同,当龙虎山洪信在位时,朱升自然要紧紧追随,也只能追随。可若龙虎山洪信不在了,朱升只能另寻靠山,这也是朱升对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格外上心的缘由。
知晓事情紧急,龙虎山洪信不再乘坐轿子,而是直接与朱升骑上备好的马匹,一同策马向京城奔去。
“什么?那老家伙居然真的骑马进京了?京城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他如此急促?”
离开驿馆后,定王朱慈炯实则并未走远,而是让轿子停在附近的一个街角。他一边催促下人进京打探消息,一边想看看龙虎山洪信的真实动向。没想到没过多久,龙虎山洪信竟真抛下行李、下人,与朱升策马赶往京城,定王朱慈炯着实惊呆了。
究竟何时能让龙虎山洪信连坐轿子的时间都没有,朱慈炯简直难以想象。
当然,随着龙虎山洪信奔出密云县,密云县内所有得知消息的人皆惊愕不已。不仅定王朱慈炯,众多官员和皇亲贵戚也纷纷向京城赶去。
他们并非要追上龙虎山洪信,而是要弄清楚京城究竟发生了何种惊天动地的大事。